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ty Perry VS Lorde
Culture

Katy Perry VS Lorde ! 冷靜與情熱之間

世事往往就是如此巧合,兩個音樂風格完全迴異的女歌手,卻身處同一唱片公司旗下,並且最近於同一時間發表新作,一冷一熱、一仙氣一俗氣、一個來自美國一個來自紐西蘭,一個是 Katy Perry 一個是 Lorde。

雙十年華的 Lorde

雙十年華的 Lorde,比從前多一份憂鬱美。

不論是用眼觀看還是用耳聆聽,Lorde 和 Katy Perry 由外到內都是各走極端,兩位年齡相差足足 12 年的女歌手,出道經過亦完全不一樣,不過有一相同之處:她倆都是用藝名示人。先說前輩 Katy,她於 2001 年初出道時是以真姓名 Katy Hudson 發表同名專集《Katy Hudson》,當時玩宗教彩濃厚的 Christian Rock,形象相對地保守,直到換上藝名 Katy Perry 的同時,換上性感開放的新形象後,成績才急劇反彈,由無人問津的村姑變成男男女女眼中的 Sex Symbol,這巨大的轉變的確令人耳目一新,而事業亦因此一帆風順,兩張前作《Teenage Dream》和《Prism》勻稱霸英美流行榜。至於 Lorde 原名 Ella Yelich-O'Connor,確實不易記,不過她那優良的唱歌天份並沒有被繁複姓名所埋沒,13 歲時獲得一紙唱片合約,2012 的首張單曲《Royals》已一鳴驚人,翌年首張專集《Pure Heroine》繼續叫好又叫座,加上電影《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推波助瀾,使她由澳紐紅到歐美,唱片熱賣之餘,她更橫掃該年度的格林美音樂頒獎禮獎項,仍未成年表現已一支獨秀,成為新一代 Diva。

Katy 一頭短髮

Katy 一頭短髮,帶來另一種性感。

不過,成功方程式當然不只一條,Katy 和 Lorde 都不是只管沉醉過去光輝,她們還會另辟新路線。有趣的是 Katy 前作《Prism》和 Lorde 前作《Pure Heroine》不約而同是 2013 年發生的事情,現在相隔四年長日子,看看二人有何改變。先是形象上,Katy 最明顯的轉變是剪了一頭短髮,改寫了長曲髮配合葫蘆身材這西方性感美女的定義,然而短髮不一定是代表硬朗,套用到 Katy 身上,沒有剪走她濃濃化不開的妖艷;而 Lorde 第一樣改變,當然是由未成年變為成年,雙十年華帶來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女性魅力,大個女又經歷失戀,種種人生經歷洗禮下,成熟了的外貌中,從前眼神中的青澀與清純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感性與憂鬱,是帶點苦楚的成熟味。

05

四年後的新專集,Lorde 的《Melodrama》和 Katy 的《Witness》都是以星級幕後班底打造,前者除了親自擔任監製這重要角色外,還找來曾跟 Taylor Swift、Zayn 合作的 Jack Antonoff 和 Rihanna、Drake 好拍檔 Frank Dukes 共同製作。後者亦不惶多讓,有瑞典音樂人 Max Martin,他自《I Kissed A Girl》開始已跟 Katy 合作,也跟 Maroon 5、Talyor Swift、Weeknd 等大紅人關係密切,要知道他是現今最多流行榜冠軍歌的創作人,僅次於 Paul McCartney  與 John Lennon 兩大音樂殿堂級人馬;還有電子界的Shellback、Indie 界的 Hot Chip、R&B 界的 Tinashe Fazakerley,實在星光熠熠耀 Katy。

Lorde 散發出成熟的性感

大個女的 Lorde  散發出成熟的性感。

雖然 Lorde 樣貌上成熟了,但並不代表她的音樂也全盤成熟化,《Melodrama》是介乎於青春與成熟之間,這種位置並不容易拿捏,一不小心便會形成左右不是人的尷尬局面,幸而 Lorde 拿出優秀的表現,第一首主打作品《Green Light》為唱片開綠燈,搶耳的 Electro-Pop 流暢,而Lorde的歌聲也顯得張力十足,還有 R&B 色彩的《Homemade Dynamite》、夢幻氛圍的《The Louvre》,展現她不同面貌,至於幽幽的鋼琴樂曲《Liability》,只有琴音伴隨下,她感情豐富的歌聲得以發揮得淋灕盡致,愁傷卻美麗。

Katy 換了有趣的 Cosplay 造型

在單曲 MV 中,Katy 換了有趣的 Cosplay 造型。

至於 Katy 同樣採取多元化路線,《Witness》中流水行雲的 Dance-Pop,仍然是她的最強武器,熱鬧、激情和性感集於一身,第一張從碟內抽出的單曲《Chained To The Rhythm》,是首牙買加 Dancehall 混合歐美 Electro 的舞曲,Party 味滿載,那畫龍點睛的 Rap,由 Skip Marley 負責,他不是別人,而是傳奇 Reggae 歌手 Bob Marley 的孫仔,為這曲多添話題;《Swish Swish》、《Bon Appétit》等上乘 Dance-Pop,都是 Katy 的拿手好戲,不過全碟驚喜位是跟英國 Indie Dance 樂隊 Hot Chip 合作的《Into Me You See》,這兩個風格完全沒半點相似名字合作先是一奇,更奇的是 Hot Chip 不是替 Katy 譜下 Disco 舞曲,而是一首情深深雨濛濛的 Ballad,為唱片畫上完美句號。

HOT OFFER
Graphics prepared by Wing Chan
EXPLORE MORE
訂閱 Harper's BAZAAR 電子報了解更多生活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