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scribe
李白說過「天上地下,牡蠣獨尊」,當中的「牡蠣」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蠔了。蠔又被稱為「海洋中的牛奶」,它含的蛋白質比牛奶還要多,而且還有 18 種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成分,最重要是鋅含量特別高,是自然界中含鋅比例最高的食物之一。
蛋白質和鋅可增加男性賀爾蒙激素,雖然暫時未有很確切的科學研究證明生蠔可提高性能力,但高含量的鋅是可以提高性慾和維持男性生殖力及生殖系統健康,固不少人視生蠔為天然催情劑。
雖然生蠔本身熱量不高,半打只有約 50 kcal,鈉和脂肪含量亦算低,不過就算多吃也不會提供較高營養價值,反而當中的維他命 A、B12 和豐富鋅質有可能會影響荷爾蒙及甲狀腺分泌,故不宜大量及經常進食,每次約食半打已差不多等同每天所需肉類的三分一份量了。
雖說現在交通四通八達,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世界各地的生蠔。但前人智慧說明進入「R」字尾的月份才是吃生蠔的好時份──因為法國蠔、愛爾蘭蠔和日本蠔會因準備過冬而變得肥美,所以現在就是吃生蠔的好時節。
生蠔有很多品種,最好就由淡味吃到濃味。初入門的可從細種蠔吃起,如熊本蠔和南非蠔的味道就較溫和,比較易入口,美國蠔的口感清淡,味道也很鮮甜。
之後就可以挑戰法國和澳洲等海水味較濃的蠔,如 Gilardeau、White pearl 或Belons 等就屬於味道濃郁和多層次的蠔種,當中法國的 Belon 具有霸道的金屬味。通常一個生蠔拼盤會以順時針方向開始吃,由爽口(Cucumdery)、清甜(Mild sweet)、柔滑(Creamy)、肥大(Plump)、海水鹹味(Salty)吃到礦物味(Mineral)。
買蠔時一定要選未開口的,最好是蠔殼緊閉,拿起來沉沉的,有種贅手並充滿海水的感覺,因為張開口的蠔代表已死去了。通常蠔越大就代表年紀越大,不過這不代表蠔肉會較多,而且味道也不會有什麼大改變,只是蠔殼會變得較厚,如果你想自己開蠔,就盡量挑選細一點和光滑一點的,這樣會較容易打開,亦減少蠔殼破碎。
開殼後,記得不要把殼中的海水倒走,因為當中含有令蠔生存的「蠔汁」(Oyster Liquor),所以吃生蠔最好是連海水一起喝下,那就可以先嚐海水的鹹鮮味,再嚐蠔肉,感受先鹹後甜的味道。如果還未接受到生蠔的味道,可先加幾滴檸檬汁或 Cocktail sauce 減輕腥味。
吃生蠔時一般都會配上乾身及帶礦物味的酒,如吃海水味和礦物味較重的生蠔,就要選較 Dry 的白酒,香檳也是一個不俗的選擇;而吃較 Creamy 和厚肉的生蠔,就選果味較濃及微甜的白酒。不過現在都有人嘗試用一些較清新和丹寧味輕身的紅酒配生蠔。
選購生蠔時要留意雪櫃的溫度是否在 4˚C 左右,未開殼的可放在碟上用濕毛巾蓋着,買回家後要盡快食用,如果是已開殼的則應即日食用。存放在雪櫃時記得要用密封容器獨立存放好生蠔,避免交叉感染。
Photo courtesy of Getty Images
Graphic prepared by Jun Chong
為了最佳瀏覽效果,請使用Chrome、Safari或其他瀏覽器。
Please use Chrome, Safrai or other browsers for better exper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