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Heidi Yang:抱著學無止境的想法,才能不斷進步
BAZAAR at Work Interview

專訪 Heidi Yang:抱著學無止境的想法,才能不斷進步

藝術向來與生活息息相關,就是在疫情之下,也阻擋不了人們觀賞及追求藝術品的喜好及決心。各國因應疫情實施的措施,讓我們在過去兩年有更多機會留在家中,也直接增加了大家在網上世界流 連及購物的機會。除了日常生活必需品,一些奢侈品,甚至價值不菲的藝術品競投,都在這個特殊的情況下轉為網上進行的模式,成績更是空前成功。佳士得現任亞洲及世界藝術部環球董事總經理 Heidi Yang 認為這正好印證了有危就有機。當世界變得太快,下一秒發生甚麼沒有人知道,你就不得不變通。若死守在原地踏步,只會不斷退步,即使在藝術品拍賣的領域,也不可一成不變。

挑戰自我

挑戰自我

Heidi Yang楊凱蒂自 2021年 1月加入香港佳士得,這對於一直從事與金融、投資等工作的她,絕 對是一個充滿挑戰性的新嘗試。她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修讀經濟及 PreMed,自言比較偏向數理型思維。過去 28 年她一直在投資銀行工作,幫助企業上市及融資。去年決 定投身藝術拍賣的行業, 她直言當時也有點掙扎,曾慎重考慮究竟應繼續從事老本行,還是嘗試新事物。「雖然我對藝術拍賣這一行的認識有限,但本身對藝術興趣濃厚,很想作出新嘗試,而且每天看到那麼美麗的藝術品會很開心。」她的工作主要處理亞洲及世界藝術包括如書畫、瓷器,如以國家去區分有日本、韓國、南亞的印度、 African & Oceanic 等藝術品。Christie's 有很多對佛像、瓷 器、書畫等非常熟悉的專家,他們知道每個創作者的背景, 或是每件藏品與歷史的關連,從而知道那件藏品在整個藝術領域中的重要性。「所以我真的不敢班門弄斧說自己懂藝術,我的職責主要負責行政、策略,如要舉行拍賣,我們應該拍賣甚麼?市場的情況怎樣?或者現在每個人也在說中國,那我們怎樣打入中國市場?我主要的工作是協助及支持專家,讓佳士得的業務可以不斷擴大。」

大開眼界

大開眼界

Heidi 以前在紐約讀書時,會常常到訪當地的大型博物館,她尤其喜愛畫作,並有少量的書畫收藏,放於家中作裝飾。在眾多的藝術範疇中,Heidi 尤其喜歡色彩繽紛的畫,例如 Basquiat,雖然沒能力購買,單是看到已經好開心。「加入 Christie's 差不多一年半後,我愈來愈喜歡佛像。對於佛教我認識不深,但來到 Christie's 後,很多專家告訴我們很多佛像的歷史背景,讓我們得以了解佛教的淵源。我看着它心境也變得平靜,感覺很舒服。當然作為女性,在佳士得看到那些珠寶也會深受吸引。」問 Heidi 加 入 Christie's 後,有沒有拍賣或展品讓她特別難忘,她即興奮地說:「我在香港長大,一直覺得我的中文也不錯。以往常常聽說:『坐第一把交椅』,意思就是在那個組織內是最高級的,但我沒有深究甚麼是交椅。終於去年 11 月我們成功拍賣了一張真正的交椅。」那款交椅全球只有 20 多張,由黃花梨木製成,可以摺合。原來那是以前皇帝出巡時,由專人設計可以摺合的龍椅,讓皇帝在外也可以就座。這讓 Heidi 覺得很有趣及難忘。「這張明末清初的交椅就見證了對藝術品的獨特性、代表性及罕有度,所以價值非常高,最終以港幣 $6,597 萬成交。

