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和意大利相距 9,263 公里,然而兩個地方,卻冥冥中自有連結。香港的意大利餐廳,每間都鶴立雞群,每間必有一道招牌名菜,且看 3 間意大利餐廳的拿手絕活,一窺香港意大利菜的脈絡。

高級意大利餐廳:GRISSINI
說到香港歷史最悠久的意大利餐廳,一定要數到 Grissini,餐廳於 1989 年開業,歷史悠久,但並未停步,在 2019 年經歷 3 個月的大裝修後,內部比以往光猛開揚,氣氛更見輕鬆、年輕,並由新晉主廚 Valerio Mandile 帶來活力十足的新菜單,分量較少,款式更多,易於分享。

無論菜單怎變,Grissini 意大利麵包一直是餐廳的靈魂,亦是餐廳的名稱來源。餐廳欽點一位麵包師傅,專職負責製作 Grissini 麵包,步入餐廳的門口當眼處,正是師傅的工作枱,亦是歷史悠久的德國鑄鐵焗爐所在,師傅在雲石枱搓麵糰,客人坐下後馬上烤烘,製作熱辣辣、香脆鬆軟的 Grissini 麵包,配以特級初榨橄欖油及自家調配的意大利黑醋,是每位客人到來的主因之一。

Valerio 來自意大利拿玻里,曾在多間意大利米芝蓮餐廳學藝,經常笑臉迎人的他,像一抹意大利南部的陽光,喜歡以最新鮮簡單的味道俘虜食客味蕾。他特選來自意大利南部家鄉的食材,將之融入菜式之中。最新的夏季菜單以海鮮為主,譬如水晶藍蝦芝士沙律,是南部的傳統前菜,賣相獨特,特選新卡里多尼亞水晶藍蝦,以少許藍藻作點綴,鋪上來自坎帕尼亞地區的水牛芝士,連結海洋和陸地的鮮味。

記得留肚一嚐 Grissini 另外一道名物 Tiramisu ,結合自然放養雞蛋、 Galbani Mascarpone 芝士、Amaretto 杏仁酒、由 3 款研磨咖啡混製而成的糖漿等材料。上桌時會以大碗登場,在顧客面前挖出飽滿綿密的 Tiramisu,讓每位食客都嘴角上揚,肚子豐足,這種簡單樸實的美味,正是 Grissini 歷久不衰的原因。

高級意大利餐廳:ESTRO
如果說 Grissini 餐廳是傳統經典,那麼 Estro 就是新經典,開業一年半時已獲米芝蓮一星殊榮,是香港新派高級意大利餐廳的代表。餐廳的標誌菜式 Bottoni 鈕扣意粉,顧名思義,造型像鈕扣一樣。傳統做法會在意粉裏加入水牛芝士、香草和少許肉類,然而 Estro 的大廚 Antimo Maria Merone 則捨棄傳統,混合麩質較重的麵粉、日本雞蛋及橄欖油,做出靭性較強的麵糰,壓成薄片後,包着凝固時如果凍,烹調後會變成流質的餡料,一口咬下,像極小籠包,肉汁滿溢。如此一道家常意粉,要登上一星米芝蓮餐廳的桌上,還有很多考量,Antimo 每季都會轉換鈕扣意粉的味道,除了在餡料上花費心思,醬汁、底部的蔬菜泥和配料,也是成就不平凡味道的關鍵。

當季版本以意大利風乾豬面頰肉、花椒和水牛芝士組成,以往則曾選用番茄配日本鯷魚、魚子和檸檬;冬季以白松露為主角,放上巴馬臣芝士醬汁和鼠尾草,而許多食客難以忘懷的,是秋天的水牛芝士和藏紅花肉湯鈕扣意大利麵,鋪上少許金箔,以此向「新派意大利菜教父」Gualtiero Marchesi 致敬—他在 1983 年創作了番紅花米蘭燴飯 (Risotto alla Milanese),橙紅色的燴飯鋪上 24K 黃金箔,賣相破格,當時轟動了意大利餐飲界。

高級意大利餐廳:CANNUBI
最後一間餐廳是香港三星意大利餐廳8½ Otto e Mezzo BOMBANA 的姊妹店 Cannubi,餐廳在兩位名廚 Umberto Bombana 和 Roland Schuller 的監督下,由 Keith Yam 主理。

餐廳的紅蝦意粉常被譽為香港最佳,選用西班牙紅蝦,以蝦殼及大量新鮮意大利番茄煮成醬汁,意粉選擇用名牌 Gentile 的扁意粉,品牌成立於 1876 年,是南部小鎮 Gragnano 歷史悠久的工匠工廠之一,生產高品質意大利麵,充滿麥香,條條掛汁,大廚 Keith 提醒,要將蝦頭的膏與肉汁等精髓擠出來混合意粉醬汁,進一步提「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