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和又養生的去濕方法!常吃 10 種去水腫食物便是最佳食療

- 08 Jul 2021
中醫角度指,一旦人體濕氣太重,便會容易出現疲乏、沒精打釆,甚至水腫等情況。經常吃用去水腫食物,是既溫和又養生的去濕消水腫方法,一方面加強脾胃功能和肝氣疏泄的正常運作,另一方面戒生冷食物和飲品,也不要吃得太甜,減少濕氣積聚於脾胃的機會。根據民間智慧,以下有 10 款去濕食物,可以讓大家每天輕鬆去濕和去水腫。不過,可以的話還是找出真正的 水腫原因。

1. 頭號去濕去水腫食物:薏米
去濕食物首選一定是煲湯時常用的薏米。看似平凡的 薏米水,在《神農本草經》內是上品,「久服輕身益氣」,味甘淡性微凉,歸脾、胃、肺經,有清熱排膿、健脾去濕、利水去水腫的作用,能潤澤肌膚、美白保濕,並抗衰老、抗氧化。薏米可與冬瓜、赤小豆一起熬湯,能清暑去濕;如與淮山和蓮子等食材同煮,則可加強健脾的作用,同時可養腎固精。不過孕婦不宜食用,因薏米可使子宮收縮,有機會誘發流產,而脾胃虛寒者,建議加入生薑和紅棗加水同煮。

2. 高纖去水腫:粉葛
《本草綱目》曾稱粉葛為「散鬱火」,而《日華子本草》就指粉葛「清熱和血,利水通經,寬腸利氣」,證明粉葛是絕佳的去水腫食物。粉葛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助清理腸胃,粉葛愈老,味則愈厚愈純。雖然粉葛性寒涼,但若能久煎足火候,就能降低其寒涼性。大家可以將粉葛熬成粥底,配芡實、紅棗等食材作早餐。

3. 高纖利便消腫:牛蒡
《珍珠囊》中指牛蒡可「潤肺散氣,去皮膚風」,而《本草綱目》中則記載:「牛蒡性溫、味甘無毒,通十二經脈、除五臟惡氣,久服輕身耐老。」其實牛蒡的根部含有大量膳食纖維,有利改善便秘,同時促進體內細胞新陳代謝,去水腫的同時還能減緩肌膚衰老。平日只要將牛蒡略炒後,再以開水沖泡,就可飲用。

4. 消炎調經去水腫:蓮蓬
不單蓮蓬,蓮葉和蓮子都有去濕作用。鮮蓮蓬和乾蓮蓬都是有消炎、止血、調經去水腫功效的食物。

5. 清熱凉血去水腫:粟米鬚
可去濕利水去水腫,亦可凉血,去除體內濕熱之氣,簡單如煲水亦可。

6. 健脾、去水腫:扁豆
味甘性平,功效健脾和中、化濕消暑,煲湯多用炒過的扁豆。

7. 消暑去水腫:冬瓜
冬瓜是消暑良品,還是去水腫的絕佳食物。其味甘淡凉,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特別針對濕氣重引致的水腫,如想功效更佳,可連皮一起煲。

8. 清熱消腫益胃:赤小豆
偏凉,利水消腫,益胃健脾,清熱燥濕,通常配土茯苓,去水腫功效顯著。

9. 清熱祛濕解毒:老黃瓜
性寒味甘,有清熱祛濕、解毒利水和去水腫功效,亦可提高免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