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scribe
冬日氣溫下降,最好就是吃些熱騰騰的食物,以下 6 款冬日美食,吃過量除會攝取過多熱量、脂肪及鈉,中醫師楊明霞認為還會傷脾胃,應避免吃過量傷身體,亦可喝適量焗茶解脂消滯。 伸延閱讀: 養生又健康 打邊爐小秘訣伸延閱讀: 甜品控佳節!不能錯過的聖誕甜點巡禮
吃火鍋是香港人的冬日熱門首選,有些人喜愛吃辛辣刺激的湯底如沙爹、麻辣,也有人喜愛在醬料中放不少辣椒等配料。但香港氣候有時較乾燥,太辛辣的配料容易傷津,容易咽喉痛、口乾、失眠等,故建議選擇清湯、芫茜皮蛋湯等。部份火鍋店更供應用中藥材煮成的湯底,入面大多是枸杞子、人參、當歸等性味偏温的藥材,未必人人適合,如患感冒或身體較燥熱時,便不要食用。
羊肉除有保暖祛寒的功效,也有去濕、寧心、補腎及壯陽的功用,但因性質偏燥,進食時也需視乎體質。如經常熬夜、有感冒症狀、體質偏熱,如患有高血壓、便秘、生痱滋及暗瘡等人士應避免吃羊,否則食用後,有機會更加燥熱,如出現牙痛、喉嚨痛的情況,感冒患者則會延長病情。建議身體不適不宜食用。
辛辣的食物的確具有祛散風寒的作用,對外感風寒有一點作用。但過量食用容易使身體出現陽熱過盛的情況,因而出現便秘、身熱煩燥、失眠、口舌生瘡等。而且辛辣食物發散出汗,使皮膚擴張,食後應該注意身體保暖,否則更容易感受風寒。
糯米能温暖脾胃,補益中氣。但糯米難於消化,不宜一次食用過多。體質較濕熱、痰火偏盛或腹脹之人應避免食用。而臘味及臘肉都是高脂肪食物,吃過量會攝取過多脂肪。
大多煲仔飯都高脂多油,醬油混合飯內令鹽份較高,多吃除會攝取過量脂肪,過量油份亦影響脾胃健康。吸收過多鹽份還會導致水腫,對腎臟亦會造成負擔。建議選擇去皮雞蒸飯,油及醬油分開會較佳。
山楂陳皮茶材料:山楂 3 錢、陳皮 2 錢、炒麥芽 3 錢做法:把材料放入燘燒杯,加入沸水浸泡 10 至 15 分鐘,或以三碗水用火煲成一碗水飲用。功效:幫助消化,如感到食滯或胃脹適合飲用。
甘蜜茶材料:生甘草 3 錢、蜂蜜適量做法:把甘草加入煲中,水滾後闗火,倒入燘燒杯焗 5 分鐘,加入蜂蜜混入暖和的甘草湯中飲用。功效:清熱潤燥,如吃火鍋後出現舌痛、痱滋、牙肉腫適宜飲用。
Photo courtesy of Getty Images and Internet
Graphic prepared by Jun Chong
為了最佳瀏覽效果,請使用Chrome、Safari或其他瀏覽器。
Please use Chrome, Safrai or other browsers for better exper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