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llness
中醫教你告別眼腫、腳腫!自製茶療袪濕去水腫、穴位按摩

去濕補氣茶 (1人份量)
材料: 黨參 12 克、茯苓 12 克、白朮 12 克、龍眼肉 12 克、玫瑰花 12 克。
製法:材料洗淨加清水 4 碗,煲滾後中火再煲 20 分鐘,代茶飲用。
功效:袪濕補氣,安神解郁。

玉屏風粥 (1人份量)
材料:北蓍12克、防風12克、白朮12克、瘦肉4兩、珍珠米半碗。
製法:瘦肉先用鹽醃一晚,藥材和珍珠米洗淨。藥材放入煲湯魚袋內,加米,再加入清水5碗煲滾後,轉用細火煲1小時。
功效:補肺氣,提升免疫力,預防感冒。

三豆瘦肉湯 (4人量)
材料:黑豆 1 兩,扁豆 1 兩,赤小豆 1 兩,生薏米 1 兩,紅棗 4 粒,瘦肉 1 斤,生姜 2 片,鹽少許。
製法:瘦肉洗淨飛水,其餘材料浸透洗淨,所有材料放入煲內,加清水 10 碗,水滾後用細火煲 2 小時。
功效:黑豆利水補腎,扁豆健脾去濕,赤小豆、生薏米通利小便。本湯能去濕消水腫,唯手腳腫兼冰冷人士慎服。

按摩水分穴
按摩肚臍上 1 吋位置的水分穴,有效利水止瀉。

按摩天樞穴
在肚臍左右 3 隻手指闊的天樞穴,按摩左右兩旁的各 1 穴,能促進腸道暢動,改善排便不暢。
HOT OFFER

按摩陵泉穴
位於小腿內側,雙腿屈膝時,內膝摺紋對下的就是的陵泉穴,有效健脾袪濕和通淋巴。

梁軒偉中醫師
香港註冊中醫師梁軒偉,提供傳統中醫理療、中醫內科、針灸和推拿等服務。

長時間缺乏運動
都市人經常坐或長時間站立,加上運動量不足,令血液循環不良,水分積聚於下肢位置不能回流,積聚過多淋巴液造成水腫。
Graphic by Michael Choi
EXPLORE MORE
訂閱 Harper's BAZAAR 電子報了解更多美妝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