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表現都要量化?乞人憎的 KPI
不去探究從哪時開始 KPI/ROI 等等的縮寫天天掛在老闆及上司的口邊,即使你並非從事銷售行業,由而家開始,你的主要工作表現都由一個可量化的基制評核,你加幾多人工,有無得升職,視乎你能否達到你的 KPI (理論上)。
不少員工 (尤其是在 KPI 制度前加入公司的) 對於突而其來的 KPI 會有莫明的反感,一來覺得這是公司進一步刻薄員工的行為 (差 0.2% 未達 KPI 所以人工無得加!),二來認為自己的工種並非全部可以量化 (用咗三日三夜响屋企度橋唔計,出來個 event 人流唔達標就係錯!)。
KPI 是否真的如洪水猛獸?

調整心態
上面提的是你看到KPI的反面,因為你忘記了去年上司在appraisal時給你的籠統評語—呢樣做得「唔夠好」,跟同事相處「未如理想」這一大堆好虛的形容詞,當你問及如何改善時,得到的答案是: 「做好?」。KPI 將公司和上級對你的期望和你的目標變得具體,大家有據可依。上司再不可以跟你說:「我唔中意呢個idea,所以今年升職你無份!」。

由於KPI對你的事業前途影響深遠,所以必須謹慎對待:
相關性
仔細看清你的KPI跟當日聘請你時的職能要求和範圍是否相關。如果你受聘為時裝買手,但KPI是提升銷售,你就要提出疑問。
若果涉及的工作是你不熟悉的,大可以要求公司提供培訓或資助你報讀相關課程 ,趁機裝備自己。
可實現的目標
你必須用心衡量以現有的資源,這些KPI是否可實現,action plan是甚麼? 所需時間? 需要怎樣的協助? 對於不少上司或老闆,KPI 是一個新concept,況且他們未必了解你的日常工作細節,所以好好商量溝通,是達致一個可實現KPI的好方法。
提升至下一步
KPI的目的不單是評核當下的工作表現,亦最好能為你作下一步發展鋪路 (今時今日做足本份並不能保証你升職加薪)。因此在檢視過自己的能力、資源和部門/公司的發展方向後,不妨提議一些新挑戰。
我成日講,世界轉變太快,很多舊有的制度或習慣會瞬間被淘汰,你一日要打工,一日就要抱開放的態度,不然,生活會好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