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浮腫包包面,中醫教你打造 V 面法
Hair & Body

不再浮腫包包面,中醫教你打造 V 面法

就算試盡節食減肥等方法,還是改善不到包包面?不想長期靠醫美打針瘦面,中醫也有打造 V 面的方法,今次請來註冊中醫師劉芷寧,透過針炙、穴位按摩及袪水腫食療,助你重拾 V 面線條。

中醫認為包包面或浮腫面的成因為何?


Q:中醫認為包包面或浮腫面的成因為何?
A:中醫學認為包包面或浮腫面與水腫有關,是指「體內水液瀦溜,泛於肌膚」,主要是由於肺、脾、腎運作失常,亦與平日飲食習慣有關,由於眼及面部皮膚較薄,故容易令雙眼、面頰出現浮腫。透過針灸、按摩及食療祛水腫,幫助身體補氣、行氣及祛濕才能治本。

中醫推介平日可按壓那些穴位有助瘦面?


Q:中醫推介平日可按壓那些穴位有助瘦面?
A:每日以指尖順時針按壓以下穴位 2 至 3 分鐘,每次 2 至 3 秒,當感到穴位有酸脹感覺為止。
翳風穴: 位於耳垂後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有活絡消腫的作用。
地倉穴: 位於面部口角旁 4 分,可促進唇周循環,預防皺紋及肌肉鬆弛,排水瘦面。
攢竹穴:位於面部眉頭兩側,眉毛內側邊緣凹陷處的地方,有效消除臉部浮腫。
頰車穴: 位於面頰部,沿著臉部下顎輪廓向上滑,就會發現一凹陷處,可袪除面部水腫,緊實肌膚。

中醫有甚麼食療可推介助瘦面?


Q:中醫有甚麼食療可推介助瘦面?
A:
1. 荷葉蘋果花茶(1 人份量)
材料:荷葉 10 克,山楂 6 克,蘋果花 3 克
做法:將材料沖洗,放入茶杯中,加入 250 毫升沸水沖泡加蓋焗 10 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利水消腫。


2. 北芪茶(1 人份量)
材料:北芪 1 兩、薏米 15 克、黑豆 15 克
做法:將材料沖洗,一同放入鍋內,慢火煲 1 小時。煎水當茶。
功效:補氣祛水。


3. 山藥蓮子栗子湯(1 至 2 人份量)
材料:山藥 1 兩、薏苡仁 1 兩、蓮子 15 克、栗子 10 粒、生薑連皮 3 片、豬展半斤
做法:將材料沖洗,一同放入鍋內,慢火煲1小時。煎水當茶。
功效:溫補脾腎。

禁忌:感冒、孕婦、行經期間不宜食用。大病、久病及病後體虛者,建議服用前先諮詢註冊中醫。

平日生活習慣要注意甚麼?


Q:平日生活習慣要注意甚麼?
A:飲食方面夏天首要戒吃生冷飲品及食物,另外高鹽、濃味、辛辣食物都容易引致水腫,平日應保持飲食均衡,並有足夠休息,適當運動,也要喝足夠的水,體內積聚的廢物才能透過排汗、小便、大便等離開身體。

5

HOT OFFER
Graphic Prepared by Wing Chan
EXPLORE MORE
訂閱 Harper's BAZAAR 電子報了解更多美妝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