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31 RESULTS
盛載情感的食物藝術!台灣藝術家郭于寧以蛋糕為載體 演繹心中「台味」
Art & Design

人一生與食物離不開關係,它除了能滿足口腹之慾,很多時候更會成為回憶與情感的載體。台灣藝術家郭于寧深明箇中意義,以台灣風土習俗為靈感,將所思所想傾注於食物藝術之中。

專訪 OWN Academy 創辦人 Natalie Chan:我們鼓勵學生嘗試和犯錯,因為失敗是成長的一部分。
BAZAAR at Work

不知從何時開始,教育與職業規範的界限漸行漸遠,莘莘學子在追求學分的旅途中,常常忽視了未來的無限可能。現今世代,愈來愈多人渴望擁有「多重身份」,身兼數職,而昔日所謂的「終身職業」已漸漸成為一種過時的理想。80 後教育家陳曉慧(Natalie)在亞洲父母的期望下成長,選擇了被視為「穩妥」的工程學專業,進入職場後卻意識到這條路並不適合自己。辭職之後,她勇敢地在各種不同崗位探索,明白到傳統教育體系往往限制了年輕人的想像力與創造力,故在 2016 年創立自由學園(OWN Academy),以實踐為基礎,幫助學生探索各行各業,激發思維,並引導他們以開放心態規劃未來道路。

專訪 Thirty30 Creative 及 Victoria Tang Studio 創辦人及創意總監 Victoria Tang-Owen: 凡事都是一體兩面,全在乎你怎樣看
BAZAAR at Work

進化,是為了生存,更是為了成為更好的人。Thirty30 Creative 及 Victoria Tang Studio 的創辦人及創意總監 Victoria Tang-Owen(鄧愛嘉)坦言,近 10 年前創業時「不知道想做甚麼」,經過不斷嘗試探索才摸清方向,現在專門為客戶提供品牌方面的解決方案。她開懷說「此刻正在做我感到開心的事」,而她當下所做的一切,實際上是為未來而做。

專訪 Art Basel Hong Kong 總監 Angelle Siyang-Le:「藝術」關乎人、熱情、人文、交流,能讓全世界每一個人、每一個行業聯繫起來。
BAZAAR at Work

長着一張東方臉的樂思洋(Angelle Siyang-Le)說得一口流利英語,打扮時尚有品味卻又滿有驚喜,充滿個人特色,渾身上下有種「東西薈萃」的感覺。身為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總監的她,分享 Art Basel Hong Kong 這道連接東西的橋樑,以及生活的藝術,實在最適合不過。

專訪 Neurum Health 聯合創辦人暨行政總裁 Megan Lam:只要有勇氣踏出第一步,然後慢慢就會有人跟隨你的腳步。
BAZAAR at Work

放眼現今世代,大家可以較開放地討論心理建康,然而在數十年前,大眾對心理建康的認知可以說是零。就在那時,年僅 12 歲的藍楚筠(Megan Lam)遇上了這個人生難題。在獲得專業幫助、撥開陰霾後,她立志投身心理建康領域。從幫己到幫人,一切彷彿是上天賦予她的使命。

專訪策展人林鈴:策展人是一道橋樑,將藝術帶給不同的人
BAZAAR Art

冠有 HART 總監頭銜的 Vera Lam(林鈴),工作依然離不開策展。在她口中「策展人是一個『講故佬』,也是一道橋樑,將藝術帶給不同面向的人欣賞,教育大家跟藝術品互動。」而她說的這個故事,關乎一件作品,一群人,一個社區,一個地方,一個時代的進程,大家也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