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貝曼:造夢大師》史提芬史匹堡半自傳故事,電影大師致光影之情書
Culture

《法貝曼:造夢大師》影評|史提芬史匹堡半自傳故事,電影大師致光影之情書

殿堂級導演史提芬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這名字,相信無人不曉。然而今個聖誕,他帶來的卻是最個人、最貼身的半自傳作《法貝曼:造夢大師》。戲中的小男孩,其實就是他自己的化身,由他怎樣接觸與愛上電影,到加入成為電影業一員的經歷,幻化成這部作品。尤其喜愛影后 Michelle Williams 對其母親的演繹,絕對可以問鼎奧斯卡獎座。喜歡電影、喜歡大師史匹堡的影迷,絕不容錯過。

大導史匹堡的半自傳,對電影濃濃的愛

大導史匹堡的半自傳,對電影濃濃的愛

史提芬史匹堡這個名字,即使是對電影不熟識的人都聽過,何況是影迷呢?大導每部推出的作品,必定會成為熱話,然而今次他帶來的新作,卻有點不同。《法貝曼:造夢大師》(The Fabelmans)是一部寫實感極重的半自傳式作品,戲中的小男孩 Sammy,其實就是他自己。

《法貝曼:造夢大師》由 Sammy 的童年講起

《法貝曼:造夢大師》由 Sammy 的童年講起,講述他的父母第一次帶他入戲院看電影,從此這個男孩就對拍攝、電影瘋狂迷上。這個孩子想得到火車作聖誕禮物,但原來他是想重現電影中撞火車的一幕,結果在媽媽的鼓勵下,他開始用家中的攝影機拍下這一幕,開啟了他的「導演」之路。

《法貝曼:造夢大師》以主角對拍攝的追求作主線

《法貝曼:造夢大師》以主角對拍攝的追求作主線,則寫的其實是他的成長故事。電影借他強逼妹妹們演戲做主角、為父母拍攝家庭生活片段等為副題,其實同時在講述 Sammy 這一家人,怎樣成為他追求追求的影響。在電影中的每一處,都可以見到史匹堡對電影濃濃的熱愛,引領觀眾走過他最心底裡的秘密與經歷。

特別喜歡他在高中時期,拍攝畢業旅行的一段戲

特別喜歡他在高中時期,拍攝畢業旅行的一段戲。Sammy 去到新學校,其實是被同學欺凌,但他就承擔起紀錄畢業旅行的拍攝重責。結果在他的鏡頭下,欺凌他的同學,竟然成為了英氣十足的「英雄」,讓全場同學為之傾慕。Sammy 為何「以德報怨」?原因是他忍不住要將這個「故事人物」講好,在用鏡頭說好故事與私心之間,他選擇了前者。這也解釋了為何史匹堡是個影痴,因為他對電影的愛勝過一切。這件簡單的事,就已經確立了他的價值觀與人生。

Michelle Williams 光茫四射,史匹堡淘心傾訴父母故事

Michelle Williams 光茫四射,史匹堡淘心傾訴父母故事

戲中飾演 Sammy 的是新人 Gabriel LaBelle,但最令觀眾留意的,當然就是飾演他父母的 Paul Dano 與 Michelle Williams 了!在 Sammy 的拍攝人生中,其啟蒙就是其父母。在二人的鼓勵下,Sammy 才能勇敢地追尋自己的夢想。但看似幸福的一家,其實藏了暗湧,他的父母最終離婚收場,對 Sammy 造成不少衝擊。

HOT OFFER
史匹堡的父母確實在他青少年時代離婚了

事實上,史匹堡的父母確實在他青少年時代離婚了。而史匹堡也講過,因為他的父母現在已經離世,他才大膽在電影中講述二人的故事。戲中飾演其父親的 Paul Dano 是個老實的電子工程師,與藝術家母親絕不相配,二人的分歧也漸見明顯,令父親的好朋友乘虛而入……

戲中的 Michelle Williams 熱愛演奏鋼琴,但為子女甘心放棄夢想

戲中的 Michelle Williams 熱愛演奏鋼琴,但為子女甘心放棄夢想,如現實中的史匹堡媽媽一樣。而 Michelle Williams 正好演繹了「藝術家」接近瘋狂的神經質,與在責任及愛好間的拉扯。觀眾與主角一樣,都對媽媽又愛又恨,這一方面 Michelle Williams 亦算做到,但就似乎放大了神經質一面,讓觀眾對她少了一份同情。

Michelle Williams 最出彩的一刻,相信是她在家人露營時

Michelle Williams 最出彩的一刻,相信是她在家人露營時,即興在大家面前跳舞的一幕。她的心之所屬是藝術,憑藉一支舞,完全表達了她的熱情所在,該段戲沒有對白,但卻令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當然,這也成為了 Sammy 拍攝的其中一個珍惜片段,反映了家人對他的攝影之路何其重要。

致敬荷里活舊電影,大衛連治大師級客串

致敬荷里活舊電影,大衛連治大師級客串

史匹堡成長於 50、60 年代,正好是荷里活電影開始蓬勃發展的時候。戲中特別講到他是西部片大師尊福(John Ford)的粉絲,而現實中,史匹堡亦當然是個狂迷。尊福的《雙虎屠龍》(The Man Who Shot Liberty Valance)、《飛渡關山》(Stagecoach)、《美國的大地》(The Grapes of Wrath)與《搜索者》(The Searchers)等,均對史匹堡造成深遠的影響。

史匹堡特意邀請了大師級導演大衛連治(David Lynch)客串

史匹堡特意邀請了大師級導演大衛連治(David Lynch)客串,飾演尊福,並還原他年輕時的真人事事:他親身見到尊福,對方滿身酒氣地吸著雪茄,還滿面唇印。但尊福短短幾句,便「點醒」了史匹堡何謂藝術,亦令他獲益良多。這也成為了《法貝曼:造夢大師》的結局,就是那位充滿夢想的年輕人,就是今天的大師史匹堡。

史匹堡捨棄娛樂片回歸初心,能得到觀眾的欣賞嗎?

史匹堡捨棄娛樂片回歸初心,能得到觀眾的欣賞嗎?

觀眾認識史匹堡,大多都是因為娛樂大片:《大白鯊》、《侏羅紀公園》、《E.T. 外星人》、《回到未來》、《雷霆救兵》等等,全部都是娛樂、藝術性兼備的經典之作。但對比之下,《法貝曼:造夢大師》則是很個人的劇情片,沒有搶眼的恐龍怪物,也沒有亮麗驚人的動作場面。

抹去了華麗濾鏡的史匹堡,又能得到觀眾的欣賞嗎?

抹去了華麗濾鏡的史匹堡,又能得到觀眾的欣賞嗎?《法貝曼:造夢大師》在外國票房實在不算優秀,雖然在香港來上映,但相信票房都難以跟他的前作比擬。老實說,這齣戲確實與「史匹堡」這個娛樂片招牌有出入,但細看之下,窩心動人之感有過之而無不及。加上它剛在金球獎之上橫掃提名,足見業界對其藝術性與可觀度有絕對之認同。喜歡史匹堡的話,不妨都透過《法貝曼:造夢大師》了解他的個人故事,可能會讓各位影迷有驚喜收獲。

EXPLORE MORE
訂閱 Harper's BAZAAR 電子報了解更多生活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