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魅笑》影評 | 無故微笑令人心寒,讓人嚇破膽的上佳之作
最近有一堆人,滲透到 MLB 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比賽場地,動也不動地對著鏡頭微笑,非常詭異恐怖。原來是為宣傳新戲《魅笑》(Smile),而他們也是戲中的演員。電影宣傳已叫人心寒,電影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作為一齣恐怖片,《魅笑》的橋段與氣氛都上乘,讓身處電影院的觀眾多次嚇破膽。雖然萬聖節未到,但作為恐怖氣氛序章,《魅笑》絕對做到。

精神科醫生目睹病人笑著自殺,「笑」成為最大謎題
《魅笑》的故事算是簡單,一開始就見到由 Sosie Bacon 飾演的精神科醫生 Rose,因為目睹病人笑著自殺,開始招來橫禍,被詛咒死亡。一開始她都以為是因為病人有精神病,但她身邊卻開始發生怪事,見到恐怖現象與聲音,連她自己都要尋求精神科醫生的協助。《魅笑》拋出來的謎題正是:「笑」這回事究竟是甚麼?

每一齣恐怖片,都必須要一條「大橋」,就是要讓觀眾拆解的謎團。而成功的恐怖片,謎底往往都令人意想不到,像《孤疑》女主角的秘密、《恐懼鬥室》的主謀等等。至於《魅笑》,就當然是「笑」。這個笑是甚麼?為何看過人笑後就必須死?還是精神科醫生自己都患上了精神病?
(以下一段包含劇透,請斟酌觀看)

事實上「笑」的謎底,就是詛咒。惡魔無形無相,進入人體後就會令人在他人面前笑著自殺。而目睹他自殺的人,都會得到這個詛咒,成為下一個自殺者,一個傳一個。這個橋段雖然不算極為驚喜,但它設定了的守則總算成理。加上女主角以查案的方式,一層又一層地揭露事件真相,也帶出了懸疑感。

精神病還是真詛咒?Sosie Bacon 震懾演繹
《魅笑》的前半段,都在讓觀眾推斷女主角 Sosie Bacon 是精神病,還是被甚麼纏上,因此被詛咒。女主角 Rose 是整齣戲的命脈,當然極為重要。Sosie Bacon 作為著名演員 Kevin Bacon 與 Kyra Sedgwick 的女兒,還在建立自己的作品,在驚慄片作品更算少,單講名氣絕對不如 Vera Farmiga 那種「鬼后」。
更多熱門電影推介:《幸福入場券》兩大巨星火花四濺,看完後心情必定大好

然而,Sosie Bacon 的演出是令人意想不到的。Rose 一角由專業,變成疑神疑鬼,到後來更是眾叛親離,進入竭斯底里的狀態。她的情緒強烈地帶動了觀眾,與她一同進入那極為繃緊的狀態。因此觀眾也對她產生同情,極之希望她能擺脫死亡追捕,安安全全地度過難關。

除了 Sosie Bacon,其他主要角色都不算出眾,或許都是寫得較功能性,發揮空間不大。但值得一提的是最初那名女病人 Caitlin Stasey。她正是預告、海報中出現,也在棒球場上現身的那位女演員。她的「魅笑」是最為可怕、令人心寒的。電影讓人留下恐怖的第一印象,也是源自她。相信這位同時外貌亮麗的新演員,將來必有更多機會發展。

Jump Scare 突發驚嚇讓觀眾嚇破膽,鏡頭配樂運用出色
恐怖片的驚嚇方式,大致可分為氣氛推進,與所謂「Jump Scare」突發驚嚇。當然兩者都可以融合。至於《魅笑》,就較多使用突發驚嚇的模式,也是荷里活電影較為常用的模式。突發驚嚇講求鏡頭與配樂運用,而《魅笑》這方面做得不錯。

不單是在恐怖的場面,導演就連處理「空鏡頭」(影片中作景物或場面描寫而不出現人物)都有心思,其中有個簡單的一幕,當女主角的車子行駛時,上下鏡頭就倒轉,令人有一種駛往未知的感覺。還有女主角身處的城市,當怪事發生時,也會上下鏡頭倒轉,這些小細節都增加了懸疑氣氛。

《魅笑》在拍攝上運用大量人物正面超近鏡和超廣角鏡頭,近鏡會看到演員的細微表情,超廣角則會令人覺得「有事發生」。當疑神疑鬼的感覺在觀眾心中萌生,那就已經成功。導演 Parker Finn 的各種處理手法均相當成熟,難以想像這部戲是他作為新導演的第一部長篇電影作品,而且他更同時是編劇,實在前途無可限量。
(以下包含劇透,請斟酌觀看)

「笑」之恐怖感覺新鮮,惟結局稍為失色
《魅笑》以「笑」去營造恐怖感,非常有創意,原來笑都可以可怕,正顛覆了平常人的想像。當觀眾隨女主角一步步揭示真相,並跟她與惡魔正面交鋒,成為結局的高潮。講到尾,原來惡魔也是心魔,對方利用女主角小時候對媽媽見死不救的遺憾,用來打擊她脆弱的內心,從而打算佔據其身體。

不過《魅笑》這個結局,對比起前、中段部份就算失色。女主角與惡魔對恃,本來無形無相的惡魔竟然有真身。但真身一出現,恐怖感反而大減。都明白在畫面上考量,如由頭到尾都無形無相,是滿足不到某部份觀眾,因此將惡魔形象化,也能理解。

但最令人不解的,是一直幫助她的警員,去到尾像蠢了一樣。明明女主角是希望透過獨處,來避開將詛咒傳給下一個。但警員明知都要去找她,將她的計劃刻意破壞,確令人感到不值。不過對於結局之投入,都是緣於電影一直都讓觀眾有強烈的代入感,以這個角度看來,《魅笑》亦算是一部相常成功的恐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