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6 Jul 2023
現代人長期身處煩囂的石屎森林,人與大自然的關係早已變得疏離,尤其疫情這幾年,情況變得雪上加霜,無形間引發許多「都市病」而不自知。人類是從大自然演變的物種,唯有回歸天然環境,才能讓身體回到平衡的狀態,而近年興起的森林浴正是透過五感作渠道,與大自然不同元素及生命交流。

無條件被接納
易琪(Amanda Yik)一向都是戶外活動愛好者,但是在罹患癌症之後,以往所喜歡的遠足、馬拉松等具挑戰性活動不得不就此暫停,「當時我整個人的狀況非常差,掉很多頭髮,對自尊心、自我形象的衝擊很大。那時,大自然是唯一讓我感到舒服的地方,它不但讓我感受到生命力,更讓我覺得自己被無條件接納,它不會理會我是甚麼樣子、我是誰、經歷過甚麼⋯⋯那種歸屬感給予我很大力量。」

在復康期間,Amanda 在因緣際會下發現有關「森林療癒」(Forest Therapy)的文章,直覺驅使她接受為期半年的培訓,成為美國自然及森林治療嚮導及計劃協會(Association of Nature and Forest Therapy Guides and Programs)認證的自然與森林療癒嚮導。她自 17 年開始在香港推廣森林浴。「森林浴是指以增進健康和快樂為目的的方式體驗大自然的過程。森林浴(shinrin-yoku)本來是日本名詞,意思是讓自己沐浴在森林的氣氛之中,讓大腦充分休息。」

在 Amanda 眼中,大自然力量擁有神奇而驚人的力量,「人類本來是從大自然演變出來的一個物種,因此當我們重回本身最天然的環境,一些我們無法自主的系統,如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免疫系統才能協同運作,我們無需刻意做些甚麼。許多研究仍在探討箇中因由,但已有不少文章指高血壓人士多接觸大自然可降低血壓,或能強化免疫系統、抵抗力。」撇除科學解釋,Amanda 就着自己的親身經歷,認為「暫時離開生活壓力大的環境」亦是有效改善身心的原因之一。「短暫抽離才能給予自己空間喘息,讓身心獲得真正休息,身體上便會少了一些因壓力而引起的狀況,徹底放鬆過後才有力量再次面對日常生活。」
被囚的獅子
長期處身資訊爆炸的都市環境,精神難免容易繃緊之外,猶如「困在動物園的獅子」,五感逐漸變得麻木枯竭。「人長期在室內、人工化的環境,感官會變得沒有那麼靈敏,整個人會變得沒有活力。這種感覺雖然很無形,但它會影響一個人的精神狀況、心情或社交。」森林浴就能讓我們打開感官,重新與大自然,以及周遭的人和事連結。「除了五官六感,我們還著重內心的感受(Heart Sense)。森林浴以感官作渠道,與大自然不同元素、生命交流,這關乎我們是否能靜下來,留意到自己的感覺。眼睛看到甚麼、鼻子聞到甚麼氣味、手觸碰到甚麼質感,延伸至之後在分享環節講述自己的感受、注意到的細節,再多一重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交流。我們不是孤立存在,任何時候都與身邊的人、環境、大自然的生命、元素聯繫在一起,這種聯繫對身心健康很重要。」

從身邊着手
香港人出了名生活節奏急速,讓人沒有閒暇留意周遭事物,大自然卻以它的形式宣告,其實「它一直都在默默滋養着我們」。「當年颱風山竹令很多樹木倒塌,很多人在那時才發現它們的重要性,不單漂亮、可以擋太陽,更是社區的一部分。它見證着社區的轉變,甚至可能陪伴大家長大。那種連結十分細水長流,由每天接觸去累積。」香港雖然摩天大廈林立,然而想要接觸大自然,它就在觸手可及的地方。「大家只需慢下腳步,多留意周遭的地方,便會驚奇地發現身邊有很多可以接觸大自然的機會。不妨在經常出沒的地方,如回家、上班的途中,特意穿越公園、停下腳步留意身邊的樹木,漸漸便可以滲到與大自然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