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Space
精緻法國菜 X 極簡日本菜!3 大必試香港法日菜餐廳推介
BAZAAR TasteDining

精緻法國菜 X 極簡日本菜!3 大必試香港法日菜餐廳推介

Tracy Chan
BY Gloria Chung
  • 18 May 2024

你知道日本的國宴,大都是奉上法國餐嗎?一來因為日本菜多生食,怕接待的外國人吃不慣;二來是法國菜在日本文化歷史久遠,至今仍有着超然的地位。日劇《天皇の料理番》描述大正、昭和時期,天皇御廚秋山德藏克服文化差異,將法式料理帶入日本皇室的故事。19 世紀明治維新後,日本雖然引進西方的科技與社會制度改革,但西方料理的廚師大部分只在通商港口如橫濱、神戶,秋山德藏得去巴黎學藝,回國後成了天皇的御廚,他於 1923 年出版 1,600 頁的《法國料理全書》堪稱日本法式料理的聖經,為料理奠下基礎,加以系統化,並且呈現出自身特色,對於法國料理在日本的普及化有相當大的貢獻。法國菜和日本菜,堪稱世界上兩大料理,其規格嚴謹而複雜,兩大料理相遇,碰撞出餐飲界獨一無二的法日料理。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精緻法國菜 X 極簡日本菜!3 大必試香港法日菜餐廳推介

時至今日,日本的法國菜已經自成一格,基本上有幾大特點,第一是儀式感,法國菜精緻講究,頭盤主菜芝士甜品,自有一套規格。日本人對系統的執迷近乎信仰,法菜的系統讓日本人有規範可循。第二是季節感,法國四季分明,與日本如出一轍,兩國的食材和農產出色,料理上以突出當季食材為主調,大量利用本土食材。第三是減法,傳統的法國菜,醬汁濃郁,層次繁複,遇上極簡主義的日本菜,味道變清淡,以高湯的鮮味代替牛油的香濃。

精緻法國菜 X 極簡日本菜!3 大必試香港法日菜餐廳推介

法日菜不但在日本和亞洲區影響深遠,而且在歐洲亦闖出一片天,當年新料理 (Nouvelle cuisine) 的成功便受了不少日本影響,從 Pierre Cagnaire 的一盤多味,到 Joël Robuchon 的吧枱餐廳,盡見和風處處。當年的法國米芝蓮三星餐廳 L'Astrance 大廚 Pascal Barbot 也是泛日法菜的推手,把傳統的牛油忌廉成分降到最低,用上味噌、昆布和薑調味,輕盈的味道讓愈來愈注重健康的法國新一代也吃得甘之如飴。近年不少日本人在法國美食之都巴黎闖出名堂,巴黎最炙手可熱的餐廳不少都以日本廚師作招徠,米芝蓮三星餐廳 Kei for Kei Kobayashi 就由來自日本長野縣的小林圭領軍,他受到一套關於法國廚藝傳統的紀錄片啟發,跑到法國開展他的摘星旅程。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精緻法國菜 X 極簡日本菜!3 大必試香港法日菜餐廳推介

香港法日菜餐廳推介:ZEST by Konishi

前往法國學習料理的日本廚師不計其數,當中包括 ZEST by Konishi 的小西充。他曾在法國傳奇的米芝蓮二星餐廳 Le Taillevent 工作並創造歷史,成為首位日本籍副主廚。2015 年,小西充更獲法國領事館頒授騎士勛章,肯定他在海外推廣法國文化及美食所投入的努力。這位來自岡山的大廚於 2013 年來到香港,以行政總廚身份主理 Wagyu Takumi,餐廳開業短短一年便榮獲米芝蓮兩星殊榮,成為一時佳話。

精緻法國菜 X 極簡日本菜!3 大必試香港法日菜餐廳推介

以他為名的 ZEST by Konishi 於 19 年 8 月開幕,風格結合法國技巧和日本的食材與料理觸覺,兩者的平衡拿捏準繩,小西充笑說,除了媽媽,Joël Robuchon 和 Taillevent 當時的主廚 Alain Solivérès 都是影響他至深的精神導師,兩位名廚擅長調整細節,創造出讓人驚艷的菜式,對風味的層次與食材的運用極為執着,雖然是法國名廚,但對食材相當開放,即便使用亞洲調味如醬油也不拘一格,對他的廚藝育成深具啟發性。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精緻法國菜 X 極簡日本菜!3 大必試香港法日菜餐廳推介

