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山不能藏二虎,Harry Styles 退團獨立發展!男子組合就沒有將來?

- 30 Jun 2017
早前,英國 Boy Band One Direction 成員 Harry Styles 暫離樂隊,發表出走後的首張個人專集《Harry Styles》,一推出已同時佔據英美流行榜首位,風頭一時無倆,要評定他能否超越 One Direction 成就,實在言之尚早走。不過這碟的出現,卻喚起我們盤點過去 Boy Band 的離離合合,當有人要走出 Comfort Zone 另行新路時,前景難以預測,從昔日的例子說明,有人青出於藍,有人一沉不起,這實力與運氣兼備的遊戲,確實不易玩。


像英美兩大代表 Take That 和 NSYNC ,帶出兩個 Boy Band 分離的不同結局。先說 Take That ,90 年代時他們在英國可謂一支獨秀,甚至被評為 The Beatles 後最受歡迎的英國樂團,有數據有真相,單是在祖家已成績斐然,12 首流行榜第一位單曲、7 張冠軍專集加上 8 個 Brit Awards 大獎,這五位一體的組合,以 Gary Barlow 為首,是主音歌手兼創作大腦,而 Robbie Williams 和 Mark Owen 則擔當和音工作,至於, Howard Donald 和 Jason Orange 以舞蹈為主,分工合作愉快。

不過合久必分,當 1996 年 Take That 因 Robbie 離開而拆夥時,分頭發展是意對中事,不少人以為能歌擅作的 Gary能率先跑出,但最後獨當一面的卻是「叛徒」 Robbie ,他後期反叛形象跟組合原原有乖乖仔風格愈走愈遠,加上跟 Britpop 樂隊 Oasis 老友鬼鬼,於是 Robbie 走上滲入點點 Indie 色彩的 Pop Rock 路線,贏得大量樂迷支持,相反Gary安份守己做「一個人的Take That」而輸給舊隊友。至於其他 Take That 亦有嘗試獨立發展, Mark 發表數張專集, Indie 試過、 Pop 又試過,但沒法得到好成績,回歸重組的 Take That 是他最好的歸宿。

至於 NSYNC 的例子,則簡單直接得多。由組成到解散七年間, NSYNC 的風頭躉由始至終都是飾演 Frontman 角色的 Justin Timberlake ,雖然另一型男成員 JC Chasez 偶有威脅,但當去到分道揚鑣時,底牌自自然會揭盅, Justin 承接 NSYNC 的餘威,卻沒有單單依靠 NSYNC 的名氣,反而聰明地找來由Pharrell Williams領軍的Hip Hop監製團隊 The Neptunes 製作首張個人專集《Justified》 ,成功擺脫偶像派的稚氣,往後三張個人唱片在歐美全部叫好又叫座,最後他更唱而優則演,進軍荷里活演戲,甚至當上成功的生意人,變成大老闆。至於 JC 則《Schizophrenic》一碟再見,而另外三位 SYNC 成員,對不起,可能大家連名字都記不起了。
愛爾蘭代表 Boyzone 跟 NSYNC 異曲同工,只有主音歌手一人 Ronan Keating 在個人業上取得成績,其餘三人繼續以「Boyzone成員」身份留下樂壇中。
05
眾多 Boy Band 出走例子當中,以上有些都是表現更勝從前,然而並非每隊組合成員都適合以個人姿態出現,像愛爾蘭的 Westlife 和美國的 Backstreet Boys ,他們以組合現身時確實所向無敵,不斷揚威各大流行榜,可是當折開成為個體時,戰鬥力卻大大減低,甚至可用不堪一擊來形容, Westlife 還好,在家鄉仍有些忠精的鐵粉,但 Backstreet Boys 有些成員玩票性質的 Solo 唱片,完全沒半點回響,某程度上這也解釋了為何 Backstreet Boys 多年來仍然堅守陣式,至今未聞解散的意圖。

最後回到本文之首,Harry Styles 是 One Direction 最年輕,也同時風頭最盛的成員,這隊因參加選秀節目《The X Factor》而走在一起的 Boy Band,可謂近年英美最強名字,唱片熱賣,音樂會爆滿,去年 1 月樂隊暫停活動,不過在這之前,早於 2015 年先行離隊成員 Zayn Malik 發表個人專集《Mind Of Mine》,單曲與專集同樣在英美稱冠,混進 R&B 曲風,有別於 One Direction 的 Pop Rock 路線;相反, Harry 不變應萬變,《Harry Styles》只是微調一下,將 Pop 與 Rock 比重變成 7:3 ,依然深得樂迷歡心,唱片於英美成為冠冠意料中事,且看其餘 One Direction 個人發展時,能否延續這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