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ic Meets Fashion, Vice Versa
Culture

Music Meets Fashion, Vice Versa

雖然時裝和音樂的互扣關係,互動發展了這長長數十年,已經不是新鮮事,然而兩者關係依然能繼續發展着,類似事件不斷朝朝代代交接發生,換一束新裝換一首新的背景音樂,依舊是最能令意識形態有所表達的碰撞;然而不得不提的是在近 10 年來,在當中加入的可能是多了攝影師和美術設計師的深遠影響,除了時裝和音樂兩者的配合,他們也佔上一個恁地鮮明的地位,左右三者的地位。

如今的時裝工業,已不再只是賣時裝那般簡單了,焦點反為轉移以 fashion show 為時裝愛好者製造一個場景,藉音樂去打破了衣服本身的有限表現力,將衣服所擁有的意義、知識、價值觀和文化態度,活生生帶到美藝愛好者的生活中。

以下是淺談當中數個頗有影響力的例子,當中性質、位置及形式各異,但同樣在當今美藝界創造了一股新勢力。

KITSUNE
成立於 2012年,如今已貴為首席法國舞曲廠牌和知名時尚創意服裝品牌!由 Gildas Loaec、Masaya Kuroki 和倫敦設計公司 Abake 共同創辦,Kitsune 的時裝風格以學院派與街頭打扮融合為主,很適合喜歡簡約和時髦並存的顧客個性,尤其追求 fashion detail 及質感的群族,更可以從中滿足所需。

首家專店位於巴黎;最初只是一個唱片廠牌,其後他們玩票性質和知名品牌 Pierre Hardy 合作推出 crossover 版彩藍皮鞋,結果只是這單單一款皮鞋已好評如潮;令他們決心把 Kitsune Music 佔地兩層的辨工室,一躍成為當年還未風行全球的服裝品牌 Kitsune 先鋒旗艦店!

他們隨後亦將分據點設在倫敦和東京,多家不同主題分店陸續出現。2008 年 Boutique 店設在東京澀谷區,主題為 "Impression of Nippon from Kitsune"。

而令他們舉世揚名可算是推出 Ivy League 系列和 Reporter 系列開始,加上價錢實惠,吸引力驟升,順利在時裝市場佔一席位。

在音樂成績上,真正讓 Kitsune 成為電子舞曲頂級廠牌的,是他們推出的《Kitsune Maison Compilation》系列合輯開始,不斷輯入未成名的新派電子音樂及 post punk 歌曲單位作品,往往選中優質作品之餘,更捧紅不少明日之星,系列至今已發行到第 15 集;有趣的是,系列推出 1 至 12 集後,便推出第 14 集,因為西方聽眾迷信 13 不詳之故!

而 Kitsune Fashion 在本地亦逐漸活躍,好幾年前連卡佛已開始引入,再傳來潮地灣仔星街亦有跡可尋。到了 2013-14 秋冬風行全日本,相信在港成寵兒亦指日可待。

M/M〈PARIS〉
由 Michael Amzalag 及 Mathias Augustyniak 所組成的法國 design label;他們 2 人是藝術學院的同窗好友,但 Michael 只唸了兩年便進入法國著名音樂雜誌工作,日漸認識更多音樂工業的朋友及打通設計同行的脈絡,這對於日後的設計歷程,大有優勢!

到了 1992 年兩位好朋友還是走在一起組成了 M/M〈PARIS〉;一年後已接獲 Yohji Yamamoto 的廣告設計工作,牽引出這 22 年來鋪天蓋地的影響力!雖然這 10 多年來,顧客觸及 Louis Vuitton、Givenchy、Hermesz……甚至近年的 Byredo 及 Prada;但其為音樂英雄製作平面及 visual 產品,才最令人欣然喜愛!

首先是 Madonna 的《American Life》Box Set,單看封面娜姐的女兵形象已令我再次向近 50 的她,重新喜好,再看內裡 Box Set only 的大海報,大大小小的娜姐在翻筋斗、起飛腳,立時叫人停不了的上網 search M/M〈PARIS〉為娜姐今次合作的有關一切!

相信本地年輕一輩對這個設計 2 人組最津津樂道的,一定是 5 年前他們應邀為本地大型時裝集團 I.T 的 20 周年紀念,所設計的一系列平面及視覺效果!

