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應對市場環境轉變?「商業生態系」 趨勢下,企業必備的 4 大創新管理策略
由不同企業協作組成的「商業生態系」(Business Ecosystem),是近年不少公司推動成長發展的重要策略,知名企業如亞馬遜、蘋果、微軟等,都是眾所皆知的例子。企管專家指出,若要跨產業的生態系發揮作用,關鍵是讓「創新」融入企業管理之中,包括從公司文化、人才發展體系入手,讓組織成員透過新思維及處事手法,創造出新的價值,應對市場變化所需。

建立跨產業的「商業生態系」已成為當今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隨着新經濟時代的來臨,單一產業的公司已難以滿足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傳統商業模式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時,顯得愈加脆弱。因此,企業唯有跨越產業界線,與不同機構進行合作,才能有效整合資源,實現共同演化,以創造更大的價值並擴展在市場中的影響力。蘋果應用程式商店 (App Store)、亞馬遜的 Amazon Global Selling (AGS) 開放平台,以及全球大多數市值超過 10 億美元的獨角獸 (Unicorn) 公司,都是透過這種商業生態系形式營運業務。如要成功達致跨界互動與合作,企業的創新思維非常重要。至於如何實踐創新?專家表示,以下四大策略與推動新思維息息相連。

內部對創新有統一性
任何一家公司如要厲行創新,組織內部必須首先要統一取向,確保每一位成員都朝着共同目標邁進。而當公司在不同領域設定新方向或政策時,管理者與部屬之間應目標一致,釐清三大創新支柱:新穎 (Novelty)、實用 (Practicality)、對企業及客戶,以至社會帶來的價值 (Value Creation)。

新穎強調創意的獨特性和突破性,企業應積極探索未來的趨勢與技術,鼓勵員工提出新點子與創新方案;實用指透過行動落實創意,提升產品或服務的效能和用戶體驗;價值創造則是終極目標,因企業創新除了在於增強自身競爭力,還要為客戶和社會帶來實質的益處。除此以外,企業推行的培訓計劃亦要與創新策略宗旨一致,提升專業技能以外,還要培養員工的創新思維和團隊合作能力,否則,組織的整體創新能力將難以升級,甚至可能對改革形成阻力。

從企業文化着手,培養集體智慧
根據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 Scott Barry Kaufman 的理論,靈光乍現並不是一種天賦,而是可以透過環境的塑造與鼓勵來培養。因此企管專家再三強調,企業如要創造新的商機,需營造一個開放且「無毒」的職場環境,讓員工安心提出意見,增強團隊創造力,不僅有助於創新思維的產生,還能提升員工的滿意度和忠誠度。至於如何才能成功建立安全而開放的討論議題環境?專家認為,要訣在於包容多元意見,建立良好企業文化,當團隊成員感受到尊重和支持時,才會勇於發言,分享自己的見解和創意。

另外,管理層應多留意團隊成員的人格特質,如當個性內斂的人在會議上羞於表達己見,領導者便要換個方式,讓所有與會者踴躍發言,例如要求每位成員先以書面形式記錄對商討事項的看法或意見,然後在會議上進行分享。這樣除了能讓每位成員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意見,還能促進更深入的討論。當所有的聲音都被聽見時,集體智慧才得以成形,進而激發出更具創造性的解決方案。領導者還可以定期舉辦非正式的交流或團隊建設活動,進一步增進成員之間的信任感和親密感。只有在一個包容且鼓勵創新的環境中,企業才能真正釋放出員工的潛力,推動持續的創新與成長。

勇於承擔風險
哈佛商學院教授 Bill George 發表評論文章時提到,要創新就必要面對失敗的風險。而在通往創新的路上,跌跌撞撞反而有利企業的長遠發展。這些失敗並非終點,而是寶貴的學習機會。通過從錯誤中汲取教訓,團隊能以新的視角檢視自身不足,進而在制訂未來決策時,做出更明智的選擇。另一方面,亦可訓練團隊成員面對挑戰與壓力。Bill George 教授有一句至理名言:「七勝三負的戰績,好過一勝零負的結果。」換言之,企業管理者必須將「接受風險、接受失敗」變成企業文化一部分,經常鼓勵團隊,要抱持做實驗的探索精神,公司才可與創新接軌。

建立有效的人才發展體系
員工的創新除與企業文化關係密切,機構的人才發展體系也是另一關鍵。專家表示,企業選才時,不妨留意一下「新領」(New Collar) 浪潮,亦將焦點置於求職者的實際技能和能力,而非學位。根據《財富》雜誌的統計,全球 500 強企業的 CEO 中,只有大約 12% 是來自著名大學的畢業生,顯示高學歷並不必然等同於卓越的領導能力。在美國,不少大型科技公司,包括蘋果公司,招攬人才時,更看重的是他們的實際能力,包括觀察力、邏輯思維、多角度思考的創新能力,這些特質對於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趨勢至關重要,因為企業需要具備靈活應變的能力,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商業環境。相比之下,應徵者的學校背景或是否擁有大學學歷則顯得次要。因現時如要應對市場趨勢,建立有效商業生態系的話,選才時,與職能相關的實質價值,才是企業提升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營養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