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Space
「AI 新員工」成職場新趨勢 4招發揮人機協作最大成效
BAZAAR at Work

「AI 新員工」成職場新趨勢 4招發揮人機協作最大成效

自從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近年取得突破性發展,如何管理「AI 新員工」,已成為企業優先考量事宜。有企管專家形容,引入人工智能為公司創造更高價值、增加競爭優勢,已是一條不可 U-turn 的路。Microsoft 與 LinkedIn 最近共同發佈的《2024 年工作趨勢指數》年度報告,已開宗明義指出:「AI 已融入職場大局,現時的挑戰是如何善用 AI。」而在轉型的過程中,領導層的開放態度、策略性指揮,與員工的參與積極度息息相通。因此企業應盡早制定策略,以迎接這場職場變革。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AI 新員工」成職場新趨勢 4招發揮人機協作最大成效

全球 7 成以上企業,已經吸納 AI「智囊團」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的最新研究指出,2024 年全球企業的 AI 使用率已由 2023 年約 66% 遞升至 72%,生成式 AI 的應用量更增加一倍。在香港,較早前公佈的《香港智能應用程式業界調查 2024》顯示,多達 85% 港企正在或計劃採用 AI 來提升工作效率。由此可見,人工智能經已逐漸融入日常工作之中,成為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智囊團」。面對這些「AI 新員工」,該如何管理亦正是公司領導層的當務之急。

「AI 新員工」成職場新趨勢 4招發揮人機協作最大成效

新趨勢下,不少學者及企管顧問也陸續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美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科技管理教授 Paul Leonardi 更將其設計的「STEP」框架,於 10 家知識密集型公司展開為期 3 年的實戰試驗,以助員工善用新技術,發揮 AI 潛能,讓員工及公司同步增值。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AI 新員工」成職場新趨勢 4招發揮人機協作最大成效

根據 Leonardi 教授的理論,組成「STEP」的 4 大元素包括:劃分任務 (Segmenting)、轉換任務 (Transitioning)、培育技能 (Educating)及績效表現 (Performance)。只要管理層能就這框架作出適當支援,便能發揮人機協作的最大成效,幫助企業邁向 AI 轉型新時代。

「AI 新員工」成職場新趨勢 4招發揮人機協作最大成效

一、劃分工作

由於至今沒有一個人工智能,可以執行一位員工的所有職務,所以教授認為,主管宜先與團隊合力劃清,「AI 同事」應擔當甚麼類型職務,以便各司其職。至於任務類型,則大致可分為 3 類:AI 可自動化執行的任務、AI 可協助員工執行的任務及 AI 無法完成的任務。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AI 新員工」成職場新趨勢 4招發揮人機協作最大成效

分配任務時,企業不能只着眼於優化工作效率,資訊安全問題亦必須考慮周詳,因縱使 AI 完成任務的速度驚人,然而亦同時存在不少資安漏洞。因此,最能一展 AI 員工所長的安排,應先由 AI 快速生成一些相當耗時的工作細節,再由員工覆核其準確及安全性,就可以彼此分工,各盡其才,同時避免員工產生會被 AI 取代之疑慮,影響工作士氣。

EDITOR'S FAVORITES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AI 新員工」成職場新趨勢 4招發揮人機協作最大成效

二、轉換任務

部署好人機如何分工協作後,員工便可將原有的某些任務交由人工智能「同事」處理,騰出來的時間,就可分配到其他更關鍵的工作上,亦即「任務升級」。譬如,讓生成式 AI 去製作PowerPoint 簡報、資料搜集等它們最拿手的事項,員工則聚焦更深入的市場及競爭對手分析,或深化其他領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當任務能成功升級,「轉換任務」便變相成為持續發展人才的一條管道,這對於僱員和公司來說,都在創造雙贏。

「AI 新員工」成職場新趨勢 4招發揮人機協作最大成效

三、培育技能

AI 工具日新月異,企業如想團隊跟這些「新同事」合作無間,便必須為員工提供學習機會,鼓勵他們不斷探索 AI 的「能力」,緊貼其最新轉變,才可保持員工自身及公司的競爭力。根據 Leonardi 教授的研究所示,有機會學習如何執行生成式 AI 工具的員工,離職可能性較諸沒有這類培訓機會的員工少約 30%。由此可見,「培育技能」不單止可加快企業人工智能化的步伐,亦是挽留和吸引人才一大優勢。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AI 新員工」成職場新趨勢 4招發揮人機協作最大成效

四、績效表現

管理層評估績效時,除將焦點集中在生產力、效率等指標,員工能否更快、更準確地使用 AI 完成任務,亦應列入績效管理之列,以便員工能持續改善相關能力,進一步累積實力。此外,為了讓人機協作精益求精,績效評估的周期,可縮短為季度檢討,好讓員工參考過回饋之後,作適當改進。

訂閱 Harper's BAZAAR 電子報了解更多生活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