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說紋身貼紙不能做出藝術感?專訪台灣女藝術家 John Yuyi 用自己身體做證

John Yuyi 曾被時裝品牌 Gucci 挑選為首位作新季網路專案合作的台灣藝術家。

對身體藝術的迷戀
生於社交媒體風行的世代,善於運用社交媒體帶來的除了是名氣,還有接踵而來的機會。John Yuyi 近年於各大國際媒體之間嶄露頭角,去年又登榜 Forbes "30 Under 30 Asia" 傑出藝術家。於網絡紅人芸芸於世的時代,用心經營才是於爆炸訊息中脫穎而出的關鍵。她選擇了特別吸引眼球的方式——不惜裸露自己的身體來拍照。她敢於裸露身體拍下照片,並上載至社交媒體,理論上就等如將自己的身體公告天下,對於身體的迷戀,Yuyi 說道:「身體是一個很顯眼又獨特,而又隨時隨地都在自己『身上』的東西。我本身對身體很着迷,因為小時候是由公公照顧,自己又很害羞,常常躲在公公的背後,對於他背後那些疤痕跟痣都印象深刻。自他過世之後我常想到關於他背後的一切,那時才驚覺原來他已經離開我了。後來看到別人的痘疤、臉上痣還有皮膚上的毛細孔,都讓我想起了親密的回憶。」那麼用自己身體創作的緣由又從何說起?她回答的有點風趣又真確:「其實因為成本有限,沒有甚麼資源,請不起模特兒,那就索性自己在家拍照。大家都覺得我很活潑,但是我寧可一個人默默的在工作,因為跟人家相處我會覺得頗有壓力。但又好像很怪,因為用自己的身體就應該是很放得開,但其實也會有點不好意思。」她說自己其實不諳藝術,但她認為身體的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兩者之間無法割捨。

John Yuyi 擅於在身體的不同部位貼上紋身貼紙來創作。

John Yuyi 說因爲資源有限,於是乎自己的手、腳都是她的創作媒介。

身體藝術就是要做得爽
John Yuyi 是愛自由的,喜歡不受局限的創作,雖然有些項目是和時裝品牌合作,但她說始終比較喜歡沒有主題,就是要做「爽」的。回想自己第一個創作,那其實是跟泳衣有關。Yuyi 說:「最初我是自己設計泳衣的,然後在網絡上賣,那時想做點宣傳,希望吸引別人到臉書按讚。」原來,最初的創作宣傳並不是她的本身,反而是她的泳衣。她續說:「於是就用自己背部貼滿社交程式貼紙來拍照,所以用這種方式來創作的由來都是很隨性。」開始了用自己的身體來貼紋身貼紙來創作之後,她的關注度在網絡與日俱增,接續創作所帶來的名氣,讓人覺得她是受益於社交網絡力量的一員,但細看 Yuyi 的作品,有的是幽默,而有的又帶點諷刺的意味,譬如說《The New York Times》、《The Face》等等,她說自己是個悲觀的人,很愛諷刺。她坦白的說:「看創作可能會覺得我是很 funky、很色彩的一種,但我其實是個負面,很愛諷刺的人。我覺得存在就是荒謬,談戀愛是荒謬,很多的愛恨情愁都是荒謬,人生得意義好像也沒有很多,但沒有說沒有生存的動力。」有了社交網絡,任何照片都像是沒有隱私,她用自己的身體來創作並「公諸於世」,但她說並沒有造成壓力:「至今為止也只收過一個男性的性騷擾訊息。我覺得裸體跟色情真的不一樣,很多人即使有穿衣服都讓人感覺很色情,但是我的創作從來都不是這個方向,大家都看得很自然,甚至不會影響過我的家人。」她以水來比喻社交網絡,她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社交網絡有絕對的好,但它也有絕對的壞。」

社交媒體各式各樣的標籤和按讚,也是 John Yuyi 的創作主題之一。
裸露不是色情
看了 John Yuyi 的拍攝作品,身體的每個部位也能夠用來創作,藉着貼上不同圖案的紋身貼紙,有些是貼在手的局部、有些是貼在腳上,甚至臉龐、全身、背部,她說不同部位都有不同意義。從她的作品中,看到她是一個為藝術敢於裸露的人,讓人疑惑用裸露的方式,到底是否會呈現出更理想的效果,她不忌諱的說:「在學時期是修讀服裝設計,對造型都會有注重要求。我覺得如果衣服是沒有辦法為造型加分的話,或是沒有一個適合這個主題的造型,無論是衣服、還是配件眼鏡等等,我寧願選擇一個乾乾淨淨的方式:裸露,我覺得還會好看得多。」對於她來說,身體皮膚就是最美的衣服,美的衣服誰都愛穿愛欣賞。更幸運的是,她擁有一幅天生的好身材,Yuyi 說從來沒有刻意為了保持身材而去鍛練,反而笑說希望有另外一個自己來跟自己一起工作,因為自己有嚴重的「不好意思病」,那就不需要麻煩別人。這位女孩子說自己很負面,但看來腦子裏其實充滿樂趣,直率又幽默。

注重造型的 John Yuyi 曾以一頭藍髮示人,更喜歡沒有規範的創作,甚至認為 Nike 的勾勾太神奇,放在甚麼東西上都可以很好玩。

在身體不同部位貼上紋身貼紙,看似平常又簡單,不過卻相當講求創意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