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0 Aug 2024
改變並不可怕,但視乎你抱着甚麼心態去面對。何杏淇 (Elaine Holt) 去年離開工作 10 年之久的 comfort zone,7 月初加盟蘇富比出任亞洲區現代及當代藝術部主席及亞洲區副主席,趕及蘇富比旗艦藝廊的開幕。全身投入新工作後,她直言忙得不可開交,但聽着那此起彼落的笑聲,顯然她樂在其中,全因天生擁有一顆好奇心,熱愛挑戰。

自進入社會工作以來,Elaine 一直擁抱改變。每一次轉工,無心插柳便開闢了新天地,她的世界因此愈來愈大。受美劇《Sex and the City》所啟發,美國畢業回港後 Elaine 以畫廊工作為目標,「劇裏 Charlotte 在畫廊工作,時常能接觸到漂亮的東西,感覺蠻輕鬆悠閒。」當然現實中並非如此。除了賣畫、學習銷售技巧外,她又接觸到藝術品修復及客製化裝錶,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看畫,最重要是結識了很多厲害的客戶,建立起個人網絡。
.jpg)
第二份工作,是另一商業畫廊透過客人牽線邀請 Elaine「過檔」,本無意轉工的她打趣說想當策展人,對方竟一口答應。機會放在眼前,她決定隨遇而安。轉職後 Elaine 不用面對客人,改為跟國內年輕及新晉的藝術家合作,協助他們在香港及海外舉辦展覽。當時正值中國藝術家崛起的大好形勢,成績斐然,而她的網絡也拓展得更全面。

3 年後某天,有人登門造訪,為她打開拍賣行業之門。機會來自一家台灣的拍賣行,他們找人開設香港辦公室。對拍賣一竅不通的 Elaine 很自然回絕,但對方卻認定是她。辦公室順利落戶中環甲級寫字樓,而她的商業觸覺在那裏亦充分發揮—2011 年,旅法華人畫家常玉的畫作《五裸女》以 1 億 2 千 8 百萬港元成交,創下藝術家最高價的拍賣紀錄,同時又是 Elaine 的個人紀錄,而那紀錄足足維持了 8 年之久。

對於轉工轉型之事,Elaine 說「很隨機、很隨緣」,但肯定她懂得把握機會。舊東家當年欲發展亞洲區的 Impressionism 和 Modern Art 市場,於是向她招手,「那時還沒有人開始做這件事,香港及大陸市場主要在做中國當代,但我必須跟他們坦白『沒試過銷售這個類別的藝術品,也沒有這方面的知識,不知道能否應付得來。』因為那個層次實在高很多,所有買賣由港幣轉成美金,金額是我從未達到過的,而且要面對亞洲最高端的客戶。」事實證明她的眼光和膽識,「我加入時亞洲區的參與度只有 3%,後來全盛時期拓展至 36%!」

Elaine 自覺幸運,謙虛說每次都是「ride on a wave」。「2014、2015 年時中國 (當代藝術熱潮) 真的很厲害,後來熱度慢慢消退後,我就開始轉去還沒有發展的韓國,很快就吸納了很多客人,然後是南亞洲,又有另一批客人。」然而 Elaine 能夠晉升到今日的職位,必定有其過人之處。「在每一份工作中,我都會做超過我 (本分) 應該做的事情,譬如在畫廊,我不用管運輸,但我又會八卦,看看藝術品出售後怎樣送到客人家中被掛起。我覺得凡事都要學習。現在很多時會聽到人說『這不是我的工作』,而我會說『這不是我的工作,但我很樂意去學』。」

正值大環境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之際加盟蘇富比,無疑是見真章的考驗,「這段時間的 (經濟) 大氣候的確很有挑戰性,但我覺得 It's fine,公司也明白這是一個全球 (性) 的改變。」Elaine 氣定神閒,「我覺得又是另一個浪。2008 年已試過一次,那次我們很快恢復。當經濟放緩時,我們應該要準備好自己,以及建立好團隊去準備 (迎接) 下一個浪。」
談到近年多家香港拍賣行的革命性發展,Elaine 表示樂見此新景象,「大家在會展 (舉行拍賣) 很多年了,是時候改變一下,因為那裏有很多限制,而且成本很高。場地佈置好後,只用一個星期便要全部拆掉,所以我們只有幾天時間,辦完雞尾酒會,緊接着一、兩天後便要舉行拍賣。」最近,位於置地遮打、採用雙概念設計的蘇富比旗艦藝廊開幕,地下的博物館級展覽空間,讓藝術品的展示方式及活動時間更靈活多變,至於 1 樓的 Sotheby's Salon 精品概念店則破格地提供零售服務,大眾可輕易從數百件古今中外、不同種類的珍品中揀選心頭好,將藝術融入生活,開幕首日 Elaine 便購入了一套 3 件的首飾。

外在環境因素無法掌控,但對於企業管理,經驗往往大派用場。Elaine 指跨世代溝通是對內的挑戰。「現在公司的中層管理者很年輕,大都 30 歲出頭。以前團隊 (的年齡層) 跟我差不多,大家有一個很穩定的 (溝通) 模式。但當你想作出改變時,他們會以固有的想法、既有的經驗,告訴你這樣不行那樣不行。相反身處一個年輕的團隊裏,可以 think out of the box。」旗艦藝廊開幕前某日,Elaine 忽發奇想說如果 Picasso 陶瓷碟掛在灰色的牆上會更突出,同事竟異口同聲說好、躍躍欲試,甚至商討哪裏買油漆。最終油漆沒掃成,但 Elaine 對年輕團隊的開明思想和行動力已留下深刻的印象。

問她如何保持心境年輕和開放?「沒有秘訣,因為我喜歡新事物!雖然不一定可行,但若果沒有甚麼大礙不妨一試。溝通很重要,同時要有開放的心態。」Elaine 向同事請教用新媒體做宣傳的同時,也請他們回饋意見,告知管理層要怎做才幫助到他們。同事好,公司好,她不只要自己進步,更想大家一同進步。「我相信只要大家有相同目標,想做好件事,便能找到互相妥協的點。」Elaine 清晰指出好的團隊必須方向一致。

休息期間 Elaine 嘗試了很多新事物:冥想、拳擊、法文⋯⋯「之前做 Impressionism,很多法國藝術家的名字和作品標題,我都不會唸、又不明所以,既然有 1 年時間便去進修一下法文。」放假依然不離她喜愛的工作,那麼最大得着是甚麼呢?「心態上真的 (完全) 放下,過去 10 年不停打轉,(市場) 起的時候很好,(但) 落的時候又要去追,有時輸了生意給競爭對手也有壓力。這一年可以很冷靜,不需要去想這些。」但離開是為了回來,「我一上任已經立即進入狀態 (哈)!」訪問前一晚 Elaine 造訪客人家中,大門一開兩旁是黃花梨傢俬,中間牆上是一件數位藝術作品,中西新舊交融的一幕震憾得她久久未能平復。「客人看得多,也交了很多『學費』,你沒辦法贏他們,所以我也從他們身上學習。」只要你想,求學問便無分時間、地點、對象,而不斷自我進化,就是緊跟時代洪流的唯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