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月好去處:法國竹置藝術家 Laurent Martin 香港個展

- 21 Mar 2018
藝術月逛完 Art Basel,當然不可錯過近年愈辦愈成功的 Art Central。法國竹置藝術家 Laurent Martin 即將於 Art Central 以及位於西營盤的西浦 189「藝術里」舉辦個展《竹氣》,讓你一曙藝術家與竹子的親密關係。

Laurent Martin, 《颱風》, 2017, 風化竹, 鈦編織線, 鉛和陶瓷球, 225 x 210 x 125 cm
Laurent Martin 與竹子的「愛情故事」源於一次邂逅,由一見鍾情到不能自拔,因為只有竹才能讓他找到平衡的感知。為了追尋「竹跡」,他踏遍亞洲盛產竹的國家,今次在香港首個個展《竹氣》,正是啟發自香港的經典標誌 ─「帆船」。懸掛半空的竹雕有如風在風中揚揚起舞,以優美的動態、光與影、無盡的空間,塑造出平衡與平靜的和諧美感。

Laurent Martin, 《帆船》, 2018, 熏竹, 鈦編織線, 鉛和陶瓷球, 135 x 170 x 45 cm

平衡
廣告界的複雜與精彩,跟竹雕藝術的簡單與平靜,Laurent Martin 為其生活和工作作出一次癲倒性的決擇:「我一直在尋找平衡與和諧。而竹子是關於平衡的。」他的作品都是圍繞著「平衡」而生,今次在香港 Art Central 舉行的首個個展《竹氣》,他在創作上從土、木、火、空氣等大自然元素之間取得平衡。利用懸掛在空中的竹子裝置,讓觀者從裝置那和諧而優雅的美態,體驗到竹子的物理、感觀和精神屬性,以及與大自然力量的緊密結合。「今次作品表達的是風與竹子兩者間的能量連繫。」Laurent Martin 巧妙地運用竹子的各種形態,竹與竹之間的無形空間和光線下的影與輪廓,塑造出一種恬靜的動態,讓作品看起來充滿動感,尤如在空中揮筆寫下的中國書法。「光與影在我的作品中同樣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我的雕塑棲息於空間中只屬於三次元,而光影是四次元,能反映出雕塑的美態和動感。」

Laurent Martin, 《竹茶頂》, 2017, 風化竹, 鈦編織線和鉛, 150 x 250 x 250 cm
活著
萬物皆有生命,在 Laurent Martin 眼中,竹子同樣擁有靈魂,是一種靈性的植物,即使被斬下來,依然能「活著」,四周的環境和氣候作出相對的回應。他覺得竹子無論在甚麼形態下都可以傳遞能量,佇立於樹林中,能散發出生命氣息,即使變成一件家品或藝術品,它依然有其獨特的存在價值。「竹子啟發了我對生活平衡的追求,當中包括大自然與物質間的平衡。」竹子,早已成為 Laurent Martin 於藝術路上的密友,在創作路上,他的最佳助手則是天氣。由挑采伐,他都親力親為,因為這樣才可以真正了解到每根竹子的特質,再根據竹子的特性構思雕塑的雛型,「竹子一直引領著我的創作過程。就跟顏色引領著畫家繪畫、和諧節拍和音符帶領音樂家演奏一樣,而我全憑直覺。」透過跟竹子的親密接觸和交流,按著它們的個性塑造最適合的雕塑,由收割到破竹,是過程,亦是溝通。

《微風》 以風化竹和鍋球打造出大自然的美妙形態。
Laurent Martin,
《微風》
, 2017, 風化竹, 鈦編織線, 鉛和陶瓷球, 55 x 55 x 100 cm
竹夢
別人笑他太瘋癲,50 歲才放棄事業追夢,與其說是追夢,其實他只是追回以前失去的平靜與和諧生活。竹子清淨空間,同時洗滌心靈。「在雕塑過程中我感到寂靜、平和的能量。」為了竹夢,他沒想過停下來,早前還遠赴台灣跟最好的竹藝大師學習、體驗、分享:「在那裏不單學到新的技術,還獲得了靈感。藝術不應該有界限,亦不應該被『風格』規限,這只會標籤和防礙藝術家創作,所以一直以來,我都在不斷尋找新路向。」現在他正研究竹子與人體間的關係,希望能從現代舞中的每一個舞蹈動作得到啟發,「我不知道它會能引領我到哪裡,但我十分享受這個旅程。」瘋狂的愛竹之人,誰人能及?

藝術家 Laurent Martin 與竹子的「愛情故事」源於一次邂逅,由一見鍾情到不能自拔,因為只有竹才能讓他找到平衡的感知。
《竹氣》
Laurent Martin "Lo"
個展
日期:即日至5月5日
地點:香港西營盤皇后大道西189號西浦189藝術里1樓
日期:2018年3月26日至4月1日
地點:中環海濱活動空間Art Central B02
Text by L.L
Edited by Tim 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