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年拒絕失控情緒:學校沒教的情緒急救術
跌倒受傷時我們懂得為自己貼膠布以防細菌感染,但當心理受到傷害時, 心理學博士 Guy Winch 發現,大多數人不去修補之餘,更愛在自己的傷口上灑鹽 。其實人人都會經歷孤獨、失敗、被拒絕的時候,將自己放在不斷「重覆自責」的無限 loop 中,只會令小傷口變得更大更深。2018,要學識情緒急救術,做個身心靈同樣健康的快樂人。

拒絕杏仁核綁架
人的大腦很複雜,運作亦很奇妙。我們的情緒主要由杏仁核(amydgala)掌管,當人在憤怒、悲傷、焦慮、恐懼時,杏仁核會變得十分活躍,而阻礙大腦理性部份的運作,這時候,人會受情緒操控,腦裡容易充斥著一些不理性的想法。

所以明明可能只是一件小事情,例如被老闆責罵工作出了小錯誤,當怒火或內疚感產生時,杏仁核便會成為大腦話事人,讓人跌入負面情緒的狀態中,腦中亦會出現一些誇大了的負面想法,「我無用,老闆一定不會升我。」或是「次次都針對我,他一定不喜歡我!」等,這些不由自主的想法,會令情緒變得更加低落。

轉移視線
當發現自己的大腦被杏仁核控制時,心理學家稱它為「amydgala hijack」,要阻止情緒失控的狀態出現,首先要學識轉移視線。當我們去做另一件事時,因為會應用到大腦其他區域,而減低了杏仁核的活躍度,情緒便會慢慢平復起來。

所以,以後遇到情緒爆發時,立即離開案發場地,專心做另一件事,例如去 pantry 沖杯咖啡、或是到樓下走走,都可以令心情變好。

ABCD 急救術
臨床心理學經常會用「ABCDE原則」來紓緩負面情緒。原理是負面思維者,會對不愉快的事情(Adversity)感到「無助」,進而形成負面信念(Belief),而且認為無論遇到甚麼事情,最後都走向壞結果(Consequence)。

所以在這個候,我們要懂得在思考廻路中加入兩個步驟:反駁 (Disputation)與激勵(Energizing),便可以將負面轉化成正面。

情景一:「佢又鬧我,成日發我脾氣。」
反駁:他的性格就是這樣,人人都會鬧,並不是針對我。
激勵:我下次會做得更好,令他沒有機會鬧我。

情景二:「我今次又衰咗,註定我係唔得。」
反駁:一次不代表永遠,愛廸生都經歷過千次失敗,先發明到個電燈泡。
激勵:今次不是失敗,只是讓我知道下次怎樣可以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