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合藝術與歷史的海邊「吳哥窟」!瀨戶內海藝術節必去犬島精錬所美術館

- 16 Mar 2019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2019 由中心藝術景點—— 直島美術館、豐島美術館揭開序幕後,不妨安排前往犬島精錬所美術館、風格 180 度反轉的行程。若以高松作為這趟跳島藝術的據點,要先坐船到豐島,在豐島再轉船才去到犬島。犬島,真的很偏遠;島上的犬島精鍊所美術館則近乎與世隔絕,但這座由建築師三分一博志與藝術家柳幸典合力建造的美術館,會帶給你強烈的歷史觸感,以及震撼的藝術體驗。
有趣的是,在島的另一端仍有小量民居,以及由星級建築師妹島和世主理的藝術裝置,曝露在日光之下。漫步在犬島,過去與現在、艱苦與安逸、幽明之間的落差,恰好是一趟人類發展的對照之旅。

具備歷史觸感的犬島精鍊所美術館
城市裏的美術館以白立方形式居多,犬島精鍊所美術館秉承瀨戶內海藝術節的共生與重生精神,由荒廢的鍊銅廠改建。鍊銅廠建於1909 年,啟用 10 年後因銅價大跌而停用,可是 90 年來一直維持完好,直至 2008 年改建為美術館。

鏽迹斑斑的犬島精鍊所美術館閘門
坐落海邊的犬島精鍊所美術館,入口閘門鏽迹斑斑,裡面是石材與礦渣磚頭堆疊出來的迷陣,保留數具高聳的煙囪,有完整亦有破落,泥土散發着礦渣與鐵鏽味(雖然已停用近百年!),附近的採石場,依然留下開採過的痕迹。

現代工業版吳哥窟
四周氣息,彷彿是一座現代工業版的吳哥窟,頗有廢墟的獨有美態。

體現三島由紀夫警世之言
犬島精鍊所美術館裡共有 4 個藝廊,分別展藏柳幸典的 6 項大型藝術裝置,大部分啟發自三島由紀夫給戰後日本人的警世之言,有反思工業高度發展的惡果,亦有對於戰爭的自省。

建築與展品完美配合
部分裝置配件甚至是三島由紀夫的遺物,出自其松濤之家。至於確實的內容,這裡不說穿,只道建築本身與展品配合得天衣無縫,能給予一眾觀者深刻與震撼的體驗,值得親身走一趟。

犬島精鍊所美術館的啟示
既然是一齣「現代啟示錄」,勸人珍愛自然,藝術館建築本身沒理由唱反調吧?建築師三分一博志的設計讓犬島精鍊所盡量回歸自然,充分利用猛烈的陽光作為能源,並透過煙囪效應維持建築物空氣流通,加上大量採用鍊銅廠遺棄的石塊與礦渣磚作為建築材料,使藝術館近乎自給自足冬暖夏涼,是一文明與自然互相依存的傑作。

妹島和世古董民宅改建「家計劃」
雖然犬島已失掉當年光環,不過在島的另一端,至今仍住了約莫 50 名居民,形成小村落,與妹島和世主理的藝術「家計劃」共存。犬島「家計劃」將人類的文明與自然渾為一體,包含藝術、建築、小島風景及居民生活,在上一屆,島上共有「A邸」、「C邸」、「F邸」、「S邸」「I邸」以及「中の谷東屋」六項計劃。
A邸:Yellow Flower Dream
2018 年重新建造的「Yellow Flower Dream」,是里約熱內廬著名藝術家 Beatriz Milhazes 的作品。她觀察了犬島的自然風光以及島民生活後,創作出這件色彩絢爛、能量滿溢的藝術裝置,給平靜的小島添上新節奏,刺激觀者對小島的想象。

A 邸:reflectwo
前「A 邸」出自近年冒起的藝術家荒神明香之手,她喜歡將生活中的小物加以層疊和排列,效果壯觀而具美感。手工拼貼花上下對稱,靈感來自河流的倒影,懸掛在毗鄰民宅的透明藝廊,賦予村落與民宅新景貌。

C 邸:Ether
C 邸是由屋齡 200 年的建築物所改建,藝術家下平千夏在偌大的兩層空間拉起水線(建築工程時標示水平線的線繩),比喻光線交疊的漂亮效果。

F 邸:Biota(Fauna/Flora)
曾製作大量雕刻作品的藝術家名和晃平,喜歡探索虛擬與真實、表皮與細胞之間的關係。他的舊作《Scum》就是將作品長期置於樹脂氣流中,使之在原件表層肆意膨脹生長,吞食原件本身,製造出不規則的表面質感,與圖中作品相似。

S 邸:contact lens
荒神明香累疊日常小物的作品,這次採用大小及焦點不同的圓形鏡片,鏡面能反映四周景色、宅第、甚至路人,以另一面向呈現村落風景。

遊覽犬島精鍊所美術館及家計劃資料
犬島上的藝術設施開放時間為上午 10 時至下午 4 時半(4 時最後入場);3 月至 11 月逢周二休館,12 月至 2 月逢周二至四休館,特別日子除外。

在犬島上吃午餐
遊覽人迹罕至的犬島,到底該如何解決三餐?通常遊客甚少在島上留宿,緊記趕尾班船!而早餐和午餐則可以去島上的數家 cafe 享用,最方便的是犬島售票處 cafe。該 Cafe 的外形是一家別緻小屋,面向瀨戶內海,坐在裡面午膳十分輕鬆寫意。Cafe 開早上 10 點至下午 5 點。休館日與犬島精鍊所美術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