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聲絕境外傳:首襲日》影評| 情感細膩的小人物故事,劇情卻未必能滿足影迷期望?
6 年前的《無聲絕境》由喜劇演員 John Krasinski 執導,創造無聲世界一鳴驚人,更建立出「只能在戲院感受」的強烈入場動機,叫好又叫座。經過 2 集正傳之後,迎來了《無聲絕境外傳:首襲日》,一齣描述外星人襲地球首日的紐約情景。筆者十分欣賞其細膩的小人物故事,緊張度亦十足,可惜未必能滿足到,影迷對外星人突襲之謎的解答期望,是讓電影評價不一的主因。

外星人襲地球首日情景,末期病人的遭遇
《無聲絕境外傳:首襲日》建基於《無聲絕境》的世界,講述外星人襲地球首日情景。故事一開首以女主角 Samira(Lupita Nyong'o 飾)的角度出發,這位末期癌症病人隨護士的帶領,到紐約市中心欣賞木偶戲,但她其實更想到哈林區的一間薄餅店食薄餅。

然而木偶戲尚未完,外面就發生不尋常事件,當大家都未意識到甚麼事時,連環的爆炸發生,而當有人叫喊,就立即被可怕怪物攻擊。女主角在一片混亂間求存,雖然政府有撤離計劃,但 Samira 卻另有一個看似無謂的堅持:她仍要到哈林區食薄餅。

外星人襲地球首日情景,末期病人的遭遇
旅程中,她遇上身穿西裝,卻患有驚恐症的男主角 Eric(Joseph Quinn 飾)。二人毫不相識,但無依無靠的 Eric,卻不知為何要決心跟著她,更道要與她一起到薄餅店。結果二人展開了一場冒險歷程,但故事發展到越後,觀眾卻發現女主角堅持要吃薄餅的真正原因!

延續原作緊張氣氛十足,必須到戲院感受
《無聲絕境》最成功之處,在營造氣氛。戲院內的觀眾往往被引導入局,漸漸像主角一樣,投入了戲中世界,不敢發出任何聲音,加上出色的音效,形成強大的壓迫感,是觀看《無聲絕境》最緊張又過癮的體驗。而正傳兩集的成功,亦立出「只能在戲院感受」的強烈入場動機。

今次《無聲絕境外傳:首襲日》,延續的是上兩集的成功元素,卻有點新鮮感,因為今次的背景發生在喧鬧的紐約,城市本身已經有很多聲音,要城市「靜下來」難度自己更高,而大城市亦與前兩集的完全寂靜的鄉郊地區有分別。筆者認為,對身處於香港的我們,切身感卻更加大。

特別喜歡電影中,兩位主角要談話時,只能趁行雷時的雷性掩蓋,或下雨時掩蓋自己的聲音。這種帶點悲傷,又無可奈何的無力感,反映著男女主角生存在新世界,逼着適應的無奈。即使想大哭、大叫,都要趁雷聲嚮起時叫喊,以這一幕處理男女主角交流的「文戲」,也十分觸動人心。

小人物角度出發感情細膩,卻未能解答外星人之謎
《無聲絕境外傳:首襲日》以小人物角度出發,基本上只是講 Samira 與 Eric 的故事,但情感卻刻劃得很深。筆者就是喜歡故事夠簡單,從而再揭開女主角的秘密時,也更為直接有力。電影花大量筆墨描繪女主角的心理狀態,非常細膩,與男主角的友情也很微妙,當然亦不少得重要的貓貓演員,成為隊伍的重要一員。

然而,外間亦有不喜歡電影的聲音,主要原因來自《無聲絕境外傳:首襲日》未能解答外星人之謎。例如外星人為何襲來?從何而來?為何官方如此快就發現外星人不能游水的缺點?但電影卻不是聚焦在這些問題,以為是科幻災難片,卻發現是劇情片,就自然與觀眾的期望有落差。

其實《無聲絕境外傳:首襲日》名字改得好,它是「外傳」,不是「前傳」,因此要當它是額外的、完全只一個故事去看。然而,筆者亦認同電影仍可花一點時間去講解外星人襲來之事,篇幅未必要很多,但起碼會觸及到首襲之事,與官方的反應等,平衡到觀眾的期望。

演技派 Lupita Nyong'o 與《怪奇物語》Joseph Quinn 精彩發揮
《無聲絕境外傳:首襲日》可謂由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得主 Lupita Nyong'o 獨擔大旗。戲中她大幅減磅飾演末期癌症病人,脆弱的同時,心理卻非常堅強。無論是驚恐、勇敢、柔情、倔強等, Lupita Nyong'o 都完全能演繹得好,可謂切切實實的演技派。

至於男主角 Joseph Quinn 出現時,總覺得熟口熟面,原來他正是《怪奇物語》中的 Eddie,但造型、個性完全不同下,又讓人有新發現。戲中他患有驚恐症,但遇上女主角的貓卻讓他平靜下來,從而產生情感依賴。在《無聲絕境外傳:首襲日》中,女主角是剛、男主角是柔,卻有時候有倒過來照顧對方的時候,雖然不是愛情,但卻很浪漫。

《無聲絕境外傳:首襲日》由正傳導演 John Krasinski 撰寫故事,交到 Michael Sarnoski 之手,總算沒有辜負前兩集的成就。而最值得推薦之處,仍然是必需到戲院感受無聲緊張感的設定。當業界努力思考,怎樣在串流盛行的年代,重新吸引觀眾到電影院,相信《無聲絕境》這類作品,就是最佳示範,這點不得不佩服演而優則導的 John Krasins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