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個日常小習慣 讓你將生活步調漸漸變慢
城市人,生活節奏極高速,快得連身邊的風景都可以錯過。內心總有一個 Schedule ,提示自己半小時有甚麼要做,一小時內有甚麼要交。我們不知不知,為生存摧毀了生活。在這個地方,如何才可以慢起來?

1. 第一時間拆信件,第一時間讀Email
我們其實都會「拖延症」,很多東西不是沒時間做,只是第一時間不做,但心中又記住,積存之下就難受。所以信件與Email是最好的訓練,見到就拆,反正早晚都要看,你會發現,心內的 「 to do list」會從此減少

2. 一星期要有兩天「自然醒」
你一星期總應該有兩天「不趕起床」吧?如果你說天天都要工作,那你注定不能停下來。假日,也許你不想浪費時間,但請放棄鬧鐘,自然醒是學習緩慢的一步。

3. 每天設立一段「無網絡時間」
不要 WhatsApp ,不要 Facebook ,不要上網。即使只有一小時,也製造這個「無網絡時間」。你可以放空自己、看書聽歌,總之別上網。

4. 面對過度的工作,學習「拒絕」或「分擔」
你不是超人,不需每次承受超過自己職責的工作量,要學會「拒絕」,你只要有道理在手,不用退縮。另外,學習「分擔」,你是有同事的,讓他們也多嘗試,成為你的左右手。

5. 無論如何,早出門口
時間,是劑出來的。同樣道理,有些時間亦會被無意蒸化掉。其實很多時,心理時鐘會決定你的步調。為甚麼有些人明明工作滿滿,卻有享受生活的空間。因為他不拖泥帶水。應行動就行動,於是時間比較分明,節奏自然可有快也有慢。一切回到基本,就像出門的時間。要走時就走,往後的景色,你自然有更多時間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