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 06 Jun 2023
態度踏實、說話條理分明是與 Jacqueline Chak (翟凱怡) 談話間帶給筆者的感覺,建築系畢業的她本來是個蓋房子的人——為他人搭建一個家,是一個溫暖又實在的志向。由 EDIT 到EDITECTURE, Jacqueline 涉獵的範疇有時裝、室內設計、品牌設計、包裝設計等,一直抱持以好的設計,創造 a better world 的初心去創作,近年更摸索出把可持續發展與設計結合的良方。

再生的生態圈
近年可持續發展成為熱門話題,幾乎沒有範疇能迴避環保議題,由政府部門、私人企業到升斗市民的環保意識都抬頭了,Jacqueline 說:「以前的商場要做一 棵聖誕樹,節日過後當然不會收起再用,聖誕樹就會送去堆填區。」EDITECTURE 去年為 The Upper House (奕居) 設計的聖誕樹,由回收膠樽物料以 3D 打印技術製 作,是有史以來第一棵零浪費、100% 可重複使用和 100% 使用可回收材料製作的聖誕樹。這棵聖誕樹,共有 7 層,每一層都可重新配置成家具套裝,包括燈、邊桌、燈罩、椅子、桌子等 21 件家具,當中的可生物降解的材料來自 The Upper House,有 38,600 個回收塑料膠樽和 EDITECTURE 的升級再造材料。

聖誕樹 X 家俬
從作品去了解一位藝術家是最便捷的途徑, Jacqueline 說:「我不喜歡被框住,被分類為室內設計呀、家俬設計、平面設計⋯⋯這棵聖誕樹充滿驚喜,加入可持續發展元素,既是聖誕樹又可分拆成家俬,就像是 EDITECTURE 一樣在乎設計的整體性,能代表我們團隊的設計特色。」這棵聖誕樹於 The Upper House 展示後,由可口可樂公司慈善拍賣投得,將會以 Pop-up 形式成為家俬陳設, 延續它的生命;而拍賣所得的金額則會支持 EDITECTURE 與聖公會共同協作的關愛劏房家庭的慈善計劃之中,致力為人設計出溫暖的家。EDITECTURE 與聖公會 合作,支持劏房家庭為他們規劃 家居,以回收塑膠的概念設計了 一些家具,再聯絡海洋公園贊助了這些家庭到園中遊玩一天,義工及 EDITECTURE 團隊花了 8 小時 為他們的家進行大改造,到他們回來時就會看到眼前一亮的新家 了。「我一直都好想為劏房家庭做一些事,讓他們知道原來社會 上有人關心他們,同時也希望令更多人知道劏房家庭的困難。」 Jacqueline 娓娓道來。

設計零浪費
大自然中的大樹,枝葉供蟲鳥棲生、落葉化作花泥;由回收塑膠造成的一棵聖誕樹,雖然沒有生命,卻活出了屬於它的可持續發展生態圈。Jacqueline 感慨: 「 EDITECTURE 下年就成立 10 週年,最初公司成立時我提出了一個問題,當時被嘲笑為天真,我問為甚麼香港有這麼多的 Pop-up 展覽、短期裝置,展示完畢後都只會成為廢物,不能存放起來,或者賦予第2 次生命?當時的客戶及承辦商都認為這是個很天真又不切實際的想法。」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如今,就像是回應近 10 年前 Jacqueline 的提問一般,可持續性發展已成為不能忽視的一環,與設計更加是息息相 關,「有不少客戶都願意支持環保,每次我們與客戶溝通後都會希望做出最極致的方案,就好像 The Upper House 找我們設計聖誕樹,客戶原本只是希望當中包括可持續發展的元素,我們則決定要做到最盡,最終設計出零浪費,100% 使用可回收材料的聖誕樹。

