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實世界沒有灰姑娘,所以就算「如歸家的一刻,再沒南瓜車」也沒大礙,但其實南瓜是個睇得又食得的好東西,生活中多了它一定會開心又健康!

南瓜原產于北美洲,但很早期就已經傳入中國,是夏秋季節的瓜菜之一。
詩經的食療內就提過南瓜的好處,根據《本草綱目》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聲稱可補中益氣、消炎止痛、化痰排膿、解毒殺蟲、生肝氣、益肝血,甚至是保胎。
南瓜營養價值高,含大量亞麻仁油酸、軟脂酸、硬脂酸等良質油脂,亦含多糖、胺基酸、活性蛋白、類胡羅卜素和磷、鎂、鐵、銅等多種微量元素可提高免疫力、預防骨質疏鬆和高血壓,連清代名臣張之洞都曾建議慈禧太后多食南瓜來保健。

除了南瓜有益外,南瓜子還可以炒來吃,每日最好服用不多於 20—30 克,因為南瓜多吃可能會助長濕熱,特別是皮膚有瘡毒、黃疸和腳氣的人,都不宜過量食用,要適可宜止。

不過來到十月,南瓜又豈只有食用價值?南瓜是萬聖節不可缺少的主角。英文裡形容南瓜燈籠為「 jack-o'-lantern」,是英國17世紀時流行的俗語,意指手執燈籠的人。
後來慢慢演變成手製蔬果燈籠的名稱,再由愛爾蘭移民把這個說法傳送到美國,最後南瓜燈籠就變成萬聖節 Trick or Treat 的小道具。

無論是放入肚子還是拿來玩,都要學懂挑選好的南瓜:
1. 外形要完整,表面沒有損傷、蟲害或斑點
2. 瓜梗蒂連著瓜身的南瓜較新鮮,可保存長一點時間
3. 用手輕輕掐一下南瓜表皮,堅硬不留痕跡就是老熟,會較甜
4. 表面帶白霜的更好
5. 同等大小的情況下,選分量較重的
6. 南瓜的坑紋越深越鼓,瓜越老越甜
7. 南瓜肉的金黃色越深就越老越好,顏色越淡越淺就越嫩

選好了南瓜,就可以準備入饌了。由最簡單的南瓜粥開始做起,其實只要 150 克南瓜去皮切粒加小米和糯米各 100 克,浸泡後加5倍清水就可以熬成粥了。如果想來點特別的,可以參考 OHLALA DAY 的食譜,做個適合秋季的紫色南瓜湯。

材料:
1/2 個中南瓜
4 個中甜菜根
半杯水/蔬菜湯
2 茶匙海鹽
1 茶匙黑胡椒
適量 羽衣甘藍
少許 洋蔥片
做法:
1. 把少許羽衣甘藍灑上 1 茶匙海鹽放到焗爐焗至薄脆
2. 把甜菜根和南瓜去皮切成細粒
3. 把甜菜根和南瓜蒸至軟腍
4. 把甜菜根和南瓜混合一起至幼滑
5. 把混合的甜菜根和南瓜茸加水/蔬菜湯放在鍋中加熱,再加 1 茶匙海鹽和黑胡椒調味
6. 最後把烤好的羽衣甘藍和洋蔥片放面即成
Photo courtesy of Getty Images and Internet
Graphic prepared by Jun Chong
Receipt by OHLALA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