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用冥想入門教學 Q&A!瑜伽老師逐一解答,教你如何開始冥想

- 17 Apr 2020
冥想是甚麼?如何開始冥想?入門的 冥想方法有哪些?Nike 瑜珈導師 Delia Leung 以貼身的個人經驗分享,作為實用冥想入門教學,使得乍看虛無又玄妙的冥想,變得更容易入口、有迹可循。置身逆境,你我都需要一個出口,紓解憂鬱、壓力外,也更專注於個人與周遭的連結。冥想入門課並不是想像般遙不可及,如同瑜伽一樣,只要有身、有心,現在就可從這裡開始。

1. 如何理解冥想?
「冥想是一種方法(途徑),令人明白到何謂專心、覺知。」Delia 敲起面前的頌缽然後舉例說明,「當下所有人都專注在這頌缽的聲音上,這是一種覺知。」更進一步深入去理解,「冥想是覺知你的『覺知』,於是這事情變得充滿哲學性。套用在佛學上,當聽到頌鉢的聲音,你覺知這聲音的存在,但一旦聲音突然停下,你要覺知它的無常。」
對於 Delia 來說,無常、空靜(emptiness)等哲學性的題目,才是真正的冥想。一般大家認知的冥想是正念(Mindfulness)及覺知(awareness),並不是真正的冥想。

2. 如何開始冥想練習?
Delia 指最簡單直接的方法,是跟朋友一起上堂學習冥想,「有朋友的支持和陪伴會更有動力!」將冥想練習融入生活、自己喜愛的活動,「只要很專注地去做一件事,當下的過程已經是冥想的一部分,像是蘇 Sir(NRC 總教練蘇凱男)愛跑步,我媽媽愛寫書法,有人愛敲頌缽,有人愛種花,我則愛瑜伽。只要全心全意、認真地去做便可。」而最重要的是無批判性、無期望,不要追某個結果,或在意某種身體感覺,能夠完全放下,才是真正的正念練習(mindfulness practice)。

3. 冥想前要準備甚麼?
「冥想前可先拉筋、伸展,令身體放鬆,更容易集中進行冥想。」Delia 補充「半空肚或過飽、吃過咖哩、有睡意時,身體狀態靈敏度會大減,因此可免則免。」
與家人同住的 Delia 說起過去幾次不悅的經歷,「那次冥想時媽媽突然開門進來,真的有嚇到我!另外也試過家人不停叩門叫我吃飯。所以我要提醒大家,進行冥想練習前可以跟家人說一聲,煩請未來 15 分鐘不要打擾,以免冥想被打斷、心情被破壞。」

4. 冥想的地點/ 環境
「不論室內或戶外,找一個讓你感覺舒服、保持頭腦清醒的地方都可!可以坐在椅上子,也可以坐在瑜伽磚上,但我自己不建議坐在床上,因為太舒服了!」Delia 建議每天在固定的位置進行冥想,目的是為了將冥想練習培養成習慣,「比方說在自己的房間內、同一張座椅上,千萬不要今天坐椅子上、隔天坐地上,」每一個轉變,身心都需要時間從新適應。「近日我愛走進大自然,坐在大樹下冥想,陽光照耀著,微風吹拂著。」

5. 冥想姿勢
以舒適的姿勢坐在平面上,可以是地上、椅子上,將兩邊股骨的重量平均分布,坐好、坐穩。坐地上的話可做散盤姿勢,身體軟柔度高可做蓮花盤。

6. 可以躺著冥想?
「當然可以。在眾多瑜伽式子裡,大休息(Shavasana)又名攤屍式(Corpse Pose),具備恢復功能的冥想方法之一。」可是 Delia 特別提醒初學者,「這種冥想練習難度較高,有機會睡著,在老師引導下會較好,不建議獨自練習。」

