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衣毒藥!吃糖可能會上癮
Dining

糖衣毒藥!吃糖可能會上癮

Janette Law
BY Winnie Ng
  • 23 Feb 2017

各位姐妹心情好想吃甜,心情差又想吃甜,其實是有原因的!吃甜絕對可以令人心情愉悅,因為糖會令身體釋放多巴胺,亦可引發大腦的「獎賞中樞」(reward center)區域產生反應,基本上與尼古丁、海洛英和酒精無異,是一種會令人上癮的「毒品」。

在 19 世紀時,不少國家更因為糖的交易而引發大規模遷徙和戰爭。來到今天,糖已經變得唾手可得,全世界在 2011 年共消耗了 1.68 億噸糖,每人每年平均消耗 24 公斤糖。2011 年的五大糖生產國分別是巴西、印度、歐盟、中國和泰國,而歐盟、美國和印尼則是糖進口大國。

在 19 世紀時,不少國家更因為糖的交易而引發大規模遷徙和戰爭。來到今天,糖已經變得唾手可得,全世界在 2011 年共消耗了 1.68 億噸糖,每人每年平均消耗 24 公斤糖。2011 年的五大糖生產國分別是巴西、印度、歐盟、中國和泰國,而歐盟、美國和印尼則是糖進口大國。

糖雖好食,但食糖已確定和肥胖有關,也懷疑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癡呆、黃斑變性和蛀牙有關。糖在體內會轉換為血脂,吃糖過量也會造成高血脂及脂肪肝。所以 2015 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新版建議,成人每日攝取糖的總熱量是能量攝入量的 5% 以下,亦即不超過 25 公克(6 茶匙),但一罐汽水已經約有 30 克至 43 克糖,即已超過世衛建議。

糖雖好食,但食糖已確定和肥胖有關,也懷疑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癡呆、黃斑變性和蛀牙有關。糖在體內會轉換為血脂,吃糖過量也會造成高血脂及脂肪肝。所以 2015 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新版建議,成人每日攝取糖的總熱量是能量攝入量的 5% 以下,亦即不超過 25 公克(6 茶匙),但一罐汽水已經約有 30 克至 43 克糖,即已超過世衛建議。

簡單來說,糖可分為天然糖和添加糖兩種,天然糖即是食物中的天然糖份,添加糖則是額外添加在食物上的「游離糖」。從化學結構來說,糖也有兩種的,分別是單糖和雙糖。從營養角度來看,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是三種主要的單糖,當中以葡萄糖最為重要,因為葡萄糖是我們腦部的主要能量來源。 而日常用的蔗糖就是雙醣,亦即是砂糖,由果糖和葡萄糖結合而成。砂糖是以甘蔗和甜菜的汁液中抽取出來製成的,可改善食物質感、結構和濃度,並在果醬和啫哩中用作防腐劑。不過砂糖、黃糖、片糖及冰糖等除了提供熱量外,並沒有任何營養價值,而紅糖、黑糖、蜜糖或楓糖漿等則含微量礦物質和維他命,比精製白砂糖好一點。

簡單來說,糖可分為天然糖和添加糖兩種,天然糖即是食物中的天然糖份,添加糖則是額外添加在食物上的「游離糖」。從化學結構來說,糖也有兩種的,分別是單糖和雙糖。從營養角度來看,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是三種主要的單糖,當中以葡萄糖最為重要,因為葡萄糖是我們腦部的主要能量來源。

而日常用的蔗糖就是雙醣,亦即是砂糖,由果糖和葡萄糖結合而成。砂糖是以甘蔗和甜菜的汁液中抽取出來製成的,可改善食物質感、結構和濃度,並在果醬和啫哩中用作防腐劑。不過砂糖、黃糖、片糖及冰糖等除了提供熱量外,並沒有任何營養價值,而紅糖、黑糖、蜜糖或楓糖漿等則含微量礦物質和維他命,比精製白砂糖好一點。

不同含量的蔗糖可變成不同的製成品,如冰糖(99.9%)、白砂糖(99.5%)、綿白糖(97.9%)和紅糖/黑糖(89%)。如果用古法製的片糖含有多種礦物質和維他命,是可潤肺的,但可惜現在很多糖都經過不少化學程序,甚至是漂白工程,所以天然不再。

不同含量的蔗糖可變成不同的製成品,如冰糖(99.9%)、白砂糖(99.5%)、綿白糖(97.9%)和紅糖/黑糖(89%)。如果用古法製的片糖含有多種礦物質和維他命,是可潤肺的,但可惜現在很多糖都經過不少化學程序,甚至是漂白工程,所以天然不再。

為甚麼糖食得多會有害?因為人體消化白糖需要消耗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長期攝取會導致營養失衡,甚至是糖尿病或各種慢性病。很多人以為食用咖啡糖會較天然時,其實它也是白砂糖做的。唯一較天然的是從甘蔗榨取而未經精製的黑糖,它保留了鐵質、鉀、鈣和鎂等礦物質、維他命和植物營養素。中醫認為,黑糖有活血散瘀、鎮靜放鬆的療效,女性經期間可用黑糖加薑煲茶,有助抒緩生理週期不適。 不過食得糖多,是有機會有食物成癮症狀,有些科學家甚至聲稱過量的糖會令人出現類似海洛因中毒的「糖中毒」症狀。所以都是少食多滋味,多食壞肚皮!

為甚麼糖食得多會有害?
人體消化白糖需要消耗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長期攝取會導致營養失衡,甚至是糖尿病或各種慢性病。很多人以為食用咖啡糖會較天然時,其實它也是白砂糖做的。唯一較天然的是從甘蔗榨取而未經精製的黑糖,它保留了鐵質、鉀、鈣和鎂等礦物質、維他命和植物營養素。中醫認為,黑糖有活血散瘀、鎮靜放鬆的療效,女性經期間可用黑糖加薑煲茶,有助抒緩生理週期不適。

不過食得糖多,是有機會有食物成癮症狀,有些科學家甚至聲稱過量的糖會令人出現類似海洛因中毒的「糖中毒」症狀。所以都是少食多滋味,多食壞肚皮!

HOT OFFER

Graphics prepared by Jun Chong

EXPLORE MORE
訂閱 Harper's BAZAAR 電子報了解更多生活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