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掘被遺忘的香港好去處!一探皇都戲院的前世今生

- 11 May 2021
港島影相好去處新熱點!在香港文化遺產建築之一的皇都戲院重建動工前,特別舉辦名為《尋找你我他的皇都》的代入式歷史體驗活動!與其空等出遊之日來臨,不如發掘一些被遺忘的香港好去處,來一趟小旅行,編輯推薦 8 個打卡點讓你一探皇都戲院的前世今生。

香港文化遺產建築:皇都戲院皇建前的回顧
2020 年 10 月位於北角英皇道的皇都戲院批出強制拍賣,由新世界發展正式取得業權,宣佈將盡力復修並保育這座屬一級歷史建築的戲院。在皇都戲院展開復修並建構成一個藝術文化表演的全新地標前,新世界旗下的非牟利機構 Culture for Tomorrow 特別舉辦名為《尋找你我他的皇都》的代入式歷史體驗活動,讓人親歷皇都的昔日輝煌。

1. 皇都戲院建築外的大型浮雕裝飾
皇都戲院作為香港文化遺產建築之一,裡裡外外都有很多值得大家細味的設計和細節。首先當你乘搭電車、逛街經過皇都戲院英皇道入口,請先抬頭看看建築上的《蟬迷董卓》大型浮雕裝飾,這個是皇都戲院珍貴的歷史遺跡之一。

2. 昔日皇都戲院的售票處、戲票
這趟體驗之旅由踏入皇都戲院商場,在售票處接過一張舊式戲票開始,時光立即倒流回到舊時代。道具大如場景,小如戲票,都不可錯過。

3. 全球戲院獨一無二的天台飛拱
皇都戲院於 1952 年落成,至今有近 70 年歷史,乃香港碩果僅存的單幢式戲院,其最為人熟悉的標誌設計,是天台的「拋物線形混凝土桁架」(俗稱「飛拱」),無可比擬的建築特色甚至被國際保育組織 Docomomo International 譽為全球戲院獨一無二的設計。

霓虹飛拱
由於天台「飛拱」不作對外開放,因此場內特地架設霓虹燈桁架模型,是為識別度和人氣最高的打卡點!沒去這個位置打卡,可別跟人說錯到訪過皇都戲院。

藝人陳凱琳、洪永城體驗皇都戲院的昔日歷史的同時,也不忘在霓虹飛拱前打卡留念。

4. 皇都戲院表演舞台布幕
戲院最重要的場景當然是表演舞台。皇都戲院前身為璇宮戲院,舞台前掛起一幅華麗的棗紅色絲絨布幕,畫面熟悉又陌生。多媒體創作人彭秀慧與舞台關係密切,在這裡留倩影別具意義。

5. 逾百件皇都戲院相關的古物收藏
為了籌備保育皇都戲院,集團於 3 年前開始搜集與皇都相關的舊物,在是次《尋找你我他的皇都》活動中亦有展出,包括 50 年代用作簡介上演電影的戲橋、超等位、堂座、午夜場舊戲票、戲院員工制服、英皇道電車站明信片、舊北角鳥瞰圖等逾百件收藏。藝人洪永城參觀時駐足欣賞。

舊物當中最矚目的是本港電影海報大師阮大勇所畫的 70 年代電影海報,和已故巨星李小龍遺作《死亡遊戲》的電影海報及節錄,不容錯過!

6. 懷舊髪型屋
商場內其中一間昔日店舖「皇都髪型屋」,店面設計具街舖特色,內部裝飾亦反映舊香港歷史文化。

對鏡頭非常敏感的模特兒暨畫家 Afa Lee 李思汝,以一身復古穿搭在「皇都髪型屋」前打卡。

7. 由香港年輕藝術家操刀的全院滿座海報
今次活動一方面重現皇都戲院的歷史,另一方面亦展現嶄新的可能,特地邀請新一代年青藝術家,以他們的嶄新視角述說舊時代,例如90 後電影海報畫家、「無紙用工作室」創辦人林嘉恒,他向來醉心香港電影,便以數碼化技術配合幽默觸覺,在皇都商場外牆繪畫了一幅「全院滿座」的海報,充滿幽默趣味。

8. 書法鐵閘
連續 3 年榮膺全港書法公開賽冠軍的年青書法家、「抒發」專頁的創辦人陳家浚(Sam),則融入 50 至 60 年代與電影相關的設計風格,在商場內鐵閘上即席揮毫,把經典書法之美融入日常細節中。

除了親歷其境感受皇都戲院和歷史的變遷外,這次你更可用耳朵去聽。資深音樂人黃志淙分享他眼中當年的潮人集中地 ── 皇都商場內「偉倫唱片」的回憶,親訂見證香港音樂潮流更替的歌曲清單,可於 KKBOX 試聽——種種新與舊的碰撞,均為歷史建築注入了年輕活力,令人更期待戲院復修後的面貌。

有興趣參與《尋找你我他的皇都》活動的話,只要登記成為新世界旗下非牟利機構 Culture for tomorrow 的會員,再行預約,同時亦有網上虛擬導賞,安坐家中也可來一趟歷史遊覽。
「尋找你我他的皇都」
日期:即日至 2021 年 5 月 16 日
時間:上午 10 時至下午 時
地點:北角皇都戲院商場(英皇道 279 號,電廠街交界)
網址:
https://www.culturefortomorro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