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Space
將香港街頭化作歌劇舞台!Sophia Hotung 以藝術記錄日常,捕捉城市的韌性與活力
Art & Design

將香港街頭化作歌劇舞台!Sophia Hotung 以藝術記錄日常,捕捉城市的韌性與活力

何東家族第五代後人何慧恩(Sophia Hotung)以一系列模仿《紐約客》(The New Yorker)封面的插畫《The Hong Konger》意外開啟藝術生涯。這位歐亞混血藝術家透過 iPad 創作的數碼作品,除了記錄香港的城市記憶以外,更成為她重新定義身分認同與生命意義的載體。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將香港街頭化作歌劇舞台!Sophia Hotung 以藝術記錄日常,捕捉城市的韌性與活力

2020 年聖誕節,因 7 種自體免疫性疾病而長期臥床的 Sophia 收到母親贈送的 iPad,原本只是為了打發時間而學習數碼繪畫。受到《紐約客》雜誌封面啟發,她開始創作以香港為背景的插畫——將美國公寓變成蘭桂坊,將布魯克林大橋公園轉化為彩虹邨,紐約街頭的報攤成為香港街角的報紙檔。

將香港街頭化作歌劇舞台!Sophia Hotung 以藝術記錄日常,捕捉城市的韌性與活力

這些原本只想與朋友分享的 Instagram 作品意外獲得廣泛關注,3 年內迅速發展為個人展覽、出版計畫和藝術事業。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將香港街頭化作歌劇舞台!Sophia Hotung 以藝術記錄日常,捕捉城市的韌性與活力

面對慢性疾病帶來的身體限制,Sophia 發展出獨特的創作哲學。「不需要跟病魔鬥爭,要做的是接受,然後思考在有限的範圍內,我可以做些甚麼。」

將香港街頭化作歌劇舞台!Sophia Hotung 以藝術記錄日常,捕捉城市的韌性與活力

在病榻上的創作過程中,她發現自己「能靈活移動的只有兩顆圓圓的眼珠」,這種受限的視角反而讓她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她將這種獨特觀察轉化為圓形構圖的《樂舞都會》系列,將香港街頭化作歌劇舞台,展現城市中每個人都是表演者的生動場景。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將香港街頭化作歌劇舞台!Sophia Hotung 以藝術記錄日常,捕捉城市的韌性與活力

《The Hong Konger》和《樂舞都會》系列不只是個人藝術表達,更成為香港城市記憶的視覺檔案。Sophia 以其獨特視角捕捉香港的韌性與活力,每一幅作品都承載着她對香港的深情觀察,無論是繁忙的茶餐廳、擁擠的港鐵車廂,還是維港夜景的璀璨燈火,透過《The Hong Konger》,她將個人經歷與集體記憶連結,為香港創造了一個既親密又普世的視覺語言,記錄了這座城市在變遷中的不變情懷。

EDITOR'S FAVORITES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訂閱 Harper's BAZAAR 電子報了解更多藝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