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五月藝術節 2023 舞蹈節目創作人專訪:以動作、肢體感受生命的美好與力量

- 26 Apr 2023
繼 2023 年在倫敦首辦後,Dance Reflections by Van Cleef & Arpels 舞蹈藝術節今年與法國五月藝術合作,首度將整個藝術節移師香港舉行。Van Cleef & Arpels 舞蹈及文化項目總監 Serge Laurent 說:「力量和動作都是編舞藝術的的基本要素,舞蹈編寫有賴於身體的創造力(creative energy)。」透過動作、肢體和空間等不同藝術語彙,表演者或創作者能跟觀者進行對話交流,儘管當中的訊息往往只可意會未能言傳,我們仍能從中感受那份美好與力量。BAZAAR 邀請到是次舞蹈節背後的大腦跟大家分享創作背後的細節。

舞蹈是 Van Cleef & Arpels 所珍視的靈感泉源,自 Claude Arpels 與著名編舞家 George Balanchine 於 1967 年創作了史上首齣完整抽象芭蕾舞劇《珠寶》起,品牌更是大力推動舞蹈文化發展。說到珠寶和舞蹈的共通點,品牌 Managing Director Julie Clody Medina 表示:「自品牌於 2020 年推出 Dance Reflections 標誌着我們與舞蹈世界的長期聯繫和延續,以及進一步承諾將品牌的價值觀:創作、傳播和教育,融入到對當代舞蹈藝術家及機構的支持和合作中。」

Van Cleef & Arpels 曾推出不 少以舞蹈為靈感的珠寶。

Serge Laurent 指藝術節將完美詮釋每一種無法形容的感受和力量,「Gisèle Vienne 的《Crowd》伴隨着以錄像的當代代碼為基礎的 techno music,編舞引導舞者的力量,將其轉化為永恆的動作,在慢動作和意想不到的加速之間交替,有時亦會把動作反向重做。」

Serge Laurent 形容:「Katerina Andreou 以《BSTRD》將我們帶到平靜的舞台前,除了黑膠轉盤外空無一物,讓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聲音上。」

「在《Passages》中,Noé Soulier 開發了一種與空間相關的動作語彙,並受到日常生活中最直接的動作所滋養,如抓握、投擲、捕捉或摩擦,產生結合原創力量和細緻的舞蹈片段。」Serge Laurent 說。

Van Cleef & Arpels 舞蹈及文化項目總監 Serge Laurent

藝術節的舞蹈演出分佈在香港不同場地進行,Serge 指舞蹈不但是動作的藝術,也是空間的藝術。「編舞者為劇院舞台,以及激發他們靈感的其他類型空間而創作作品。當代舞蹈與視覺藝術有着歷史淵源,博物館和畫廊是編舞者常用的地方。因此,在 M+ 呈現 Ola Maciejewska 的作品以及在 PMQ 呈現 Noé Soulier 的作品應該相當合適。」

「一些為公共空間而創作的作品能自然地適應和重塑,這為喜歡通過整合限制來面對空間的藝術家賦予極大自由,如 Rachid Ouramdane 的《Les Traceurs》就是如此,他將在西九文化區的藝術公園演出。」Serge 說。

場地的多樣性能讓演出以較輕鬆的方式展現,然而許多人覺得舞蹈較其他表演藝術抽象難明,Serge 認為這涉及整體當代藝術。「若我們認為藝術是一種語言形式,藝術家的才能就是發明新的形式和文字。想像一下 19 世紀末,公眾發現印象派或幾年後的抽象藝術時的驚訝,而今天這些作品已存在於每個博物館之中。在歷史上任何時候,藝術家都面臨着這種理解和解釋的挑戰,今天的現代舞亦是如此。」他建議大家應放下「為甚麼」的想法,不要先入為主,才能自由地觀察和思考舞者的存在和動作,並覺察自己的情緒和感受。

編舞家 Ola Maciejewska 認為舞蹈是最奢侈的藝術形式,因為它涉及動作、時間和精細。今次她帶來《Bombyx Mori》和《Loïe Fuller:Research》兩項作品,同樣從著名舞蹈家 Loïe Fuller 的《蛇舞》出發,她希望探究這經典舞蹈在 人們的集體記憶中所留下的痕跡,並探索人們觀看時的方式和內容。

Ola Maciejewska 又指《蛇舞》對她的影響是分析多於感性,「每種舞蹈 都有其規則,而蛇舞的規則創造了一些特別的東西,它不像我所知道的任何其他舞蹈。要啟動蛇舞的結構,你要想像自己的身體被這種特殊的舞蹈結構所伸延,有很多事情要同時兼顧,關鍵是一心多用和耐力。這絕不是說要放棄或制定 plan B,而是關於動作的優先次序。」

另一位編舞家 Christian Rizzo 所帶來的作品《Sakinan Göze Çöp Batar》自 2022 年首演至今,不過他指這作品的結構和舞蹈 10 年來並沒改變。「當然,改變了的是詮釋這作品的舞者 Kerem Gelebek 的身體感受。每場表演都留下了記憶,豐富了之前的表演,演繹得更細密、更成熟。我們當時對Kerem 的移民概念和自我流放的感覺產生疑問,可是地緣政治的現實(尤其是在地中海地區)到今天已不盡相同,如今流亡和移民湧入已成為社會核心問題。作品中富含詩意的辛酸已經與更顯而易見的政治問題融合一起。」

Christian Rizzo 以往曾多次來港,被建築和美食深深吸引,「我也喜歡這活力,同時又能找到平 靜和沉思的地方。香港島上的自然環境,尤其是海洋,以一種特殊方式與身體相連。過去幾年,我亦有機會結識一些非常友善的人,他們堅定地 致力於當今的藝術實踐。我喜歡那種身處現代、面向未來的感覺,卻又仍然堅守着某些傳統力量。」
欲知更多舞蹈節目詳情,請瀏覽:https://www.dancereflections-vancleefarpels.com/en/hong-kong
卻知其他法國五月精目,請瀏覽:https://www.frenchmay.com/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