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Space
專訪米芝蓮一星餐廳 Louise 姊妹店 La Terrace by Louise,體驗輕鬆隨性 fine dining
BAZAAR Taste

專訪米芝蓮一星餐廳 Louise 姊妹店 La Terrace by Louise,體驗輕鬆隨性 fine dining

過往法國菜總予人高高在上的感覺,侍者手戴白手套、低聲細語的用餐環境、高昂的定價⋯⋯如今這套已經過時。為迎合 Z 世代,愈來愈多餐廳提供輕鬆、隨性的 fine dining 選擇。其中,米芝蓮一星餐廳 Louise 便開設了姊妹店 La Terrace by Louise,行政總廚 Loïc Portalier 將高級料理的藝術與家常菜的精髓完美融合,帶來了不一樣的 fine dining 體驗。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米芝蓮一星餐廳 Louise 姊妹店 La Terrace by Louise,體驗輕鬆隨性 fine dining

在 La Terrace,31 歲的 Loïc Portalier 正重新定義亞洲美食之都的法式餐飲,以滿載溫情、好客與風味的菜式呈現法國料理。食客如今能安坐於能享受陽光的露台上,享用去殼牛油蝸牛或切粒生牛肉他他,佐以美酒或雞尾酒,方便食用,亦易於跟同行者分享。「現今大家都追求更輕鬆的用餐氛圍、環境和食物,價格要求更親民,但品質依舊要保持出色。我們想以較樸實的食材和烹調手法,呈現與 Louise 相同的水準。」

米芝蓮一星餐廳 Louise 姊妹店 La Terrace by Louise,體驗輕鬆隨性 fine dining

後疫情時代,旅客寧選周末小旅行而非奢華大餐,食客也以 Happy Hour 取代。餐廳的轉型來得正是時候—Portalier 要求「隨性」與「專業」並存,如今餐廳的成功證明他的想法是對的。Portalier 透過蝸牛、肉醬、根莖類等「平民」食材,確保客人能嚐到與 Louise 如出一轍的細緻技藝,卻更家常。「平凡食材同樣可以烹調出高級料理,Louise 最受歡迎的洋葱撻就是最佳例子—樸實、精緻而美味。」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米芝蓮一星餐廳 Louise 姊妹店 La Terrace by Louise,體驗輕鬆隨性 fine dining

Portalier 曾在法國餐廳 Paul Bocuse、巴黎 Le Bristol 酒店及新加坡餐廳 Claudine 等頂尖廚房工作,為香港帶來正宗法餐的底蘊及創新視野,而他對變革、本地食材及道地風味的堅持,令其理念更引人入勝。La Terrace 的誕生經過深思熟慮,原本是提供小食的酒吧,Portalier 看準其潛力將其轉型。「我們想回應當下的飲食需求,Louise 被視作正式場合的印象太深刻,但現在人們渴望舒適、具彈性且不犧牲品質的體驗。」

米芝蓮一星餐廳 Louise 姊妹店 La Terrace by Louise,體驗輕鬆隨性 fine dining

La Terrace 的菜單以時令食材與經典法式風味為核心,設計成適合分享、佐酒、輕鬆享用的形式,這並非 fine dining 的簡化版,而是小酒館文化的精緻昇華。重要的是,它並未影響 Louise 的生意,反而有助培養客人對樓上餐飲體驗的好奇。「兩者客群不同:樓下 La Terrace 適合日常小聚,樓上 Louise 則適合慶祝或商務場合。」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米芝蓮一星餐廳 Louise 姊妹店 La Terrace by Louise,體驗輕鬆隨性 fine dining

La Terrace 如同 Louise 的入門,讓食客以親民價一試 Portalier 的手藝—嚐過充滿巴黎風味的 Gnocchi 或醃鯛魚薄切後,吸引他們嘗試 Louise 的菜式。Portalier 強調:「並非每道菜都需要鵝肝、松露,有時一份完美的沙巴雍,或去殼牛油蝸牛也能將平凡變得非凡。」他在設計菜單時,亦積極使用本地食材:「香港有新鮮無花果葉、原種番茄、優質香草等寶藏,關鍵是找到符合菜單與預算的選擇。」

EDITOR'S FAVORITES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米芝蓮一星餐廳 Louise 姊妹店 La Terrace by Louise,體驗輕鬆隨性 fine dining

生於法國東部近日內瓦的 Portalier,自幼受家庭飲食文化薰陶:「母親下班後仍堅持下廚,父親雖不擅烹飪卻總是熱情款客。這種待客之道是生活的累積,難以言傳。」Portalier 在法國 Paul Bocuse 及 Régis Marcon 等著名餐廳受訓,後來加入巴黎 Le Bristol 酒店的三星餐廳 Epicure 與名廚 Daniel Calvert 共事,每天都處理頂尖的食材,「每一次上菜,龍蝦都是最新鮮生猛的貨色,醬汁從不過夜,每次都新鮮製作。雖然因此令工作變得更繁重,卻教曉我新鮮食材的重要性。」Portalier 後來加入新加坡 Odette,在 2019 年登上「亞洲 50 最佳餐廳」榜首。

米芝蓮一星餐廳 Louise 姊妹店 La Terrace by Louise,體驗輕鬆隨性 fine dining

如今掌舵 Louise 與 La Terrace,游走於儀式感與自由玩味之間。「兩間餐廳兩份菜單共 20 多道菜,雙線操作雖然累卻充滿樂趣。隨興時會想念高級料理的嚴謹,反之亦然。」此二元性亦體現於菜品之上,例如 La Terrace 的白汁比目魚便加入了本地粟米,或是在鰈魚的菜式中加入柚子,這些都並非噱頭,而是基於傳統的創新。餐廳的酒單同樣貫徹此理念,新增了不少入門價格的酒品。雖然這個大膽的舉措大大減低了餐廳的利潤,卻擴大了客源,換來更高的翻枱率、更多回頭客,為老饕帶來更多將美味佳餚與美酒搭配的機會。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米芝蓮一星餐廳 Louise 姊妹店 La Terrace by Louise,體驗輕鬆隨性 fine dining

Portalier 為餐廳設定兩個更清晰的分野—樓上將更精雕細琢,樓下則強調歡愉的用餐氛圍。他計劃每 3 個月進行季節性變化,確保菜單保持新鮮感。「在 Louise,我們將繼續追求更精緻的細節、更好的服務、更美麗的擺盤,而樓下 La Terrace 則希望讓環境變得更加有活力及吸引人。」

在這座崇尚效率卻又不失精緻的城市,Portalier 提醒我們:優雅並非遙不可及。它可能藏在共享的菜式之中、碰杯笑語間,或夕陽映照露台時那杯冰鎮的白酒之中。在 La Terrace 與 Louise,法餐未曾消失,而是正在蛻變。

訂閱 Harper's BAZAAR 電子報了解更多生活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