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鞋選擇正解:跑鞋重量直接影響體力
BAZAAR News

跑鞋選擇正解:跑鞋重量直接影響體力

跑鞋是最難選擇的。初心者本著一顆熱誠,沒有知識基礎下興致勃勃去買跑鞋,累積了一定里數後,發現原來選擇錯,買了高手級的 racer 鞋,又或者覺得原本的入門級跑鞋已經不能滿足自己。相信不論你是馬拉松參賽者,還是普通慢跑愛好者,也一定有過類似的經驗。與其道聽途說,不如自己學會基本學問,同時聽聽專業人士介紹跑鞋選擇的考慮因素和參考幾款推薦的跑鞋。

選擇跑鞋,重量直接影響體力
Nike+ Run Club Master Coach 蘇凱男教練:「跑鞋每輕 100g,就可慳 1% 體力。」不過愈輕的鞋,通常鞋底亦較薄,保護性相對較低,我們稱這些為「racer 鞋」。

選跑鞋,時間先決
選擇跑鞋,不應以高手、新手區分,亦不是按距離而定,蘇教練指最簡單的方法,是以時間做決定。「跑的距離短,不一定時間就用得短,有些精英跑手,跑畢全馬,可能只需 2 小時,所以即使路程長但仍可選擇鞋底較薄的跑鞋。」同樣地,若你能在 45 分鐘內跑畢 10k,而且體形又不是十分重的話,基本上也可以選擇 racer 鞋;但若你需要 1 小時以上至 2 小時才能完成賽程,就推薦穿鞋底厚一點的跑鞋,保護性會較強。

疲勞反映在足弓
「我們雙腳跟地面有 3 個接觸點:腳趾公、腳趾尾及腳?,以維持腳部平衡,隨著跑步的時間愈長,疲勞感漸重,腳掌的 alignment 就會鬆塌,所以推薦買保護性高的跑鞋,除了因為其底部較厚,通常亦會為腳弓提供承托。

跑鞋選擇 tips
1. 「Play piano with your toes」
因為長時間行走或跑步後雙腳會脹大,所以要確保腳趾在鞋頭內有足夠空間,試試用腳趾在鞋籠內如彈鋼琴般上下左右伸展,如果有 0.5 至 1 吋空間讓你活動自如的話,代表你選擇了 size 合適的跑鞋。

2. 晚上是選擇跑鞋的最佳時機
正因為雙腳會因活動而變得浮腫,所以建議別在早上還未活動太久之前買跑鞋。傍晚 4-5 時會是較好的入手時間。

高階跑鞋推薦高階跑鞋推薦

Nike Flyknit Racer $1,199
整對Nike 跑鞋只有 5.6 安士重,精貼腳型。針織鞋面寬腫,承托度高,有彈性而且透氣。Phylon 夾心鞋底具避震功能。

PUMA Ignite ProKnit 5 $1,499
2015 年新品,以鞋底回彈力見稱,有春夏及秋冬不同針織材料版本,令你有多款選擇。中底以一片式設計,將著地的每一下衝擊轉換成回彈動力,是一款性能極高的跑鞋。

adidas adizero takumi ren 3 $1,359
跟日本跑鞋大師三村老師的合作版本,偏扁腳形設計,是非常適合亞洲人的跑鞋選擇。加入車呔物料,既耐磨又適合在雨天的路上跑。上年度箱根驛傳(日本人新年必看的大學校際馬拉松按力賽)冠軍隊伍青山學院,就是以此為戰鞋。

ASICS LADY TARTHERZEAL TS 4 $1,080
DUOTRUSS 可緩衝衝力,將之分散轉化成向前推進的彈力。設有避震中底及鞋墊,特製鞋帶令鞋面與腳掌更貼服。同系列更有推薦給以 sub 3 (3 小時以下)完成42K 馬拉松為目標的跑者而設的跑鞋款式。

保護性跑鞋推薦保護性跑鞋推薦

輕巧卻針對跑鞋對前掌及腳跟提供高度避震保護,抓地能力強,確保雙腳在快速奔跑的情況下穩定前進。

adidas supernova sequence 8 $999
跑鞋身內備有 stableframe,即使跑久了,腳型仍然保持如一。BOOST 創新技術加入大量細小能量膠囊,為跑手儲存及釋放能量。

PUMA Night CAT PWRWARM $899
PWRWARM 鞋舌的 ComfortTemp 具調控體溫功能。厚身的跑鞋底為新手提供全面保護作用。

Nike Air Zoom Pegasus 32 Flash $869
這款跑鞋推薦給可以在 1-2 小時完成比賽的人士,鞋身中央的 Flywire 可穩定雙腳提供承托,為腳弓提供足夠支撐。

三重密度泡棉中底,具充裕承托效果,前腳足的 Nike Zoom Air 氣墊提供避震功效,網眼內靴透氣通風。

EXPLORE MORE
訂閱 Harper's BAZAAR 電子報了解更多時裝穿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