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Space
專訪香港唯一米芝蓮寧波菜餐廳!甬府總廚劉震融合傳統打造創新精緻寧波菜
BAZAAR TasteDining

專訪香港唯一米芝蓮寧波菜餐廳!甬府總廚劉震融合傳統打造創新精緻寧波菜

Tracy Chan
BY Mike Lai
  • 09 Dec 2024

寧波菜作為中國 8 大菜系之一的浙菜的分支,以其獨特的風味和精緻的烹飪技藝而聞名。寧波面臨東海故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使得海鮮成為寧波菜的核心食材之一,在這個品味鮮美螃蟹的當造季節,來自寧波的甬府一道招牌菜「十八斬」及一系列以大閘蟹入饌的菜式,即使與「故鄉」遠離千里,依舊教人回味不已。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專訪香港唯一米芝蓮寧波菜餐廳!甬府總廚劉震融合傳統打造創新精緻寧波菜

寧波菜這一菜系源於江南水鄉,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自然資源,使其成為一道道美食的搖籃。靠海吃海,使得海鮮成為寧波菜的核心食材之一,當地的海鮮種類繁多,如鮮蝦、帶魚、螃蟹等,這些食材在烹飪過程中極易吸收調味料的味道,形成獨特的風味。作為香港極少數、亦是唯一奪得米芝蓮一星殊榮的甬府,可說是香港人認識寧波菜的最佳入門。

專訪香港唯一米芝蓮寧波菜餐廳!甬府總廚劉震融合傳統打造創新精緻寧波菜

浙江寧波,簡稱「甬」,亦是甬府名字的由來。2011 年在上海創立,一直以來都以推廣寧波風味為宗旨。獲得黑珍珠、米芝蓮等多個殊榮的寧波菜餐廳,除國內分店外,2019 年秋陸續發展海外店,先後在香港、新加坡、濟洲開設分店,亦計劃在紐約及倫敦開枝散葉。香港分店總經理俞瓊笑言:「香港店可說生不逢時,先是社會運動,後有遭遇疫情,生意大受影響。」雖然起步點坎坷,但香港分店在 2022 年依然獲得米芝蓮一星殊榮,同時成為香港區唯一上榜的寧波菜餐廳。俞總分享:「我們對食材或料理都很堅持,不會將貨就價,食材不理想便寧可把菜式下架;又或是客人要求因應口味改動菜式,我會建議他們挑過另一個更合口味的菜,畢竟廚師創作一道料理經過很多考量及測試,大家都應當尊重。」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專訪香港唯一米芝蓮寧波菜餐廳!甬府總廚劉震融合傳統打造創新精緻寧波菜

為了演繹出最具寧波風味的菜式,他們對於食材的理解與堅持不容置疑。一道大烤墨魚選材便相當講究,新鮮的墨魚在烹飪時能展現出最佳的風味。總廚劉震分享:「在疫情期間,我們曾嘗試使用香港的墨魚代替,但發現兩者的風味差異頗大。這是因為香港的海水溫度、鹹度以及深度都與東海有明顯不同。這些環境因素使得墨魚的味道各異,香港的墨魚肉質較甜,而寧波的墨魚則相對較鹹,更符合寧波菜『鮮鹹合一』的特質。」

專訪香港唯一米芝蓮寧波菜餐廳!甬府總廚劉震融合傳統打造創新精緻寧波菜

總廚劉震就讀於中廚專業學院,研習中餐不同派系的菜式,涵養了豐富的中式餐飲知識。「記得受訓第 1 年,主要學習理論,包含數理化和美學,這些基礎知識與地方菜系關聯不大,卻造就了最穩定的根基,單是美術課就打好了雕功與擺盤的基礎。」隨着課程的深入,開始到外面實習,劉總先到寧波國賓館工作:「那裏並不對外開放,接待領導、各地政府官員為主,所以學到的菜式很多樣,今天的來賓是廣東人,我們就會煮粵菜;明天來賓是江蘇人,我們便學准陽菜。我很慶幸以此作為起點,趁機豐富了眼界及知識。」後來他到了浙江省第一家涉外飯店工作積累更多經驗,為精緻餐飲的路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時更認識了甬府創始人翁擁軍並追隨至今。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專訪香港唯一米芝蓮寧波菜餐廳!甬府總廚劉震融合傳統打造創新精緻寧波菜

作為寧波人,劉震從小在豐饒的飲食文化中成長,紮實的根基及技藝無容置疑。加上在來香港分店當總廚之前,劉震曾擔當過甬府買手一職,負責採購食材,靠着廚師的專業味蕾及知識,往往找到了最好的食材、最佳的產地,難怪寧波菜作為香港鮮見的菜系,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依舊能突圍而出。

EDITOR'S FAVORITES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專訪香港唯一米芝蓮寧波菜餐廳!甬府總廚劉震融合傳統打造創新精緻寧波菜

劉震擅長以融合傳統,同時大膽創新的手法打造精緻的寧波菜。單是一道金湯白茸扣鮑魚,就借鑑了香港著名的鮑魚菜式,發揮自身對於食材的深入理解,大膽嘗試以寧波手法演繹出香港甬府的新口味。「香港的鮑魚菜式是名物,深得老饕喜愛,所以我亦參考了某一部分的做法,但卻以風味更輕盈的黃湯取代常見的鮑汁。湯頭用上至少兩年半的老母雞、老鴨及藏紅花,經長時間熬製才能達至金黃色的狀態。因為湯頭中不含豬肉或金華火腿等,味道會變得更清甜、純粹,與鮑魚的鮮甜美更配。」

專訪香港唯一米芝蓮寧波菜餐廳!甬府總廚劉震融合傳統打造創新精緻寧波菜

寧波菜向來以「咸、鮮、臭」為特點,俞總與劉總不約而同地指隨着時間及科技進步,今時今日三者中應以「鮮」字為首。「首先,『鮮』應該放在首位,因為新鮮度才是食材的首要條件。在古代,因為缺乏良好的食物保存技術,我們才習慣使用鹽、糖或冬季的海風來醃製食物,以延長保存時間。北方的冬季寒冷,自然而然成了冰箱的效果,食材得以長時間保存。到了梅雨季節或炎熱的夏天,我們便發展出醃製這個手法以防食物變壞,像我們經常吃的蟹,通常會在捕撈後用粗鹽覆蓋,以保持新鮮。至於寧波菜的『臭』大多來自於發酵的蔬菜,亦成了這個菜系的特色,不過年輕一代對此愈來愈不感興趣。故此,當今在寧波菜的料理中,『鮮』應該變得更為重要。」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訂閱 Harper's BAZAAR 電子報了解更多生活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