7. 最佳冥想時間?可以睡前冥想?
早、午、晚,任何時間都可,「有人愛在午餐空檔時冥想,閉目養神、清空腦袋,迎接下半天的來臨。」而 Delia 近日愛在晚上冥想,以前則多在早上。

8. 冥想初學者的練習長度
冥想初學者的練習可以從 3 至 5 分鐘開始。Delia 又建議預留 15 分鐘時間,「先用 5 分鐘拉筋、伸展,也可稍為清潔一下鼻孔,或喝一口水,接著閉目進行 5 分鐘冥想,最後以 5 分鐘的反思作為總結,問問自己剛才 5 分鐘的感受如何?練習多了、久了,再慢慢加長冥想的時間。」至於 Delia 每天會用一注香的時間去冥想,約 40 分鐘。

9. 可否一邊冥想一邊播音樂?
可以,因人而異。除了練習瑜伽外,Delia 平常冥想時沒有播放音樂的習慣,「有些人冥想時將專注力集中在旋律上,效果會更好。我建議選取旋律較平淡、沒有歌詞的音樂,如頌鉢、頌經,藉以減低情緒被牽動的可能性。」

10. 冥想時的穿著建議?
「穿衣、不穿衣服都可以!」Delia 指舒適是關鍵。「由於冥想時多保持盤坐姿勢,避免下身衣物、盤骨位置的設計過分束縛,像是牛仔褲就不適合。上身衣物則沒有甚麼限制。」

11. 冥想時可以穿鞋?
「視乎個人習慣,可穿、可不穿。只要在安全的環境下進行冥想,不穿鞋子也可以,」Delia 續說,「作為瑜伽老師,我經常打赤腳在地板上走,冬天時會穿上襪子,以免接觸太多地氣。」

12. 可使用工具輔助冥想?
看個人喜惡,可以是播音樂、敲頌缽、燃點精油等,只要令人感覺舒服、冥想時更專注便可。「我冥想時,習慣坐在禪上,裝一注沉香,或燃點鼠尾草。」Delia 分享。

13. 如何處理冥想時浮現的思緒?
不同的思緒有不同的處理方法,Delia 舉例說明。「面對大思緒,諸如分手、至親過世等無可避免的事情時,你可以拿出一面鏡子,看著鏡中的自己,然後用力地深呼、深吸,又或者做一些讓你能發洩情緒的事情如跑步,當身體感到疲倦、情緒得到發洩,思緒便能平靜下來。」至於小思緒則不妨接受及包容,譬如買手袋的慾望,「這時侯要多加觀察,你會發現原來自己很喜愛它,會被它吸引、誘惑,這也是你的一部分。」

14. 曾經的初學者分享
今日的老師,昔日的初哥,對於冥想也曾經「追」過、期待過。在剛開始練習冥想時,Delia 曾誤以為冥想能替她解決問題,甚或令她快樂起來。「冥想只是一個工具(途徑),不會讓你減少悲傷、痛苦,它跟呼吸、頌鉢一樣,能使你跟正面或負面的情緒成為朋友。當然這也要看你付出多少去打磨這工具。一旦看通了,自會明白。」

15. 給冥想初學者的建議
「不要心急。」Delia 亳不猶豫地分享她尊敬的瑜伽老師 Sri Dharma Mittra 的格言:Be receptive。「接受自己」,她補充。誠如大成佛教所說的「如是」(suchness);接受事情,亦然。Delia 表示,這陣子由於疫情的關係,身邊不少朋友訴說不能上街之苦、壓力之大,「為甚麼大家將之視作『被困』?而不用『被安置』、『被分配』的心態去看待此事?一切都是我們加諸上去的『名』,這如同我的名字叫 Delia;世事萬物皆如此,全視乎觀點與看法。我們要接受事情(的本質)如是,明白了後便不會貪心、不強求,一切都是過程,所以我們要接受自己。」冥想初學者大都貪心,期望練習後自己會這樣那樣,其實這都是不必要的壓力和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