設計融入環保
「UBS團隊也相當支持可持續發展,今年 3 月 Art Basel 期間我們為 UBS 打造了 Junior Art Hub,為期 3 天的展覽中只產生了少於 5% 的垃圾,於設計展覽之時已經為方便收納儲存而準備,在展覽中 95% 的陳設及物品客戶會儲存 1 年,而當中的 6 張桌子和 36 張椅子則捐贈予東華三院的學校,將可持續發展與設計融合,漸漸成為可行又可被接受的方案,同時又能夠回饋社區,是我們好想做到的一種連結。」多得多年設計、展覽、執行等的經驗,才能摸索出把 「可持續性」融入設計當中,變成可行又有效的模式。Jacqueline 是個非常懂得感恩的人,她說:「我們學懂了怎樣用傳統的物料做桌子、 椅子、天花,才能夠說服客戶選用環保物料的方案,當然不需要整間店 100% 都用上,這樣的成本會非常高,我們或可建議選用10% 環保物料的話,價錢上會增加大概幾多,但這樣就可以減少多少碳排放、就能在商品中帶出環保的故事等等⋯⋯這樣能找出兩方面都能接受的方案,於設計同時融入環保。」
.
由時裝概念店 EDIT 開始,到後來成立建築設計所 EDITECTURE,Jacqueline 坦言如果沒有閨蜜兼合作夥伴 Genevieve,她應當不會創業,對她來說在建築事務所做個打工仔會更輕鬆。同時營運時裝與建築兩門生 意,時間與工作上二人是怎麼分配?「我較多管理建築 與設計方面,Genevieve 管理時裝方面的生意,所有的 計劃都是我們共同決定的,大家的品味都非常一致,我 們都是對方的設計總監。」Jacqueline 笑言:「我常覺得我跟 Genevieve 似在一 起划艇,一個左一個右向前進。我們共同工作了 12 年,一路學習成長、 經歷失敗後再想方法改 善,實在是不容易,最大 關鍵是我倆本身的工作理念都是想為香港、為世界做一些好的設計,令世界 變得更好。我們有句座右銘 better together,不單是指我跟 Genevieve 共同合作令公司發展得更好, 更希望延伸至所有我們遇 到的人,我們的客戶、合作夥伴、又或者是支持我 們的人等,都能夠 better together。」

為愛工作
Jacqueline 說自從成為老闆之後大腦幾乎沒有關機的時候,一有新想法就會忍不住想立即與同事分享,「當你正在做喜歡的事,其實不算是在工作。我的父母是做古董生意的,每次得到一件藝術品他們都會非常快樂,忙着去研究及賞玩他們的新寶貝,從他們身上我學習到工作也能是享受。」當興趣就是工作時,實在是相當幸福的一件事。 問及 Jacqueline 曾於工作上遇到的困難與挑戰,她坦言自己是個比較感情豐富的人,「要學習工作上的事理性一點,當然不是說要好冷血,是要懂得去平衡理性與情感。初時公司有同事離職,我感覺像是被分手一樣,是否自己做錯了?為甚麼同事要走?到後來我想通了,自己也年輕過,在一間公司工作過後,都會渴望到其他公司有新嘗試,事實是雙方都沒有錯,而舊人離開新血加 入,正正是令團隊保持年輕有活力的方式。而我們也有一位同事由最初公司開始一直伴隨到現在,有十多年了,我們都十分感恩他的付出與支持。」

把目光放得更遠
如果每個人都願意把目光看遠一些,多走幾步, 用心關懷社會與環境,世界一定會變得更美好。目光長遠的 Jacqueline 與 Genevieve 更創立了 EDIT Academy 關注教育下一代,因為他們認為未來是掌握在孩子手裏, 希望透過學院,從小培養孩子對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及熱忱。Jacqueline 說:「因為我們關注環保議題、減少製造垃圾都是為了下一代的未來。我們需要告訴及教育孩子可持續發展是甚麼,從我們的角度就是可以用建築、 用一個好玩有趣的方法看可持續發展這件事,這亦是我們公司未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