
用心感受當下!正念與瑜伽令生命簡單而豐盛

- 21 Feb 2018
Mindfulness,意思是 正念,就是用心感受當下。而瑜伽除了是運動,更是覺察身體的工具。透過動作觀照身體,身體不再覺得不舒服或不自在,於是可以靜下來觀照內心。當我們自我覺醒,讓專注力從身外事物返回自身,與自己的身體重新建立連結,是加深對自己認識的好方法。在甚麼也講求快速的年代,停一停,想一想,或能為不少問題找到出口。

「在梅村的時候,每天鐘聲會不定時響起,鐘響時我們就要立即停止任何正進行的事情,目的是能立即回到當下。」曾到梅村禪修半年的 Mindful Fitness Studio 創辦人 Athena Wong 分享說。他曾經也是工作至上一族,有時甚至很急躁。但當身體出現毛病,他意識到是身體發出訊息,知道是時候作出改變。加上到梅村修習正念後,將冥想連結瑜伽讓內心得到平靜,他自言像重新再活一次。
甚麼時候開始修練及推動注重冥想的瑜伽?
我修習瑜伽超過 10 年,最初單純覺得瑜伽是一種運動,可以減肥,又讓我覺得內心很平靜舒服。但後來因參加的瑜伽中心倒閉,就停了練習。我發現情緒好像沒地方發洩,於是又重新踏上瑜伽墊。之後身體出現問題,我患上腸上皮化生,即是胃細胞異變,再惡化就會演變成胃癌,於是我放棄做了多年的輔導工作。本來想到台灣進行斷食,但原來輪候時間至少 1 年,於是到了法國梅村半年,跟隨一行禪師學習 mindfulness 。我覺得上天會帶領你去走一條適合你的路。有時我們規劃很多事情,但發現原來不是你想就可以。
為甚麼會成為瑜伽導師,並開設中心教授 mindful fitness ?
考瑜伽導師牌基本需要 200 小時練習,我希望從中為生命找到一個轉化。在梅村,每天下午有動態冥想環節,鼓勵大家做運動。有一次我做瑜伽,一位出家人請求我教他,雖然表明不是導師,但他認為我懂得做也懂得說出怎樣做,就可以教他。在他的鼓勵下我與他分享及帶領大家做瑜伽。回港後隨即與朋友成立 Mindful Fitness Studio 。修習瑜伽,除了懂得每一個姿勢及式子怎樣做,最重要知道瑜伽是冥想一部份。以前我們常以為冥想只是坐着,但坐久了我們其實會累,也因此不能集中。透過瑜伽我們可以進入冥想狀態,也有很大的得着。

這個扭動身體的動作,其實連接整條脊椎,應由腹部開始轉,然後肋骨、胸骨,最後才到肩膊。懂得運用身體,就可以令身體更靈活。
很多人做瑜伽只停留身體的層面,不會將之與冥想直接連結。你將瑜伽結合冥想的過程是靠自己摸索還是有跟隨導師?
當中其實經歷兩個不同階段。起初我覺得瑜伽只是令我很平和及放鬆。到了梅村,早午晚也要打坐冥想,包括早上 5 時及晚上睡前 8 時。瑜伽加冥想的狀態是令我自己平靜的一個過程。我現在教 mindful yoga 靜觀瑜伽,不只瑜伽,而是怎樣透過運動及身體的動作走進冥想,並要做到形神俱備。模仿一個動作不難,但在動作背後牽涉哪部份肌肉,運用身體哪一部份,這是另一個層次。當身體某部份覺得疼痛,如開骨盤時有情緒走出來,我們可以覺察及加以處理,這就是 mindfulness 靜觀的狀態。所以我現在做的瑜伽比較注重肌肉怎樣運用,背後身體發出甚麼訊息。
你說疼痛會引發情緒,這情況是因人而異嗎?
是的,舉例說骨盤其實是一個情緒垃圾桶,很多時我們張開盤骨會引發情緒。又如做扭動的動作會有胃氣,這與消化系統有關。我們不用刻意追尋不同狀況背後的原因,因為身體很簡單。知道哪裹痛,然後每一次吸氣將滋養帶至那部份,身體就會慢慢得到療癒。而冥想有時會做身體掃描,讓大家由頭頂掃描到腳趾,感受身體狀況。我們常說的 mindfulness ,其實是一個靜觀、放鬆的狀態。靜觀就是讓自己靜下來觀察自己,過程中不批評自己,這很重要。正如我們做瑜伽覺得哪部位特別痛,會想是平日姿勢不好而怪責自己。其實不需這樣,只要知道然後下次有覺知就已足夠。

Athena 認為修習瑜伽,應同時專注呼吸及覺察身體的反應。
練習瑜伽那麼久,最大的得着或改變是甚麼?
胃部明顯有好轉,另外現在我會懂得打開肩膊,讓自己迎接新的挑戰,不再內收,肩頸位置也不再那麼繃緊。我們在瑜伽墊上遇到很困難的動作,可能因為力量或柔軟度不足,或是心不夠堅定,甚至有時會想逃避。當遇到不喜歡或不舒服的,我們不用強迫自己一定要做到,只要覺察有甚麼情緒走出來,這是一個很好的自我覺察過程,也是人生的縮影。
很多人也有這個疑問,就是最初做冥想一定有很多雜念,應怎樣應處理?
我們常覺得冥想或正念時不應有雜念,其實相反,當我們覺察有雜念,不用追着雜念,而是再次專注呼吸及自己。當雜念出現時,其實就如天空有條羽毛飛過,我不追着羽毛而羽毛走了,再次返回自己;再有另一條羽毛飛來又飄走,我們又再返回自己,這才是讓我們自我覺察及將專注放回內在,是真正的 mindfulness 。

去年底 Athena 與工作黟伴開始一個名為 #saveyourlove 的活動,邀請不同的人拿着寫有活動 hashtag 的紙牌,說說關於愛自己的方法。「我們平日會存錢入銀行,希望存款更豐富,但我們忘了要為生命存入愛。」我們每個人也要多愛自己,才有能力去感受這個世界,或是幫助別人。
Photographs by Hakka Y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