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奇遇記》影評| 湯漢斯演出精彩故事,卻不足以挽救作品
Culture

《木偶奇遇記》影評| 湯漢斯演出精彩故事,卻不足以挽救作品

由奧斯卡影帝湯漢斯(Tom Hanks)主演的真人版《木偶奇遇記》,是 Disney+ 本月的重頭作。對比起如《黑魔后》、《黑白魔后》等的改頭換面,《木偶奇遇記》反而非常忠於原著。電影以童話式面貌呈現,滿足觀眾的童心,歌曲也十分動聽,但新鮮感與驚喜感就略嫌不足。

影帝湯漢斯演活木匠,小木偶 Pinocchio 可愛討喜

影帝湯漢斯演活木匠,小木偶 Pinocchio 可愛討喜

《木偶奇遇記》是 1988 年的著名童話作品,而迪士尼也曾在 1940 年製作動畫,是不朽的經典作品。來到 2022 年,迪士尼繼續實行動畫真人化企劃,而剛在 Disney+ 上架的《木偶奇遇記》,正是重頭作。電影找來了影帝湯漢斯與《阿甘正傳》(Forrest Gump)導演 Robert Zemeckis 合作,單看組合已令人期待。

《木偶奇遇記》發放第一張劇照時,其超水準造型已為觀眾帶來驚喜。

講演戲,湯漢斯永無失手。其實在《木偶奇遇記》發放第一張劇照時,其超水準造型已為觀眾帶來驚喜。湯漢斯在戲中演慈祥又善良都老爺爺木匠 Geppetto。雖然今次角色沒甚麼難度,但湯漢斯都在此作中,刻意用更誇張的聲音與表情,以配合電影整體的童話感覺。加上整部戲的真人演員不多,湯漢斯的演出也顯得更重要。

小木偶 Pinocchio,電影就以電腦特技,將木頭造的他變成像小男孩一樣地靈活

至於主角小木偶 Pinocchio,電影就以電腦特技,將木頭造的他變成像小男孩一樣地靈活。而造型上,也與 1940 年動畫版一模一樣,再加上童星 Benjamin Evan Ainsworth 的生動聲演,令小木偶更可愛討喜。但可能礙於要在真人版中取個平衡,Pinocchio 的表情就遠不夠動畫版生動了。

Pinocchio 歷險百看不厭,對小朋友具教育意義

Pinocchio 歷險百看不厭,對小朋友具教育意義

《木偶奇遇記》的故事本身就已經好看,老木匠 Geppetto 製作出小木偶 Pinocchio,用作逝去兒子的寄託,他向流星許願小木偶能成為小男孩,竟然夢想成真。但 Pinocchio 要展現出勇敢、誠實、無私才能真正成為男孩。雖然說過大話而令鼻子變長、又曾被奸人引誘,但在歷險之中,他就學到了勇敢、誠實、無私,令他能重新與 Geppetto 團聚。

今次的《木偶奇遇記》,可謂非常忠於原著,改動不多,因此亦很合家歡

今次的《木偶奇遇記》,可謂非常忠於原著,改動不多,因此亦很合家歡,適合小朋友觀看。而《木偶奇遇記》的故事,本身就很有教育意義。小木偶渴望實現心願,就先得經過考驗。過程中他會做錯,但就會得到相應懲罰,例如說謊話的時候,鼻子會變長,只有認錯並說誠實話,才會還原。

後來 Pinocchio 與一眾小朋友闖  Pleasure Island

至於後來 Pinocchio 與一眾小朋友闖  Pleasure Island,最後卻原來是個陰謀,小朋友們能為所欲為,都只是奸人的陷阱,目的是要將他們變作驢子賣走。這些都是對小朋友的忠告,告誡他們要作個誠實的人。除了有教育意義,Pinocchio 本身的歷險過程也是個精彩的故事。

「政治正確」再次影響作品,黑人角色突兀

「政治正確」再次影響作品,黑人角色突兀

近年迪士尼吹「政治正確」之風,強調種族、性向多元,這種風氣亦反映在其作品之中,而《木偶奇遇記》就是其中之一。原著中的白人藍仙女,在戲中就由黑人女星 Cynthia Erivo 飾演。其實這並不算大問題,重點是她的造型出事,讓她看上去似個奸角多於善良仙子。

而且在原著中,藍仙女是引導 Pinocchio 的重要人物

而且在原著中,藍仙女是引導 Pinocchio 的重要人物,但今次在電影中卻戲份極少,只有一幕。直到最終,小木偶最終通過考驗,與 Geppetto 重逢一幕,藍仙女亦沒有出現,變相令人更費解,要換作黑人演員之必要。另外,與 Pinocchio 成為「玩伴」的木偶,亦是刻意變成黑人,感覺突兀。

小木偶欠缺成長過程,觀眾難投入其內心世界

小木偶欠缺成長過程,觀眾難投入其內心世界

《木偶奇遇記》的重點,是小木偶要努力學習,終成為人類的過程。但今次電影版的《木偶奇遇記》卻有一個很大改動:Pinocchio 最終沒有變為人,仍然是一個小木偶。雖然編劇想借此帶出,Geppetto 無論如何都會愛他,但在 Pinocchio 如此努力後,仍然不能實現願望,這確令觀眾大失所望。

電影版的《木偶奇遇記》在劇本上亦有個重要的缺失

電影版的《木偶奇遇記》在劇本上亦有個重要的缺失,就是它沒有好好表述 Pinocchio 由做錯事,到知錯,並做回對的事這重要進程。例如小木偶說謊鼻子會變長,這本是警告他不要說謊的懲罰。但在電影之中,卻似是變成幫他取得鎖匙逃生的技倆。當觀眾對主角失去連結,就變得難以投入。加上故事中段開始也有拖戲感覺,更令人「出戲」。

HOT OFFER
整體畫面太黑太陰沉,失去童話應有鮮明感

整體畫面太黑太陰沉,失去童話應有鮮明感

過往迪士尼的真人版童話電影,大多色彩鮮艷,有活潑氣氛。成功之作《阿拉丁》、《美女與野獸》等就是例子。除了《黑白魔后》本身玩 fashion 奸角而要走向 punk style 之外,其餘作品都傾向色彩分別。不過《木偶奇遇記》卻很多時候都是太黑太陰沉,失去童話應有鮮明感。

《木偶奇遇記》的黑漆漆是不必要的,故事本身並是走可怕路線

而《木偶奇遇記》的黑漆漆是不必要的,故事本身並是走可怕路線,即使是在黑夜發生,亦無必要將 7 成畫面都調得太黑太陰沉,失去電影本身應有的童話氣氛。總結來說,《木偶奇遇記》本身已是個精彩的故事,但真人化之後,沒有將其優點好好發揮,反而變得沉悶。湯漢斯的演繹精彩,亦不足以挽救整部作品,實在令人可惜!

EXPLORE MORE
訂閱 Harper's BAZAAR 電子報了解更多生活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