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東家族第五代後人何慧恩(Sophia Hotung)以一系列模仿《紐約客》(The New Yorker)封面的插畫《The Hong Konger》意外開啟藝術生涯。這位歐亞混血藝術家透過 iPad 創作的數碼作品,除了記錄香港的城市記憶以外,更成為她重新定義身分認同與生命意義的載體。

加拿大攝影師 Greg Girard 以獨特視角捕捉香港城市變遷,從 1970 年代末開始記錄這座城市的獨特夜色與未受注目的空間。他的作品不但見證了香港數十年來的演變,更在 M+的「HK:PM」投影項目中,讓過往影像重新投射在維港天際線上,形成跨越時空的對話。

若要以一幀圖像凝住香港,你的腦海會浮現甚麼?蜿蜒的維港海岸線、展現時代變遷的公共屋邨建築、連結過去的霓虹夜景,還是只留在記憶中的九龍城寨?藝術是美的展現,也是一份想像與記錄,透過不同的角度與媒介,藝術家既凝住、也凝聚了香港的點滴瞬間。

高級時裝以外,Prada 繼續探索及推廣藝術與文化的不同可能性,Prada 早前在大阪舉辦第12屆 Prada Mode , 與妹島和世合作的「犬島計劃」亦同步登場,展開一場建築與藝術文化的深度對話。

Rolex 勞力士之道,除了講求精準無誤,也延續 Perpetual 精神,致力推動文化傳承。品牌與藝壇淵源甚深,一直與全球首屈一指的藝術家與傑出的文化機構緊密合作,最新動作便是與西九演藝攜手合作,正式成為西九演藝的專屬鐘錶合作夥伴,並支持西九演藝旗下多項創新及具前瞻性的活動。

一張普通的染布,經過反覆的撮皺折叠,翻捲浸染,最終呈現如雕塑般的立體紋理⋯⋯這種獨特的白族紮染技術不但是擁有數千年歷史的文化遺產,更是雲南婦女的生計來源,她們以雙手撐起這種無可比擬的傳統工藝,卻從不高調領功。曾於當地學習紮染的藝術家林芳璐決意將這種手藝帶到大眾眼前,歌頌當地女性的無聲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