線下走到線上

線下走到線上

反覆的疫情持續兩年,對各行各業都有深遠影響。由於藝術品拍賣很講求親眼看到各個藏品, 無論是就欣賞或辨別真偽而言。但原來世事無絕對,對於價值不菲的藝術藏品,原來網上競投絕對行得通,而且無可避免成為新趨勢。當然,由線下走到線上,這個過程需要作出調整及各種人力物力的配合。Heidi 指出,疫情之下,很多買家不能來香港親眼看到藏品,所以 2020 年開始,很多事情也得與科技掛鈎。佳士得會舉行線上拍賣,推動業務數碼化。以往世界各地的買家每年會在 2 月及 11 月來香港,參加在會展舉行的大型展覽。整個活動就如一個大型的聚會,各買家可以進行互動交流,又可以參與競投,氣氛很開心、熱鬧,疫情之下買家沒辦法前來,佳士得團隊於是立即作出網上調整。現在買家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式作競投,縱使不能親身前來,但在網上如同身處 auction room,能同步看到拍賣家講解的競投情況, 同時可以通過電話投標或在網上競投。其實疫情之前佳士得已有舉辦網上拍賣,並已成行業大方向,疫情只是加速它的發展。她指出,在網上觀看拍賣,有時感覺比在現場看還漂亮,「大概是因為燈光的配置等因素吧!很多時我在家中看 livestream,感覺節奏很明快,你不會覺得彼此欠缺互動, 因為很多人選擇同一時間以電話投標。」客戶可以跟佳士得的工作人員傾談,一邊看着網上拍賣的現場直播,又可以同時間投標,整體來說已非常接近在現場競投,但 Heidi 認為事情永遠有進步空間。雖然而話說回來,疫情後很多人經歷過在網上投標的便利,可能已不再需要長途跋涉飛來飛去親臨不同的拍賣會。而投資方面,佳士得會繼續進行網上拍賣,並預計網上競投將會愈來愈多,所以會不停更新系統,為買家提供更多互動,希望整體可以做得更好。

有危便有機

有危便有機

現在網上拍賣已運行得很順暢,但仍然有賴後勤工作的充足準備。「我們會將藏品運到台灣或國內等地作世界巡迴展出,讓各地的藏家看到,而專家則透過視訊或 zoom 的方式講解展品的特色,另外我們也會拍更多短片,為買家提供更多資訊。」疫情好像令世界各地很多人分隔異地,但有了嶄新科技,我們現在每一刻也可以與世界各地跨國聯繫, 這正正印證了有危就有機。「疫情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不便,但同時也帶來很多機會,讓我們加速去做一些本來就要做的事情,甚至做得更好更快。」而疫情後相信大家一定會重投飛行模式,但比率應沒有以前那麼多。網上模式不可能完全取代人們面對面的溝通,畢竟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雖然網上拍賣已成趨勢,但對於在網上競投價值昂貴的藏品,Heidi 指出普遍對於網上拍賣會採取較謹慎的態度。「若細心觀察會看到這兩年的趨勢,網上拍賣的金額愈來愈大,我想大家已開始適應這個模式。疫情之下其實很多行業的生意也受影響,我們 2020 年首 6 個月的生意亦然。但很幸運,自 2020 年底至去年全年,我們香港公司的生意很好,全球更已做到 71 億美元,是過去 5 年最高的。疫情下生意沒有縮減,反而有所增長。」相信這也是由於大家沒有出外,留在家中反而增加購物慾,疫情對佳士得而言影響可說是比較小。

