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Space
年終表現評核 3 大重點 協助員工及公司共同成長
BAZAAR at Work

年終表現評核 3 大重點 協助員工及公司共同成長

年終的工作表現評核是企業用來總結員工工作表現、「論功行賞」的重要指標,若然管理者想成績單年年閃亮,團隊成員充滿工作熱情,主管便應當注意進行績效面談時的 3 大重點,否則,Appraisal 很易變成一份徒具形式的表格,無助於員工及公司成長。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年終表現評核 3 大重點 協助員工及公司成長

評估者要做「雙面人」

根據員工年度 KPI、OKR 及其他工作表現作出評價(Evaluation),只是評核表其中一個章節,策略顧問公司 OC&C 表示,主管應善用這場績效對話創造更深入的溝通機會,了解團隊所需,並且針對其未來發展,提供輔導(Coaching)及適當支援。換言之,在績效評估的過程中,主管需要兼備評判及導師兩種角色。

年終表現評核 3 大重點 協助員工及公司成長

身為評判時,主管應對積極作出貢獻的員工予以認同及讚賞,對表現遜色的員工則勸勉改善,提供協助。此舉雖然是老生常談,卻有其必要,因這樣才可令員工知道自己有哪些長處值得持之以恆,哪些表現有待改善,甚至需要盡快糾正,讓員工才有明確方向可循,不會與企業的期望愈走愈遠。檢討過後,進入輔導環節,為團隊及同事規劃來年發展目標時,若想令對話更有建設性,切勿泛泛而談,可將談話內容設定在「Will-Can-Must」框架之內:「Will」即員工想做的事,例如工作夢想、短期及長期工作目標等;「Can」指員工達成目標的能力,包括個人能力、擁有的資源、以及外來客觀條件;「Must」則為員工必須完成的日常工作。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年終表現評核 3 大重點 協助員工及公司成長

在這框架下,上司下屬如能透過坦誠溝通,得出具體行動方案,可令新一年有明確的工作標竿。與此同時,有素質的雙向溝通有助提升員工滿意度,因良好溝通及反饋機制所產生的共同創造(Co-Creation)效應,會令員工感到公司和職員不是線性、靜態的權責關係,而是有來有往、動態的協作關係,繼而提升員工的工作投入度及幸福感,形成有效的「員工敬業文化」(Employee Engagement),續效自然相應提高。

年終表現評核 3 大重點 協助員工及公司成長

打開「向上評價」這一道門

藉着評核表加強雙向溝通的另一途徑,是給予團隊向上評價(Upward Appraisal)機會,表達對公司、主管的意見,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及管理機制。企管專家表示,員工向上評估時,不需要很正規地填寫表格,主管只要透過開放式的提問,鼓勵員工盡量發言,並採取從善如流的態度,用心聆聽各人回饋,便可收集到具建設性的建議。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年終表現評核 3 大重點 協助員工及公司成長

向上評價的成效高低,通常取決於主管是否有海納百川的開放思維,客觀聽取員工不同意見。向員工提問時,問題不用多,問得精警才最重要,以科技巨擘 Google 為例,只會集中以下兩類開放式問題,收集團隊意見——「你建議經理繼續做甚麼,協助你順利完成工作?」及「你希望經理作出哪些改變?」。蓋洛普(Gallup)調查指出,當員工發現管理層也會接受下屬評估時,能夠大大提升工作士氣,團隊與公司的協同合作亦因而變得更緊密,有利於推動績效。

EDITOR'S FAVORITES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年終表現評核 3 大重點 協助員工及公司成長

利用「進步定律」創造雙贏

主管的重任之一,是替公司利益把關,正因如此,評估員工績效時,更應站在對方的角度看事情,別將評核表變為「監控」員工表現的工具。換言之,善用績效評估協助團隊制定正面的發展策略,才可創造令公司進步的強大力量。

年終表現評核 3 大重點 協助員工及公司成長

哈佛商學院教授在《The Progress Principle: Using Small Wins to Ignite Joy, Engagement, and Creativity at Work》一書提到,企業之所以能脫穎而出,皆因員工經常帶着正向情緒上班,而後將之轉化為工作動力。這種「進步定律」(The Progress Principle)的源頭,在於公司重視員工的「個人進步」多於「公司進步」。當大家工作得快樂,最終必然是僱傭雙方達致共贏。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訂閱 Harper's BAZAAR 電子報了解更多生活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