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湯水食譜能養肝!中醫建議 5 款清肝、疏肝去濕湯水,化寒解春困
Dining

春天湯水食譜能養肝|中醫建議 5 款去濕湯水推介,清肝、疏肝化寒解春困

一年四季各有所需,那麼春天煲咩湯好?適時烹調春天去濕湯水食譜,能清肝、疏肝、養肝,化寒去濕解春困,起強身健體效用。中醫梁軒偉為 BAZAAR 讀者詳細解釋春天湯水為何著重去濕,並分享 5 款春天湯水食療以解春困。在家動手做四季皆宜的 簡易湯水,滿足口慾並收食療功效。

中醫談春天湯水食譜

中醫談春天湯水食譜

香港位處南方,濕氣重,春夏天皆宜去濕,中醫師梁軒偉指:「春天不需特別飲用滋潤湯水,反應著重化寒去濕,夏天則清熱去濕。香港大部分人都宜去濕,當中脾胃差、易疲倦的人,更需注意。」若春天早上醒來即感到困倦乏力,甚或出現頭痛、昏昏欲睡、食欲不振、心情抑鬱、膚色黯淡等,這些都屬於春困。

春天湯水要化寒去濕解春困

為何春天湯水食療要化寒去濕解春困?

春困主因是人體濕重,通常在立春過後尤其嚴重,可令人變得沒精打彩,影響日常工作。基本上,不論體質屬寒底或熱底,都會有可能出現春困,分別在於寒底人士會有手腳冰冷問題,熱底人士則會變得脾氣暴躁。而要成功解困,可從飲食方面入手,飲用化寒去濕湯水,從而達到解春困之效。中醫師梁軒偉建議以下 5 款春天湯水食譜,功效包括健脾胃、補肝、去濕補氣血等。

飲用春天化寒去濕湯水須知

春天飲用去濕湯水須知

化寒去濕湯水屬保健作用,中醫師梁軒偉提醒,「濕毒嚴重者如濕疹、風疹、口氣大或大便黏爛熱氣等,應尋求中醫醫治。」其實,睡覺並不能解決春困,疲倦並非因為缺乏休息,唯有「生陽」才可徹底解決春困。借助運動可「生陽」,但要特別留意,太劇烈的運動反而會耗損人體陽氣,應該選太極、慢步、戶外拉筋等「慢運動」,將肌肉和關節活動,至身體發熱微微出汗即可停止。此外,飲用湯水時,應盡量避免進食海鮮及甜品等,容易引起濕困的食物。

健脾去濕湯水食譜:參朮牛肉湯

健脾去濕湯水食譜:參朮牛肉湯

功效:健脾去濕益氣,驅寒,預防感冒,特別適合容易感冒、神疲嗜睡者服用,但外感未清者不宜。

材料(2 人分量)
黨參 4 錢
白朮 3 錢
薏仁 半両
去核紅棗 5 粒
牛肉 1 斤
生薑 3 片

參朮牛肉湯材料、做法簡單

參朮牛肉湯做法:


1. 牛肉洗淨切塊汆水;
2. 連同他材料加 12 碗水放入煲;
3. 以大火煲滾後,轉文火煲約 2 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HOT OFFER
黑髮美顏湯水食譜:補肝生髮茶

黑髮美顏湯水食譜:補肝生髮茶

功效:補肝腎,黑髮美顏


材料(2-3 人分量)
桑寄生 6 錢
製首烏 6 錢
蓮子 5 錢
去核紅棗 4 粒
雞蛋 2 個
冰糖 適量

補肝生髮茶做法補肝腎,有黑髮美顏之效

補肝生髮茶做法:


1. 雞蛋先烚熟後去殼,用牙籤或叉戳幾個小洞使其易入味;
2. 然後將雞蛋及藥材,加水 6 碗入煲;
3. 以大火煲滾後,轉文火煲約 1 小時;
4. 最後放入冰糖稍煮,即可吃雞蛋飲湯。

喝參苓紅棗水,可化濕補氣血

化濕湯水食譜:參苓紅棗水

功效:化濕補氣血

材料 (1人分量)
黨參 3 錢
雲苓 5 錢
白朮 3 錢
龍眼肉 3 錢
去核紅棗 10 粒

參苓紅棗水做法簡單,可在家自己動手做

參苓紅棗水做法:


1. 所有材料加入 5 碗水;
2. 水燒開後,慢火煎 10 分鐘,代茶飲用

疏肝解春困茶,適合生活緊張人士服用

疏肝解鬱食譜:解春困茶

功效:疏肝解鬱,適合生活緊張人士服用

材料(1 人分量)
香附 4 錢
玫瑰花 2 錢
白糖 適量

疏肝解春困茶,適合生活緊張人士服用

疏肝解春困茶做法:


1. 香附加 4 碗水先入煲;
2. 以大火煲滾後轉文火煎 20 分鐘;
3. 隔渣後加入玫瑰花,約焗 5分鐘;
4. 最後加糖調味即可。

玉屏風粥有增強體質,預防感冒的功效

強身健體食譜:玉屏風粥

功效:增強體質,預防感冒

材料(1人分量)
黃蓍 3 錢
防風 3 錢
白朮 3 錢
米 適量

玉屏風粥有增強體質,預防感冒的功效

玉屏風粥做法:


1. 將藥材洗淨,放入煲湯紗布袋內,再放進煲內;
2. 加入清水 4 至 5 碗,浸 30 分鐘;
3. 大火煲滾後,改用文火煲 30 分鐘;
4. 撈起紗布袋,加入洗淨的米煮成粥;
5. 最後少量鹽調味;
6. 若不喜歡吃粥,步序 4 不加米,改加紅棗 10 粒或蜜棗 2 粒一起煲,代茶飲用。

HOT OFFER
中醫師梁軒偉

中醫師梁軒偉

Q : 春天湯水有甚麼功效?
A :

由於香港位處南方,易濕氣重,春夏天皆適宜去濕,功效應著重化寒去濕,夏天則清熱去濕。更多詳情...

Q : 有哪些健脾去濕湯水?
A :

多款春天湯水都有去濕化寒的功效,而飲用湯水時,應避免進食海鮮及甜品等,容易引起濕困的食物。更多詳情...

EXPLORE MORE
訂閱 Harper's BAZAAR 電子報了解更多生活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