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 Fion Leung:做義工不是要拯救世界,而是從細微處改變生活,令世界更美好。

- 28 Nov 2022
說起做善事,香港人一向為善不甘後人,每當有捐款、震災等從來義不容辭。但說到做義工,雖然不乏願意身體力行的人,但實際人數並不多。畢竟香港人以忙碌見稱,說繁忙的工作及生活是原因或藉口都好。而其實做義工,除了一般認知的派飯、賣旗、清潔沙灘等付出勞力外,更可以利用自己的技能幫助別人。技能義工在國外已很普及,但在香港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Fion Leung 於 8 年前與友人以業餘性質成立 Time Auction,一個讓人累積義工時數換取特別體驗的平台,後來再於 5 年前正式成為註冊慈善機構,致力鼓勵更多人以不同的技能幫助社會上更多有需要的人,發揮影響力。

誤打誤撞成立 Time Auction
Fion 在大學修讀 Business Adminstration,畢業後跟很多人一樣,加入銀行這些前景比較樂觀的行業。 但她心底裏其實不太喜歡銀行的工作,而是想做一些自己真正喜歡的事。「那時跟朋友誤打誤撞成立了一個業餘的計劃 Time Auction,以義工時數換取體驗。 因我們覺得學習機會很難得,如果想參與由專業人士進行的分享,就 要有付出,故此想到可以用義工 時數去換取。」 首兩年半他們主要邀請社會不同界別的人士捐贈聚餐,當中有做 生意、慈善或金融而又很成功的人士,任何人累積達 10 小 時義工時數就可 以參與。 Time Auction的主要理念是鼓勵多些 人做義工,讓大家在過程中可以 多學習及增值自 己。機構成立至今已有 8 年, Fion解釋:「我們現在的工作主要有兩方面, 其一是 incentive programme, 以前多是兌換午餐或晚餐聚會, 現在多了很多選擇,如瑜伽班、 沖咖啡,或是參觀嘉道理農場 等,是一些有錢也買不到的 behind the scene 活動, 希望可以為義工帶來各方面的增值機會。」
3 年來他們舉辦了很多這類活動,參與的多是 20 至 40 歲的在職人士,有着很多不同的技能。「這數年認識了很多不同的 NGO,他們最需要的就是技能義工。」很多小型 NGO 缺乏資金,所以很需要有人在 marketing、設計或翻譯方面提供幫助,Fion 遂於 3 年前展開了一個新項 目,就是為其他 NGO 尋找具備不同技能的義工,現時平台正支持香港 500 多個 NGO 的工作。 至於為甚麼最初的概念是以義工工時兌換跟專業 人士飯敘?Fion 解釋年輕人剛出社會工作,最困難是找到一份喜愛的工作而又做得成功。「剛開始時主要找提供飯敘的專業人士,不是看他們賺多少錢或有多成功,而是對工作抱有多大熱誠而又做得出色,很想 他們分享心路歷程。因為整個飯敘不會錄影,他們都很自在的分享很多平日或許不會在其他場合說的事情及感受。」 多年來他們曾邀請近 500 位講 者,大部分都很 樂意分享自己的經歷去幫助年輕 人,或是很想知道現在的年輕人想些甚麼,畢竟他們年輕時也曾感到迷惘。

