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4 Apr 2020
Emma Watson (愛瑪屈臣)只有 30 歲,她的成功之道究竟是如何?對觀眾來說,Emma Watson 感覺像個老戲骨,她自 9 歲開始,她便從《Harry Potter》走進大家的記憶。跟妙麗一樣,Emma 天資聰穎,眨眼間已由哈利波特的天才童星,搖身一變成為當今最有名的女權主義者之一,成為聯合國大使又創辦 HeForShe,更被視為最具影響力的女明星。一起從她的成長經歷及經典語錄,看看令她有甚麼的成功之道。

Emma Watson 樂於以自己的成功,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協助。在 2014 年剛畢業的她,在接戲與升學之間,選擇了成為聯合國全球親善大使,在美國 UN 總部對著全球領袖發表演講,促請各國正視男女平等及女性權益。她成立的 HeForShe 以不同形式為全球弱勢女性籌款,在 2016 年的國際婦日就舉辦了 Arts Week。

26 歲是女星的關鍵年齡,本在電影圈就很吃得開的 Emma 卻選擇了息影一年。她說為的只有兩件事,一是 HeForShe 的發展,另一個原因是個人成長。

大家可能認為 Emma Watson 的事業平步青雲,而哈利波特更令她贏在起跑線,實情是,她為了妙麗這個角色參加了 8 次 casting,過五關斬六將才成為女主角。

Emma Watson 表示在 2016 年會每星期讀一本書,主要為關於女權主題的文學書籍。她成立了女權主義讀書會,每星期也會分享閱讀心得。她誌為自學比到學習學習更有效,因為書本是死的,人則是活的,她認為在街上跟不同階層的婦女交談,聆聽她們的心聲更有助學習 gender studies。

她曾說過:「I feel like young girls are told they have to be a princess, and be delicate and fragile, and that's bulls**t.」她提醒女性,女人也可以當家作主,女人不一定要演繹柔弱的一面,別怕展現強悍、勇敢的一面。

「The saddest thing for a girl to do is to dumb herself down for a guy.」Emma Watson 認為一個女孩最悲哀的事,就是為了男人而看輕自己。

「With airbrushing and digital manipulation, fashion can project an unobtainable image that’s dangerously unhealthy.」Photoshop 給予女性錯誤的自身價值,Emma 不下一次表示十分期待自己成長變老的過程,她說:「I’m more interested in women who aren't perfect. They're more compelling.」

要在各國首腦面前發表自己的看法,聽起來是件很恐怖的事,Emma 卻願意放下自己做得最舒服又最成功的事 — 演藝事業,成為社運界新人。她講過,她現在回想起來,跳出 comfort zone 後反而更覺得自在,成有了現在的身份,比從前當演員的自己更加 relax,因為她在社會上有了一份歸屬感及人生目標,不再了無方向。

「I don't want other people to decide who I am. I want to decide that for myself.」,她如是說。

「I don't want the fear of failure to stop me from doing what I really care about.」Emma 不想因為害怕失敗而放棄自己真正在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