NFT 藝術潮流

NFT 藝術潮流

Heidi 指出,在這個非常時期,佳士得的奢侈品需求量真的提升了很多,尤其是酒類、手袋、手錶等,增長非常快。 可能疫情之下大家的購物慾增加,又增加了品酒的意欲。但整體而言,藏品是否受歡迎,主要看它的價值,就是在疫情期間也會有市場。此外,藏品的獨特性及來源也非常重要。 如一件本來被收藏於家中而割愛出售的藝術品,即使價格多昂貴很多買家也會追捧,因為錯過了真的不知何時可以再遇 到。所以物品的來源對於拍賣是非常重要的,書畫、瓷器等 一些具歷史性的東西來源更特別重要。例如一件藏品來自明朝十五世紀,一代一代傳承下來,中間經過甚麼藏家,或曾於哪個博物館展出,都會令藏品的認受性更高。 藝術品的拍賣其實也有潮流性,如這陣子大家常聽到的 NFT,就是這一期最熱門的潮流。NFT 於這兩年才開始,佳士得去年曾競拍由美國數位藝術家 Beeple 創作的數碼藝術品 《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Beeple 於 5000 天的日子每天創作一幅數位作品,在長達 13 年半的時間從不間斷, 最後將這 5000 幅作品拼湊成一幅大型的 NFT 作品。佳士得是首間做 NFT 競拍這幅作品,最後以 6,900 萬美元成交。而最獨特的地方,是這次以虛擬貨幣 ETH 作交易,這誠然已成為一個潮流。Heidi 強調,佳士得拍賣的主要是專業藝術家創作的 NFT,而其實有很多不是關於藝術的 NFT 也愈來愈盛行。所以這會繼續成為潮流,也會是他們未來的一個方針。

HOT OFFER
藝術融入生活

藝術融入生活

加入佳士得短短一年半的時間,Heidi 自言對藝術的興趣愈來愈濃厚,藝術在她的生命中更佔有很大的比重。她解釋小時候沒有怎麼談論藝術,但現在藝術早已融入日常生活, 不少餐廳以無窮創意包裝食物以展示給顧客,已是一種藝術。「以前家中未必會很講究藝術的擺設,但現在很多家庭會放置畫作裝飾家居,又如不少商場也會舉行一些與藝術有關的活動,藝術已從不同層面完全滲入我們的生活。而香港政府在藝術方面已投放很多資源,如西九文化區、M+等, 故宮博物館又即將開幕。以後遊客來香港,不再只是到海洋公園,而是可以有更多機會在香港接觸及認識藝術。 香港人對藝術的認知度愈來愈高,佳士得也很注重為不同年齡人士提供與藝術有關的課程,當中包括以小朋友為對象的,畢竟若從小開始接觸藝術,會讓他們更容易認識及接收更多關於藝術的種種,培養他們的創意。佳士得特別設有 Christie's Education,會因應需求為不同年齡的人度身訂製合適的藝術課程。他們會定期舉辦不同的課程如認識書畫或珠寶鑑證等,希望提高大家接觸藝術的機會。之前就曾舉行一個關於深入認識手錶的課程,鼓勵大家動手去拆解一隻手錶,從而了解它的零件、運作及背後的價值,有趣又能滿足參加者的求知欲。

隨機應變是皇道

隨機應變是皇道

從金融業一下子跳進藝術的領域,當中一定遇到不少挑戰。Heidi 沒有藝術的背景,所以打從加入佳士得的第一 天,已知道一定要不斷學習。她說道:「我加入佳士得時是 去年年初,疫情正盛。當時跟同事見面都是透過 zoom,加上我的工作要兼顧英國、法國及美國的團隊,不能與他們見面,只有靠 zoom 跟他們傾談及合作。疫情之下很多事情都在我們的控制之外,如很多地方封城,藏品的交收及運輸受阻,當中充滿挑戰,但同時可以磨練我的耐性,始終很多事情急也急不來。」她不斷提醒自己,這個世界變得太快,明天跟今天的事情可以完全不一樣。「面對每個轉變,我們要懂得立即變通去應對,不可以再一成不變,因為再也行不通。例如從現場拍賣轉戰網上拍賣,甚至得出比以往更好的成績,這些挑戰都非常艱巨,卻有很大滿足感。」