以義工工時兌換體驗
過去 Time Auction 曾邀得前財爺曾俊華、 梁錦松及鄭秀 文、森美等名人參與聚餐,他們 也很享受整個經歷,完成分享後更樂於介紹朋友來參與。Fion 透露每次飯敘前, 也會將參與義工的一些資料跟講者分享。當中有 些大忙人,竟會預先將所有義工的資料記下,交流時更了解每一 位參加者,這些很細微的事情都令 Fion 很感動。當大 家會以為有些成功人士應該遙不可及,但事實並非如 此。「有位成功人士你以為他一定由小到大都很進取,但原來小時候每當要排隊,他都會讓人排他前面,表現『佛系』。原來只要遇到自己喜歡的事,你自然會努力爭取。」這對於義工們很有啟發性,讓他們知道原來自己也有機會達至成功,最重要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香港有很多不同的慈善機構一向有招募義工,但一般多是派飯、賣旗、清潔沙灘等活動,但 Fion 覺得傳統做義工的方式跟技能義工同樣重要。她第一次做義工是以前在大公司與同事一起清潔沙灘,她記得當時面對排山倒海的垃圾,內心很激動,於是立即去購買一隻環保咖啡杯, 並提醒自己不要再使用塑膠飲管。「做義工是一個在真實世界的教育,你可以真正看到問題所在。到後來你或許沒有時間去清潔沙灘,可以繼續以其他方式幫忙,例如捐款。」Fion 認為其他平台一直鼓勵大家做比較傳統的義工,但當知道問題所在,想深一層就能夠思考下一步可以怎樣幫忙。而技能義工就是下一步,如怎樣幫忙環保團體,令他們有更多人認識,他們的團隊就有機會可以做得更好。
Time Auction 的理念跟傳統的義工平台不同,主要針對 20 至 40 歲、有自己的職業、及有心想幫社會出一份力 的人。以技能義工來說 Time Auction 在香港算是比較大規模,他們更是唯一一個以時數換取獎勵的平台。「據統 計,香港人做義工比新加坡少一倍。香港大學曾就此進行研究,顯示很多人指出不知道在哪裏可以做。而使用我們平台的義工,是希望獲得學習及參加不同工作坊的機 會,發現原來做義工也可以增值自己。」Fion 笑說很多人一開始也會說:我沒有技能!但其實微小如做mentorship 幫助劏房戶的小朋友或是一些翻譯工作亦有它的價值。 Time Auction 網頁上有清楚列明所需義工種類及可兌換的經驗,大家只需根據自己的技能填寫清楚,每星期就會收 到技能配對的義工工作。
有些義工一年內在 Time Auction 平台累積了 100 多個時數,甚至疫情時邊工作邊參與。有些因失業未必能在金錢上幫忙,就轉而以自己的技能盡力幫忙,這都令 Fion 很感動。疫情也令技能義工的參與度更高,很多人在家又不想每天看 Netflix,於是想做些有意義的事情。當時 Time Auction 大概 90% 的義工 project 都在網上進行。「這些義工的得着除了在我們平台換取想要的體驗外,更重要是利用技能義工的經驗去轉型。因為疫情時可能很多行業消失 了,不少人轉而學習digital marketing,以這個技能幫助 慈善機構做project,不但可以令自己的履歷更豐富,甚至 可以成功轉型。」

做義工都會上癮
Time Auction 與超過 500 個 NGO 合作,當中絕大部分都是小至中型甚至草根基層。「有一半以上的機構只有 5 個以下的員工,每年資金只有 1、200萬,所以我們主要針對這些小型 NGO,可能在網頁設計上小小的幫助,對 於他們已是很大的幫忙。」他們有些跟着 Time Auction一 起成長,例如幫助露宿者的 ImpactHK,他們在平台找到一位設計師幫他們做設計,由最初只有一位員工加一班義 工,到現在有 50 多位長工,成長得很快。又例如現在有 些機構需要 sales force,義工也可以幫助他們整理 data, 這對於他們來說很重要。
Fion覺得現在社會大眾對做義工的態度已變得積極,而且做義工的人很多時會想進一步,以自己的能力為社會帶來多點影響,他們就是想集合更多這些人。 「其實義工有點像做運動,一旦開始了就會有點上癮。 我看到有些人做了一次後就不斷參與,當然這是我們樂 見的事。畢竟技能義工概念在香港比較新,我們過去 兩年半大概為差不多 500 個機構聯繫超過 11,000 人做義 工,進行差不多1,800 至 1,900 個 projects,這些人絕大 部分沒有做過技能義工,增長率不錯,但我們最終仍然 希望引起更多社會大眾的關注。」她指出去年他們跟時 裝品牌 Ports 有一個跟 Mirror 成員 Anson Kong 及 Ian Chan 一起乘搭直升機的體驗,可以義工時數兌換,結果突然 很多人詢問可以在哪裏報名。「最重要的是作為小型機 構要經常思考怎樣透過跟其他機構合作,喚起更多人關注及行動。」
其實義工服務於社會以至全世界都存在一定的意義,在自己能應付的能力範圍為別人提供幫助,社會某程度上也變得更和諧。 Fion指出:「如果退 一步看,你可能會覺得 社會上很多問題應由政府、政治官員或是公司去處理,但所需時間很長。而義工角色其實很重要,你不需要等別人去解決,比較彈性而 又可以即時解決些問 題。」例如剛才提過的 ImpactHK,他們每天幫 無家者或有需要的人提供 3,000 位義工,剛開始 時只是由一位老師帶領 一些義工為露宿者派送 物資,到現在已發展為 一間慈善機構為露宿者 提供服務。露宿者也由 最初接受他們的物資, 繼而信任他們,再到中 心尋求進一步的支援, 如找工作或重建一個家,這麼漫長的旅程都是依靠一些很有心的義工,而不是單靠金錢就可以做到的,當中的出發 點很不同,影響力可以很大。一般人會想露宿者問題應靠 政府或政策去處理,但事實證明原來由義工發起的 NGO 也可以真正提供幫忙。 對於 Time Auction 及義工服務的展望,Fion 首先希望 多些人認識技能義工的重要性。「做義工的心態不是要拯救世界,而是從生活的細微處着眼,逐步逐步去改變生 活,令世界更美好。」

