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氣多胃酸胃脹只因你不懂養胃!中醫為你解答養胃的迷思

- 21 May 2019
消化不良、有胃氣、胃脹、胃酸過多等等都是都市人常見的小毛病,要紓緩胃部小毛病不只要就醫,好好養胃更為重要。到底何謂養胃呢?就由中醫 App CheckCheckCin 創辦人兼註冊中醫師梁尹倩 Cinci EC,為大家解開養胃的迷思。

一起身就覺得反胃,頂住頂住,不停嗝氣,是什麼原因呢?
中醫理論認為,出現此情況多是因為飲食不節以及壓力問題,導致脾失健運、胃失和降而胃氣上逆。 吃東西過於性急的,又或是本身體質屬胃寒的人,多吃寒涼食物後,容易引起胃氣上逆,同時引起胃脹問題。這種情況要疏通胃氣才可緩解,多吃粥類等養脾補中的早餐,又或是每朝喝一杯以白米、紅米、薏米煲成的
薏米水,亦是健脾養胃的妙方。

米水(一人份)
材料:2 湯匙紅米 半湯匙白米 半湯匙生薏米
做法:材料洗淨,鍋內注入 800 毫升水,以大火煮滾後調細火煮 30 分鐘即可製成養胃米水。
1.3
CheckCheckCin
「朝米水」
$115
(
15
包)
材料:紅米、白米、生薏米
CheckCheckCin
「夕米水」
$115
(
15
包)
材料:紅米、生薏米、黑豆、黑芝麻

要養胃有什麼食物要避免呢
?
脾胃不好、經常出現胃脹問題的人尤其要戒生冷食物,別以為所謂「生冷」就是凍飲、雪糕等,其實沒有經過烹煮的蔬菜和肉類也是,如沙律、刺身,甚至果汁也是。另外,咖啡、牛奶、酒、辛辣、油膩和過酸的食物,山竹、蘑菇、芋頭、花膠、紅棗、雪耳等難消化以及寒性食物,豆類容易導致胃脹也不宜多吃。

中醫角度,胃不好會否影響其他器官?
是。中醫理論中有「脾為後天之本」之說,意思是自我們離開母體後,皆依賴脾胃把食物消化、吸收及轉化為營養予身體成長和濡養臟腑。所以說,養好脾胃才可以令臟腑正常運作。而且當脾胃虛弱,連帶皮膚狀態和體態也會受影響,所以要健康健美就要先養胃。

無論怎樣注食飲食,胃脹還是沒有好轉,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
茶療:百香果綠茶 - 幫助清熱消食開胃、潤腸通便。
用料:百香果果肉1茶匙,綠茶包 1-2 個、蜂蜜適量(1 人份)
做法:將百香果切半,以湯匙把果肉取出。杯子加入熱滾水,放入綠茶包,調入果肉及蜂蜜即可。
茶療以外,按摩以下一組穴位可以緩解胃脹,幫助消滯,起到養胃的功效。但要注意,位於腹部的中脘穴穴位,按壓不宜於飯後兩小時內進行。
1. 中脘穴:位於腹部,胸骨下端與肚臍連接線中點
2. 內關穴:位於手腕上,手掌向上,腕横纹上兩寸(約兩拇指寬)
3. 合谷穴:於手掌大拇指和食指虎口位置,可紓解胃痛及胃脹,亦可作脾胃保養之用。
做法:以大拇指指腹按壓各個穴位,大概 30 秒,以個人的耐受程度作準,局部有酸麻脹痛或泛紅為正常現象。

一不小心吃多了,有什麼方法可紓緩因太飽而引起的胃部不適?
輕微的飽滯感覺,泡一杯老茶或普洱茶、綠茶都能幫助消滯和減少胃氣,但情況嚴重的話如胃脹不欲飲食、嘔吐等,都是求診相熟註冊中醫師更為穩妥。
消滯茶療:麥芽谷芽茶
材料:麥芽、谷芽各10克、陳皮1塊切絲(3 ﹣4 人份)
做法:所有材料洗淨,鍋中加入 600 毫升水,放入材料,以武火煮至大滾後調文火煮 30 分鐘即可。由於麥芽有回乳的作用,哺乳期婦女不宜飲用。
功效:消滯理胃氣。紓緩消化不良及胃脹等症狀。

CheckCheckCin的山楂老茶,材料有山楂、茉莉花和高山烏龍老茶,有效消脂減肥,紓緩消化不良。
CheckCheckCin
山楂老茶
材料:山楂、茉莉花、高山烏龍老茶
功效:消脂減肥,紓緩消化不良

心情緊張或是壓力大時,就會有酸水情況,有什麼方法可以紓緩?
其實所謂「酸水」就是胃酸倒流,中醫稱為「溢赤酸」或「吐酸」。當人壓力大,就易有肝氣鬱結,導致胃氣不和,但吐酸分為寒性熱性,需要對症下藥才有效治癒。普遍來說,少憂慮,適時疏肝解鬱,喝有玫瑰、胎菊的花茶都會有幫助疏肝和養胃。
有助針對胃酸倒流的養胃茶療:
材料:五指毛桃 20 克、佛手 15 克、陳皮 1 角
做法:所有材料洗淨,鍋中加入 600 – 800 毫升水,放入材料,以武火煮至大滾後調文火煮 30 分鐘即可。
功效:疏肝養胃理胃氣。紓緩胸悶、胃脹、多痰等症狀。

要養胃,生活上有什麼細節要留意呢?
少思慮,定時飲食,少吃生冷、寒性食物,多吃米粥、米飯等正氣養脾的食物,都是養胃需遵守的飲食原則。由於胃經運行時間為早上 7 至 9 時,而脾經運行則在 9 至 11 時,想養好脾胃的人應早起,在這段時間吃暖的食物作早餐,溫暖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