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曼達洛人》第三季|延續高質素能打破香港觀眾「星戰冷感」宿命嗎?
《星球大戰》系列衍生作,被視為 Disney+ 王牌劇的《曼達洛人》(The Mandalorian)第三季最近正式上架。作為星戰迷的話,必定知道《曼達洛人》屬整個品牌中最高質素之作,但作為未必非常認識「星戰」的普通觀眾,《曼達洛人》又有何種吸引力?又為何值得大家開劇觀賞?

《曼達洛人》屬星戰系列最佳作,西部式俠士冒險之旅
Disney+ 開台之初有幾部主打,其中於《星球大戰》系列之中,就以《曼達洛人》打頭陣。《曼達洛人》的故事發生在「正傳」《星球大戰:武士復仇》(Star Wars: Episode VI – Return of the Jedi)5 年之後。遠在銀河系外圍的 Din Djarin(又名 Mando 或曼達洛人)是一名我行我素的賞金獵人,但一切都由他遇上孩子古古(又名 Baby Yoda)而改變。

Din Djarin 原本的任務是帶古古去領取賞金,但在接連的冒險中,竟漸漸生出了父子情。同時 Din Djarin 也決心將古古留在身邊,拒絕將他交給邪惡的帝國殘餘勢力 Moff Gideon。《曼達洛人》雖然沿用了星戰的美學與世界觀設定,但明顯見到分別的,是它將西部牛仔的風格都加入在劇集之中。

Din Djarin 在險惡的星際間遊走,以手槍作為主要武器,俠士般的加上披風,連主題配樂都十足西部味。除了主線是與 Moff Gideon 對抗,Din Djarin 亦不時遇上不同的趣怪任務,大如為村莊清除怪物,小如為兩棲動物般的外星人運送卵子都有。在《曼達洛人》的世界,總沒有沉悶的一刻,也正是讓《曼達洛人》與別不同之處。

可愛角色古古賣萌,主角 Pedro Pascal 炙手可熱
《曼達洛人》由一開始已將一段不一樣的父子情,作為劇集的骨幹,因此兩位主角也自然成為劇集的賣點。可愛角色古古由一開始已吸引觀眾注意,有著像尤達大師般的外型,思想行為卻是個小孩子,因此就被稱為 Baby Yoda,可愛的舉動俘虜人心,難怪連劇中的鐵漢 Din Djarin 都被他融化。

至於飾演曼達洛人 Din Djarin 的,正是近年炙手可熱之智利演員 Pedro Pascal。在劇中他從不會除下頭盔與盔甲,觀眾都沒看過他的表情,只是憑動作與聲音去理解 Din Djarin 這個人。但 Pedro Pascal 仍然專業地將冷酷、擅戰、忠直、有情有義的 Din Djarin 演得傳神,深得觀眾喜愛。

其實 Pedro Pascal 自演過《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已深得觀眾喜愛,適逢這個月之中,他兩部擔任主角的劇集都大受歡迎,令其事業更上一層樓。除了《曼達洛人》,他於遊戲改編劇《最後生還者》(The Last of Us)中,同樣都與落難女孩演活父女情,讓他成為網民眼中的最理想爸爸!

Iron Man 導演 Jon Favreau 主理,創意與別不同
《曼達洛人》架構嚴謹、故事精彩,都要多得創作人兼編劇 Jon Favreau。 Jon Favreau 是電影《鐵甲奇俠》(Iron Man)導演,亦在當中飾演 Happy 一角。自從《鐵甲奇俠》的成功, Jon Favreau 就成為迪士尼不可或缺的重要創作人。經他之手的有《鐵甲奇俠》系列、 Marvel 復仇者聯盟系列等等。

當迪士尼決心發展串流頻道 Disney+,旗下的一大品牌「星球大戰」就交由 Jon Favreau 主理,並創作出《曼達洛人》這齣評價極高之作。老實說,「星球大戰」系列近年水準參差,不少作品都令觀眾大失所望。例如 Han Solo 個人作《韓索羅:星球大戰外傳》(Solo: A Star Wars Story)、劇集《歐比王肯諾比》(Obi-Wan Kenobi)等等都不達水準。

有指迪士尼 CEO Bob Iger 重新上任之後,希望將旗下幾個品牌大調整,重點是不再盲目追求數量,而是要重質素。Jon Favreau 作為迪士尼的信心保證,事實上也成功將《曼達洛人》打造成星戰迷與非星戰迷都喜愛的作品,亦因此劇集長開長有,來到第三季仍然魅力不減。

香港觀眾對星戰反應冷淡?《曼達洛人》能打破宿命嗎?
香港觀眾對於迪士尼旗下幾個品牌,尤以 Marvel、Pixar,甚至是 Disney 自家的製作動畫與真人電影,都有甚高討論度。偏偏,對於星球大戰這個系列,觀眾的熱情度則不如上述幾個品牌。筆者認為,原因在於「星球大戰」的背景複雜,加上比較陽剛味重,難以吸引女性與年幼觀眾。

《星球大戰》是大師佐治盧卡斯 (George Lucas)創作的宇宙觀,雖然在美國大受歡迎,但相比之下,似乎香港人對星球宇宙的題材沒有同樣的熱衷度。加上《星球大戰》背景複雜,正傳電影有 9 集之多,還未計為數不少的電影、劇集、動畫等等,要了解整個《星球大戰》的故事,絕對比想像中更難。

加上《星球大戰》本身的人設、美學比較陽剛味,機械人、電子、革命、洪荒世界等都對女性觀眾欠缺吸引力。回歸到《曼達洛人》的話題,其實作品算是非常易入口,對星戰零認知的觀眾都可以找到觀影樂趣,但同樣地,如果本身就對「星戰味」有抗拒感的話,《曼達洛人》即使口碑再好,都未必能成功打破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