要想得比別人更前
當初轉型為初創機構的創辦人,Fion 認為最大的轉變是要習慣沒有人告訴她當天要做甚麼。「現在機構或團隊下一步要走到哪裏是最需要預想的,這對於剛開始創業的我是很新鮮的。原來作為一位企業家,一定要想好下一步,例如最理想的是做到甚麼成績,然後倒轉思考由現在開始要做的每一步,怎樣才可達致預想的目標,很慶幸我身邊有很多 mentors 提供意見。」現在團隊人多了,能提供更多幫忙,讓 Fion 可以更努力想像下一步要怎樣做。另一方面,Fion 覺得領導者其實要服務很多人,包括明白每位同事的需要,令他們工作得開心及容易獲得成功。「領導者也是把關的人,要思考怎樣令機構不停增長,才有空間讓人發展。」Fion 很鼓勵員工作嘗試,就 算失敗了也完全不是問題,這個心態很重要。 如做技能義工就是其中 一個考驗,他們發現參 加的義工大多是大學生或在職專業人士,就想 是否能幫助其他 NGO找 到更多技能義工。於是 他們每星期在 instagram 上載 4 個 projects,報告哪些機構想找甚麼技能 義工。結果 3 個月已有 300 多人回應,證明原 來有很多人有興趣。這個證明也令 Time Auction 進而更順利籌得更多資金,如得到太古基金贊助。Fion 認為這些小試驗對他們來說很重要, 畢竟得到更多贊助,他們可以有更多資金去做更多事情。

令社會多一點溫暖
Fion 指出慈善機構一般比較多女性,其中一個原因可能很多人以為做慈善不能賺很多錢,而傳統上男士要養家,所以相對上比較少男性做慈善。「但其實做慈善機構也是打工而不是做義工, 薪酬也會跟上標準。」對於有意投身社會義工服務的年輕 人,Fion 認為很重要的是做慈善要做一些全心全意相信的 事情,一定要知道自己在做甚麼及為甚麼而做,否則很容易失去目標。另外也要趁年輕多作嘗試,去做一些自己真 正喜歡的工作,因為一旦在一間公司待久了,就不會那麼 容易放棄由經驗及時間換來的職位及薪金,只有年輕時才 可放膽去作新嘗試。只要開始做得好,往後機會可能會自 動找上你。 訪問期間知道原來 Time Auction 首兩年的花費只用了 1,000元,用於租用網址及學校傳單,而飯敘地點及費用都由義工們分擔,或是由參與的講者付出,一班有心人錢 又出力,為的就是令社會多一點溫暖。現時 Time Auction 已上軌道,規劃與規模已不可同日而喻,而這些成長的過程亦成就了現在的成熟,其實很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