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完《寶貝神車手》順道聽原聲大碟

- 18 Oct 2017
《寶貝神車手》(Baby Driver)是一齣打破電影業常規做法的作品,其特別之處在於電影配樂的重要性,此話何解?雖說配樂是劇情和情緒張力的催化劑,但它始終有名你喊,叫配樂;主菜還是一部電影的靈魂,叫劇情,主次之分清晰可見。《寶貝神車手》於全球開畫至今 3 個月,賺盡了口碑和票房,能夠把這份藏於心裏超過廿十載的劇本實體化,編劇兼導演 Edgar Wright 今鋪總算飲得杯落,因為我相信,要拍一部飛車動作片不容易,但要用音樂的節奏和情感,控制劇情的鋪排並融為一體,更難。
0
承接引文的介紹,可見《寶》不是一齣普通飛車犯罪電影,而是由音樂串連而成的作品。電影原聲大碟收錄 30 首歌,作品比起一般的原聲大碟都要多。大部分歌曲都是 Edgar Wright 的「音樂圖書館」珍藏,由 Queen、Barry White、Focus 等,很多都是來自 70 至 90 年代的經典歌曲。在我而言,這部電影的參考價值最為豐富,不論拍攝手法或選曲。
1
1. 《Bellbottoms》Jon Spencer Blues Explosion
最引人入勝及最被廣泛討論的,是片中開首的一連串飛車戲,沒有一句對白,靠的是演員眼神、畫面剪接以及 90 年代樂隊 Jon Spencer Blues Explosion 的 Blues-rock 作品《Bellbottoms》,完美呈現極速奔馳的速度感,Edgar Wright 說,這首是他的童年飲歌,小時候聽著已經很想把它影像化,把電結他的反叛與飛車追逐結合。
2
2. 《Hocus Pocus》Focus
飛車場面佔了電影的幾乎一半,因此所需的音樂怎止一首咁少。先不論他們來自哪裏和甚麼背景,我強烈建議你先聽再後談,此曲的編曲和設計實在太有趣,用唱聖詩的方式溝埋前衛搖滾一起玩,厲害過少林功夫加唱歌跳舞!
3
3. 《Easy》The Commodores
剛才提及到,選曲大部分都是 Edgar Wright 的心水,但唯獨這首最為普羅大眾熟悉的,反而不入導演的名單,而這首來自 1977 年的老歌,居然是 23 歲男主角 Ansel 的喜愛作品。
4
4. 《Baby, I’m Yours》Barbara Lewis
戲中的賽車手 Baby 也不是整天飛車無時停,他有一位年輕貌美的對象 Debora,而轉到談情的畫面,當然要轉番首同樣溫馨浪漫的 60 年代騷靈情歌《Baby, I’m Yours》。
5
5. 《Baby Driver》Simon & Garfunkel
彩蛋總是放在最後,所以看電影要保持一個有耐心的習慣,否則就會錯過一些東西。結尾將會播放與片名同名的《Baby Driver》,亦是啟發 Edgar 使用此名的靈感,而於結尾播放是向原唱者致謝的意思。
Edgar Wright 不止一次「反常規」,根本就是他獨特的風格,在《Shaun Of The Dead》的一個場口也出現了「音樂溝動作」的經典畫面,最棒的是連每一下揮武器都跟隨拍子,太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