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工仔理財之道:埋堆與理財可以共存的
當我還年輕,加上身在璀璨華麗的雜誌行,我過了好大段「夜夜笙歌」、「燈紅酒綠」的日子,除了貪玩,想認識多些新朋友之外,也害怕不跟行裡最潮的人去最人氣的地方會被排斥或者被說閒話。不過,年輕也意味著收入不高,而偏偏人氣地方收費並不便宜!又或者,你老早已經給自己訂下一個儲錢上樓(or 旅遊)計劃,一分一毫非常小心……

Set budget
既然你知道公司文化是重視同事聯誼,除非你堅決想做獨家村,否則,你最好重新計劃你每月使費的分佈。 暫時未能開源,就唯有節流,但少買一對鞋換來維持工作上的良好關係是否值得?

或者,在你的其他社交生活上,有沒有一些無謂人、toxic friend 是你應該遠離?不如就趁這個機會,將時間和金錢用在更值得和正面的範疇上。

唔係只得食、買、玩
眾所周知,良好的人際係在事業上的確有不少幫助,而能夠和 team mate 或同行打成一片,可以令工作更順暢。然而跟同事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是否只有食、買、玩?還有甚麼其他方法表示你的友善和誠意?有甚麼其他 creative 的聚會 idea?話時話,次次都係去裝修出自甚麼甚麼名設計師,bar tender 拿過紐約甚麼甚麼大獎的 bar,其實又係咪不外如是呢?

重質不重量
無可否認,放工後和合得來的 team mate 外出飲飲食食是愉快的,基於經濟,你就要學習選擇精明。例如把「彈藥」留給重要的日子:同事生日,大時大節,或者大離 project 順利完成等。其他如 Monday blue 呀,頭先個會好無聊呀,雜誌推抵食自助晚餐等,則可以避免。從來重質不重量的溝通和交往比較令人印象深刻。

你作主導
這是一個一石二鳥的好方法:由你主動提議同事聚會的形式和地點,一來對個人支出有預算,二來亦表示你跟同事做 friend 的誠意。再者,關於社交經濟使費,有糾結的一定不單止你一個,若果你能夠提議一些好玩又性價比高的活動,大家會好感激你。

不妨老實
既然 team mate 都在一個友好的關係上,不妨在 lunch 或 pantry 沖咖啡時,「分享」一下的你有目標的儲錢大計,讓大家了解你不能每次出席團體食、買、玩聚會並非因為你高竇。胡亂編一些缺席的藉口,反而容易令同事反感,覺得你沒誠意和大話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