然而最值得一提是 10 多年來長期合作無間的 Bjork,曾要求他為其設計一朵花作為 symbol,結果 2 人呈上一頭簡單線條的鴨仔,Bjork 及有關方面完全沒有異議,照用無誤,2 人的設計理念和威信,可見一斑。

HEDI SLIMANE
Saint Laurent Paris 的 Hedi Slimane,與倫敦 Indie Rock 界別的交流甚頻,兩者互扣,為人所津津樂道。

Hedi Slimane 挑起的 androgyny、slim look、dress-up,以及大量取材自 Indie Rock scenes的設計概念,對近 10 年 indie rock music 本身及其打扮有着無可否決的貢獻。

他把前 The Libertines 樂隊的主唱兼名模 Kate Moss 的情人 Pete Doherty 一手捧成為 fashion icon;像 These New Puritans、Razerlight 等寂寂無名的 indie band 也因而嶄露頭角。

改寫男裝歷史的 Hedi Slimane,以孱弱的男孩模樣重新定義男裝模式,瘦小的害羞男孩成為新年代主角,中性的服裝令很多仰慕 Hedi Slimane 的女性也穿設計的男性服裝,模糊了性別,重新演繹無性別服裝性別,符合了某些中性打扮的獨立樂團意式,相輔相承。

REI KAWAKUBO
早年她全面接收 80 年代英倫 New Wave 音樂發展出來的黑白 2 tone 文化,格子、學生服、制服、英國旗、蒼白 make up,川久保玲全部接收,沒有跟隨潮流氣候,這好幾 10 年來,以 anti-fashion 手法設計系列,面對歐美 hi- end fashion,態度與作風完全相違,更令安特衞普六子(The Antwerp 6+)Ann Demeulemeester、Dries van Noten、Walter van Beirendonck、Dirk Bikkembergs、Dirk van Saene 、Marina Yee 封她為偶像。

然而近年舉動開始偶一為之的 down to earth,將 the Rolling Stones 樂隊的伸舌頭logo溶入整個系列,令此 logo 在音樂迷以外的大眾化市場流行至今,近年又 crossover 60 年代首席英國樂隊 The Beatles,以 Apple Record logo 印蓋在各大產品上。

RAF SIMONS
也是將音樂美藝和時裝拉在一起的設計師。他的個人第二季男裝,以英國變色龍 David Bowie 為啟發對象。之後又把 Depeche Mode、Kate Bush、The Cure、Kraftwerk 及 Joy Division 對 Raf Simons 的影響帶入設計中。

如很多現在很竄紅的設計師一樣,Raf Simons少年時代正浸淫在 Post Punk 時期,Joy Division 樂團,和設計師 Peter Saville 的平面作品均是 Raf Simons 至今的靈感源泉。「我不想只是發表我的衣服,我還要發表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音樂就是他最重要的記憶。

TAKAHIRO MIYASHITA
前 Number (N)ine,今天 Soloist 的宮下貴裕則一直在 rock heroes 如 Kurt Cobian 和 Axl Rose 身上尋找新靈感。Number (N)ine 品牌名稱亦取自 The Beatles 樂團著名歌曲,由街頭打扮品牌耀升上國際品牌,但卻在 2009 年宣布結束品牌,並拋下一句:"When you're finished changing, you’re finished."

JUN TAKAHASHI
Undercover 的高橋盾則索性將 70 年代的德國電子搖滾先鋒 Klaus Schulze、低調死亡派的 Joy Division,及前衛先鋒 "CAN" 的音樂像徵附諸在服裝上。此外還推出印滿紅色 "CAN" 字樣的銀包等等陸續有來和前膽音樂掛鉤的出品,盡顯個人品味與從聽覺而來的靈感取向。

ANN DEMEULEMEESTER
Ann Demeulemeester 的男服大部分靈感取自 Punk Rock 教母 Patti Smith,而在 catwalk 台上亦使用她的音樂的同時,也出人意表地把 Patti Smith 真身請上了 catwalk 台上,代言男裝。

FANTASTIC DAY
III- Record 旗下的一隊本地清新樂隊,和這間公司旗下的其他名字如 The Yours 及 murmur 一樣,他們早在宣傳照巳愛穿英國品牌 Fred Perry,相信和他們的音樂英雄習慣穿這英倫老牌有關。

而事實上亦得到 Fred Perry 正式的贊助;此外美國品牌 Thom Browne 與香港 Joyce 的合作企劃,亦選用了 Fantastic Day 的歌曲,而網上群組 who are invited 亦都選用了他們的歌曲作為 fashion video 配樂,帶起了 Fantastic Day 的音樂形象。

OTHERS
而 catwalk 台上的音樂,更普遍反應了音樂對設計師的影響,幾年前,80 年代時裝復古風疾吹的時候,各 hi-end 品牌的 catwalk 台上的音樂也以 80 年代電子音樂播放,因為絕大多數時裝迷,同時也是音樂的消費者,又或互相影嚮,所以兩者得以水乳交融!

另一部分,對自己的設計更具野心的設計師,則絲毫不理睬音樂潮流,他們完全從個人的審美取向出發,卻往往寫上時裝魔法新一篇。

最直接是大眾服裝品牌 Uniqlo 近年也將德國爵士名廠 ECM 的經典唱片封面,以及英國電子音樂品牌 ZTT 的樂隊封面印上 t-shirt 上,以相宜價位推出,讓此有意思的玩兒得以廣泛傳遞。

更多音樂文化專題:
淺談韓流:韓星是怎樣煉成的
節慶主題音樂 10 選

更多相關專題:
《Dior and I》紀錄片首映
Saint Laurent 經典重現

EXPLORE MORE
訂閱 Harper's BAZAAR 電子報了解更多生活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