佳士得今年 3 月 1 號在上海舉辦了一個非常成功的拍賣,當中選取 20 幅高價值及比較知名的畫作如 Basquiat、 Picasso 等作品進行拍賣。以往是上海、香港、倫敦、美國各自做拍賣,彼此之間沒有太大互動。但那次是通過網上系統將上海及倫敦兩地連結,不同的專家及客戶雖在兩個不同 地方,卻可一同參與這個馬拉松式拍賣,整個聯合活動是跨地區及時間性的。那次成交額達到 21 億人民幣,非常成功,也印證藝術無分時間、地域、 國界,Heidi 認為非常有意義。

Spread The Word
每一次拍賣會都是由一顆種籽培植成大樹,當中的滿足感不能言喻。

至於最大的滿足感, Heidi 認為每次的拍賣也是一次很好的學習,除了香港每年兩個大的拍賣,她還要兼顧 3 月、9 月的紐約拍賣,每一次 的準備時間都很長,如收取藏 品、拍照、製作目錄等,當中 專家需花很長時間做研究及撰 寫介紹文章及資料等,籌備時間大概需要半年。「每一次拍 賣也是由零開始,花 6 個月後 看到作品成型,然後下一次拍 賣又要再由零開始。所以很多 人在這一行已從事 30 多年, 他們未必會覺得沉悶,皆因每 一次拍賣都是由一顆種籽培植成大樹,當中的滿足感不能言喻,也讓我學懂很多。」有些 客人可能上一代透過佳士得購 入一件藏品,數十年後覺得可以傳給其他人,於是將藏品再次交予他們拍賣,所以佳士得跟客戶的關係很密切,一代接一代傳承下去。「我相信這就是藝術品的吸引之處,能一直傳承下去。」Heidi說道。

Spread The Word
學無止境,一個人覺得自已甚麼都懂而不去學習,他一定會退步。

作為一位領導者,Heidi 認為跟員工及同事的關係是 「有商有量」,她指出每件事情不會只有一個人做決定,而每一個人懂得的跟做的事情也不一樣。「這間公司有很多讓員工發表意見的機會,我們做決定時不會只由一個人負責, 而是由一組人去做決定。作為領導者要負責定下一個大方針,但要怎樣做其實要跟員工有商有量,一定要他們同意你的建議才可以開始做。你不能說『我要你這樣做』,因為他們未必有同樣想法,所以大家要保持溝通,彼此都同意才開始。」說到底,就是要尊重每個人的意見。

Heidi 強調在人生及職業的道路上,謙虛及不斷學習最 為重要。「學無止境,無論你在社會工作多久,一定也會遇到新事物。如果一個人覺得自己甚麼都懂而不去學習, 他一定會退步,因為世界實在轉變太快。」她當初加入 Christie's 甚麼也不懂,一直虛心求教。她更認為我們不單從長輩或上司身上學習, 在年輕一輩身上也可以學到很多。「年輕的同事對 digital 及 NFT 的認識更深更廣,跟他們一席話更勝我上一個課程。」她續指出,佳士得的買家也愈來愈年輕,去年有 35% 的新買家,當中 2/3 會 在網上進行競投的是千禧世代。根據全球藝術市場報告區分,千禧世代是指 86 年後出生人口,他們的生活模式已跟以前大不同,除了能負擔得到,更已慢慢培養出對藝術的興趣。

跟年輕人對話往往可以 帶來新的啟發,Heidi 認為在她的人生中,會不停遇到一些對自己有影響的人。而在職業生涯中,要時常保持將眼光放遠向外看,盡量跟多些不同的人傾談,因為每個人給予的意 見及資訊都不同,讓她可以從 不同角度思考。「一個人的想法很局限,多些人就有多些想法。如跟年輕一輩聊天,會讓我有更多新體會。」她笑笑指出,人生中會遇到很多不同的人,每一位也是她很重要的 mentor。

Co-ordination by Mike Lai;Photography by Steven Cheung;Assisted by Francis Wong;Design by Yann
EXPLORE MORE
訂閱 Harper's BAZAAR 電子報了解更多生活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