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越時空的對話!攝影師 Greg Girard 呈獻「HK:PM」項目,將昔日香港投射於維港天際線
加拿大攝影師 Greg Girard 以獨特視角捕捉香港城市變遷,從 1970 年代末開始記錄這座城市的獨特夜色與未受注目的空間。他的作品不但見證了香港數十年來的演變,更在 M+的「HK:PM」投影項目中,讓過往影像重新投射在維港天際線上,形成跨越時空的對話。

Girard 對「不美好」的事物,以及城市過渡空間的迷戀,源自一種「為自己尋找獨特視角」的渴望,而這些被大眾忽視的邊緣地帶,成為他攝影創作的核心主題。1986 年,他在啟德機場拍攝飛機時意外發現九龍城寨,「我的第一反應是:在現代香港怎麼可能存在這樣的地方?」

經過最初的震撼與着迷後,Girard 開始意識到外界對城寨的所有傳聞並不完全真確。儘管這裏有其危險之處,但他在拍攝期間發現城寨是「一個『垂直式』的村落,居民以尋常不過的方式在努力地生活:打工謀生、照顧孩子和家人」。

Girard 曾說:「香港的夜晚以其他地方所沒有的方式活着。」他指的不只是所謂的夜生活,更多的是指一家大小在霓虹燈映照下的街道上,出遊至深夜才返家。這種獨特的都市能量,徹底改變了他對夜晚的理解。「它開啟了更多晚間景象的可能性,我開始試着在世界各地的其他地方也看到這一點。」細看人工光源是如何照亮城市的夜晚,再透過長時間曝光拍攝那些甚少被視為傳統「夜景」的畫面,成為他終生迷戀拍攝夜色的起點。

最近在 M+ 外牆的「HK:PM」投影項目中,Girard 將自己 1970 至 90 年代的香港作品重新投射在城市天際線上,他形容這種感覺「相當不真實」。這些照片大多拍攝於他成為職業攝影師之前,連結着一個更早的時代。「那時候沒有人能夠如此輕鬆分享照片或其他任何東西,那是互聯網以前的時代。那時候只有我和香港。」這個跨越時空的投影項目讓他感到,「現在有點像人們看到了你腦海中當年的夢想。」透過 M+ 的巨型投影,Girard 過去的記錄成為現在的風景,而現在的觀看又重新定義了過去的意義。

Girard 如今定居家鄉溫哥華,遙望香港的持續演變,他認為最大的變化是世代的演進。「現在這一代年輕人在各個層面都關心着香港。」儘管城市面貌已大幅改變,但他透過鏡頭記錄的那個香港——夜間的活力、邊緣的真實、轉型的複雜⋯⋯仍然是理解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視覺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