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痛可以喝甚麼?4 款簡易經期湯水食療,配合 3 款熱敷袋快速紓緩經痛
Dining

經痛可以喝甚麼?4 款簡易經期湯水食療,配合 3 款熱敷袋快速紓緩經痛

月經來時可以喝甚麼湯?利用廚房常備材料蔥薑蒜,即可製作簡易經期湯水,以及經痛熱敷墊,從此半夜經痛不再煩惱怎麼辦!對於 經痛原因的解讀,中、西醫各有不同。輕者可透過溫和的經痛湯水食療和穴道按摩,令氣血通順,經痛問題自然解決;重者則建議盡快請醫生/師診斷。

薑能促進血液循環,是紓緩經痛湯水的材料

紓緩經痛湯水 1:蒜薑湯


主治:經期小腹冷痛
材料:大蒜和薑各 15 克、黑糖 30 克。
做法:所有材料加適量清水一起煮成湯。每次 1 劑,每天服 2 次。
功效說明:大蒜有祛痰、益肺、養胃、止血的功效;薑能促進血液循環,振奮胃功能,達到健胃、止痛、發汗、解熱的作用。可治療經血凝滯不暢,經前、經期或經後小腹冷痛,得熱則痛減輕。

花椒性溫、味辛,有溫中散寒、健胃除濕,可用作烹調經痛湯水

紓緩經痛湯水 2:蒜薑棗椒湯


主治:行經腹痛
材料:大蒜 10 克、薑 25 克、紅棗 10 粒、花椒 9 克、黑糖 30 克。
作法:所有材料加水一起煎煮。每次月經來潮前 3 天始服用,每天 1 次,連服 3 至 5 天。
功效說明:花椒性溫、味辛,有溫中散寒、健胃除濕、止痛殺蟲、解毒理氣、止癢祛腥的功效;與大蒜、薑合用,可治療寒凝血瘀、行經腹痛、經量少、經色黯紫有血塊等症。

以紅棗煲成的經痛湯水,可紓緩經期、經後的小腹痛

紓緩經痛湯水 3:蒜薑棗湯


主治:經期、經後小腹痛
材料:大蒜 2 瓣,薑 6 克,紅棗 12 粒,黑糖 60 克。
作法:所有材料一起加水煎湯。每次月經來潮前 4 至 5 天開始服,每天 1 次,連服 3 至 5 天。
功效說明:此方適用於治療氣血虛弱,經後或經期小腹隱隱作痛,或小腹空墜、腹部疼痛會因按壓而得到舒緩者,月經量少、血色淡紅,或伴有疲憊乏力等。

以薏仁煲成的經痛食療,可紓緩經前、經期小腹痛

紓緩經痛食療 4:蒜薑艾葉薏仁粥


主治:經前、經期小腹痛
材料:大蒜、乾薑、艾葉各 10 克,薏仁 30 克。
作法:前 3 味藥材加適量清水煎煮取汁,薏仁煮至 8 成熟再倒入藥汁,一起煮熟,溫服,每天 1 次。
功效說明:治療寒濕凝滯,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熱痛減,經行量少,色暗有血塊等症。

將葱、薑、蒜炒熱作經痛熱敷墊,可治療行經腹痛

紓緩經痛熱敷墊 1:蒜薑葱鹽敷


主治:行經腹痛
材料:大蒜 2 瓣,薑 120 克,葱頭 1 個,鹽 50 克。
作法:大蒜、薑、葱頭一起搗爛,加鹽炒熱,裝入布袋中,熨敷小腹,每天 1 次。
功效說明:葱、薑、蒜都有溫中散寒、止痛的作用,三者炒熱外敷,可治療行經腹痛。

以廚房必備葱薑蒜製成紓緩經痛熱敷墊

紓緩經痛熱敷墊 2:葱薑蒜外敷


主治:氣滯血瘀型經痛
材料:大蒜、薑、葱白各適量。
作法:所有材料一起搗爛如泥,裝入布袋中,敷下腹部。
功效說明:同時服用山楂 30 克、黑糖 30 克,每天 1 劑,水煎一次服,連用 1 至 2 劑,用於治療氣滯血瘀型經痛

日常食用的粗鹽也可製成熱敷袋紓緩經痛

紓緩經痛熱敷墊 3:炒粗鹽


主治:經期小腹痛
材料:粗鹽 250 克,陳醋 50 毫升。
作法:將粗鹽炒熱,再將陳醋慢慢灑入,灑完後再炒片刻,裝入布袋中,熱敷腰和腰腹部。
功效說明:此方溫經、理氣、止痛,適用於經期小腹痛和腰痛者。

大蒜、薑、艾葉製的經痛熱敷袋,針對血瘀型經痛

緩經經痛熱敷墊 4:蒜薑艾葉膏


主治:血瘀型經痛
材料:大蒜、薑、艾葉各適量。
作法:所有材料一起搗成膏狀,裝入布袋中,外敷下腹部。
功效說明:同時服用蒲黃、靈脂各 15 克,以水煎服。外敷加內服,可治療血瘀型經痛。

EXPLORE MORE
訂閱 Harper's BAZAAR 電子報了解更多生活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