對這位現年 49 歲的大廚來說,只有最好的食材,配上他紮實的法餐烹飪技巧,才能成就法日的美味—日本海鮮、澳洲鮑魚、來自 Common Farms 農場的蔬菜、本地優質平原雞等,始終如一的哲學令餐廳充開業至今,都保持米芝蓮一星殊榮。

EDITOR'S FAVORITES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精緻法國菜 X 極簡日本菜!3 大必試香港法日菜餐廳推介

香港法日菜餐廳推介:Rêveri

法國和日本料理的影響力無遠弗屆,如今已經遍地開花,香港有兩間新的法日料理餐廳,都以香港大廚掌勺。位於上環的 Rêveri 餐廳,大廚 John Law 17 歲入行,20 歲時在澳洲的藍帶烹飪學校畢業,「去到藍帶,終於明白真正的法菜是怎樣,他們對於細節的執着,叫我大開眼界。」John 憶述當時烹調鵝肝慕絲,同學的作品明明跟他一樣,但是其中一個步驟做少了,老師還就是不收貨。

精緻法國菜 X 極簡日本菜!3 大必試香港法日菜餐廳推介

「法國人執着技巧,日本人執着食材。」John 點出兩種料理的重點,Rêveri 的食材有一半都來自日本,主要是日本海鮮質素穩定,「食材新鮮,便不需要複雜的烹調,調味也盡量節約,避免法國菜的香濃醬汁,譬如有時候我會將法國菜傳統的牛油汁,以柚子醋忌廉汁代替,或者加入香葱汁,味道比較輕盈。」法菜技巧加上日本食材,便是 Rêveri 的骨幹。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精緻法國菜 X 極簡日本菜!3 大必試香港法日菜餐廳推介

香港法日菜餐廳推介:Ankôma

另一間同樣以香港大廚領軍的是 Ankôma,主廚 Frankie Wong 在香港土生土長,是烹飪界的後起之秀。他於 2020 年加入米芝蓮一星餐廳 ZEST by Konishi,隨後又在米芝蓮二星餐廳 Écriture 工作,受法國主廚 Maxime Gilbert 的指導,將法國菜的烹調技法融會貫通,與日本風味及優質食材完美結合,塑造出他今天的風格。

精緻法國菜 X 極簡日本菜!3 大必試香港法日菜餐廳推介

Ankôma 店小而精,只有 8 個吧枱座位,奉行日式廚師發辦風格,仿似坐於壽司店的板前體驗,與廚師的距離很近,除了可觀念廚師的烹調過程,滿足食客的好奇心,大廚也可親身解釋每道菜式的材料及製法,令你更明白背後所花的心思,體驗更完整,氣氛較一般 fine dining 輕鬆。

精緻法國菜 X 極簡日本菜!3 大必試香港法日菜餐廳推介

店名中的 Koma 在日文中有「最好」之意,代表以最優質、最精巧的美饌奉客。全新的春季嚐味餐單,以當季鮮甜海鮮為主角,打頭陣的是雪場蟹撻,配上雪利酒醋片及昆布薄片,鮮、酸、甜,掃走春天的悶熱,同時奉上的還有煙燻鰻魚和法式牛油麵包配上鵝肝慕斯,軟滑的鵝肝慕斯加上鰻魚的煙燻香氣,香濃豐郁,正好和酸香的雪場蟹撻作對比,可看出廚師對菜式次序的心思。主菜之一的魚子醬天使麵,正好展現 Ankôma 法日料理的靈魂,現場即煮的天使麵,軟硬剛好,剛好掛上白松露醬汁,配合魚子醬、海帶及清香的紫蘇花粒,無論在鮮味和香氣,都是非常高分的作品。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訂閱 Harper's BAZAAR 電子報了解更多生活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