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茶是祛濕茶?中醫教你分辨祛濕茶成分功效、5 款祛濕茶推薦
Wellness

涼茶是祛濕茶?中醫教你分辨祛濕茶成分功效、5 款祛濕茶推薦

Winnie Wong
BY Harper’s BAZAAR HK
  • 2 Mar 2019

喝涼茶便能祛濕?常見的夏枯草、五花茶、廿四味、雞骨草茶等,你能分清哪款是 涼茶,哪款是去濕茶?涼茶舖在香港隨處可見,每當感冒初起、喉嚨痛、生暗瘡,我們都習慣去涼茶舖喝一杯涼茶,而每當身體感到濕重,易常感疲倦、昏昏欲睡、食欲不振時,我們又會去涼茶舖喝一杯祛濕茶。涼茶舖內,各式涼茶和祛濕茶同時有售,久而久之很多人便把涼茶和祛濕茶混淆,甚至相提並論。事實上,涼茶和祛濕茶根本是兩碼子的事,別再傻傻分不清!BAZAAR 找來中醫師梁軒偉講解涼茶和祛濕茶在成分和功效上的分別,並且提供 5 款祛濕茶推薦食譜配方,讓大家喝得健康放心。

涼茶可細分不同種類,有不同成分和功效

中醫師細說涼茶

中醫師梁軒偉指,香港常見的涼茶都有清熱去濕功效,如夏枯草、五花茶、廿四味及雞骨草等。涼茶是傳統中草藥植物飲料的統稱,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實涼茶並不是普通的以茶葉沖泡而成的茶,而是草藥熬出來的藥湯,多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濕等功效。

市面上的涼茶如廿四味無統一藥方

家家涼茶皆不同

中醫師梁軒偉指「涼茶舖的涼茶多指廿四味,但廿四味無統一藥方,個別藥材舖更會自行增減,但大多數以清熱利涼的草藥為主,每年 8 月小暑大暑前後或 BBQ、打邊爐後,可偶爾飲用,以清胃火、利水消暑,但用廿四味祛濕則不適宜。」

每家涼茶成分、功效各異

涼茶成分、功效各異

夏枯草、五花茶、廿四味及雞骨草等一律是涼茶鋪內常見的涼茶,但中醫師梁軒偉卻指出它們在功效上些微的分別。「廿四味以清暑熱為主稍加去濕。五花茶及白花蛇舌草等則是清熱解毒的涼茶,與廿四味功效類同,但中藥種類較少。至於感冒茶含防治感冒的中藥,止咳茶多有止咳清肺的中藥。」大家要根據自己身體的症狀作出選擇。

每家商户製作的祛濕茶成份和功效各異

祛濕茶成份和功效

市面上的祛濕茶看上去都是大同小異,中醫師梁軒偉卻指出並非如此。「每家商户製作祛濕茶選用的草藥材料皆不一樣,惟大多包含茯苓、生地、綿茵陳、白朮、玉米鬚、布渣葉、夏枯草等等。總而言之,祛濕茶的功效以祛濕利水為主稍加清熱。」飲用前要小心分辨清楚。

飲用中醫建議祛濕茶、祛濕湯配方,安全可靠

中醫建議祛濕茶、祛濕湯配方

近年香港女生亦流行於辦公室泡焗花茶飲用,如菊花茶、玫瑰花茶或合歡花茶等,期望清熱祛濕,但梁醫師認為「焗茶『唔出味』、藥效低」,並提議以下的去濕茶、去濕湯配方:

HOT OFFER
飲用中醫建議春天祛濕茶,可改善精神疲憊、面目四肢浮腫等情況

春天祛濕茶(1 人分量)

功效:健脾祛濕、精神疲憊、大便爛、面目四肢浮腫、食慾不振、痰多的人士,春天可服用。


材料:
茯苓 5 錢
白朮 3 錢
生薏米 1 両
生薑 2 片
紅棗 4 粒


製法:
所有材料以 4 碗水煲滾後,轉文火煲 20 分鐘。

中醫建議祛濕熱茶,材料有茯苓、白朮、生薏米、綠豆及茵陳

祛濕熱茶(1 人分量)

功效:清濕熱如口瘡、口氣大、小便黃赤、大便爛熱、口渴等,亦可多飲綠茶。


材料:
茯苓 5 錢
白朮 3 錢
生薏米 1 両
綠豆 1 両
茵陳 3 錢


製法:
所有材料加 4 碗水煲滾後,轉文火煲 20 分鐘即可飲用。

欲去脂、化濕、解滯人士,可飲用中醫建議消脂祛濕茶

山楂荷葉消脂祛濕茶(1 人分量)

功效:去脂化濕解滯。


材料:
山楂 3 錢
陳皮 2 錢
荷葉 2 錢


製法:
材料洗淨,加 2 碗水滾 15 分鍾,不加糖即可飲用。

飲用健骨祛濕湯,祛濕熱同時可強腰膝

健骨祛濕湯(2 人分量)

功效:強腰膝,祛濕熱,唯怕冷易暈人士不宜。


材料:
杜仲 3 錢
鮮土茯苓 1 両
懷牛膝 3 錢
牛大力 1 両
杞子 3 錢
蜜棗 2 枚
豬(脊)骨 半斤


製法:
1. 豬(脊)骨洗淨汆水,洗淨其餘所有材料,放入煲中;
2. 加清水 6 至 7 碗,水滾後用文火煲 2 小時,放鹽調味,即可飲用。

中醫建議的和中化濕湯,材料有炒扁豆等

和中化濕湯(2 人分量)

功效:清熱祛濕。


材料:
木棉花 5 錢
雞蛋花 5 錢
生薏米 1 両
瘦肉 半斤
炒扁豆 5 錢
陳皮 2 錢


製法:
1. 洗淨所有材料,放入清水 6 至 7 碗;
2. 水滾後用文火煲 2 小時,放鹽調味,即可飲用。

中醫師梁軒偉

中醫師梁軒偉

Graphics by Jun Chong
EXPLORE MORE
訂閱 Harper's BAZAAR 電子報了解更多生活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