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五月 10  選
Culture

法國五月 10 選

admin admin
BY Henry Ocean Chan
  • 14 Apr 2014

今年 Le French May 為第 22 屆,一系列呈現法國文化藝術的表演、展覽及電影將會在香港及澳門舉行。

法國 5 月將於今年中法建交 50 周年之際,慶祝萬古長青的文化交流,探討中法文化間的相互影響及相似之處,展現兩地文化的互動與交流,而法國城市是其中焦點。活動內容包括《巴黎‧丹青》展覽、《絲綢的秘密》文物展、《世界巡迴「新馬戲」》等節目尤其矚目。

另外集中探討法國最多元化的標誌地區之一:包括城市 Lyon 以及 Rhone Valley 地區。


1. 《PARIS COMBO》
Paris Combo 的靈魂人物 Belle du Berry 這位頑皮的女主音,一呼一吸都充滿性感魅力的聲音、以結他手 Potzi 及鼓手 Francois Jeannin 為中心所創造的音樂,總是富有強烈巴黎氣息。樂隊有趣多變地把爵士、法國流行音樂、歌舞表演、吉卜賽、拉丁以及中東節奏等音樂元素混合一起,音樂風格廣受音樂評論和觀眾歡迎。讓樂迷在現代流行曲和歐洲傳統音樂之間翩翩起舞的,就是 Paris Combo 不拘一格的獨有魅力。

Paris Combo 在歐洲和美國推出了《Living Room 》。這張專輯在 2000年底前銷量衝破 10 萬張而獲得金唱片的殊榮,之後他們在美國、歐洲、亞洲和澳洲等多個地區舉辦了 120 場演唱會。這十幾年間,他們的歌曲膾炙人口,亦包括《Living Room》和《Senor》。今次到訪香港,Paris Combo 將會為獻上他們最新專輯《Paris Combo #5》中的歌曲。

日期:2014 年 5 月 30 日
地址:香港大會堂劇院
票價:$380 / $280 / $180 
購票:www.urbtix.hk


2. 《THE LITTLE PRINCE》
誰不愛《Le Petit Prince》這個充滿詩意的故事?走進這個充滿了冒險,愛情,歡笑和友誼的小王子世界。

在這場展覽之中,小王子的書迷們將能為探索書中的世界而深深着迷—展覽中,故事文本與水彩畫作將躍然於觀眾眼前,向這位偉大的作家、法國貴族、詩人及冒險飛行員 Antoine de Saint-Exupery(1900-1944)致敬。展覽將以 Antoine de Saint-Exupery 自繪插圖的書中世界為藍本,以雕塑藝術來呈現,重新建構出故事中的關鍵場景。觀者將會沉浸在故事主角的世界之中—因飛機故障而迫降於沙漠中的一名飛行員,與來自一顆小行星而降落於地球的小王子,兩人相遇的故事。這場展覽將帶領觀者隨着《Le Petit Prince》書中的旅程而一步步前進:坐飛機,畫綿羊並一起凝視星空。還有一系列的工作坊將於這個夢幻世界中舉行。

展期:2014 年 5 月 2 日至 6 月 2 日
展覽場地:奧海城 2 期地下主題中庭


3. 《FUTURE PERFECT》
一個由巴黎總部 Head of Art & Culture of Agnes b. Endowment Fund 的 Jean-Francois Sanz 策展的展覽。無論以往和當代的藝術家,都喜愛以「未來」作為創作的靈感和題材;回望過去的作品,所描述的「未來」正正是當代藝術家身處的「現在」;於這一刻的「現在」,追溯過去,回望藝術家憧憬未來所創作的作品,當中充滿美好的想像。當代藝術家重新詮釋「未來」的作品,更會和「過去」探討「未來」的作品和文檔一同於《Future Perfect》展出。當代和過去的藝術品相互交織,譜出超越時光的美學和想像,使人對未來產生嶄新的想法。

展期:2014 年 3 月 22 日至 7 月 5 日
展覽場地:Agnes b's Librairie Gallerie


4. 《EMOTIONAL ABSTRACTION》
受抽象表現主義的影響,Jon Soyer 的作品色彩柔軟、明亮而感性。在充滿活力而極具感染力的抽象世界裡,他成功透過強烈的筆跡表達內心宇宙。Jean Soyer 的畫作讓我們聯想到中國書法:一種獨特的筆觸,代表了藝術家專心沉思的意境。他深受 Fabienne Verdierv 的作品啟發。他的畫風別樹一格,充滿想像力和創造力,亦極富音樂和節奏感。他不是試圖創作藝術品,而是從生活的體驗裡詮釋一種真實的感覺。

展期:2014 年 5 月 2 日至 6 月 2 日
展覽場地:Rouge Ephemere 畫廊

 
5. 《小黑裙的基本配飾》
繼過去的《香水傳奇》及《妝頌 18 世紀至今護膚美容的藝術》展覽之後,Anne Camilli 將我們帶進巴黎的高雅世界,呈現經典而劃時代的 "The Little Black Dress",及一系列 20 世紀時尚配飾的時裝故事。

Coco Chanel 以穿黑色聞名,也正是她在 20 年代時開創小黑裙的潮流,使之成為基本的時尚裙子風格。小黑裙其後迅速得到大部分知名人士、藝人、演員及歌手的青睞,時裝配飾變成了首飾套裝,並令最簡單的小黑裙看起來高雅出眾。在香港舉行的展覽旨在讓熱愛時尚與時裝史的人,一窺 20 世紀以來的時裝面貌,尤其將重點放在巴黎高雅氣息的完美典範——LBD 上。

Anne Camilli 走遍里窩利街及皇家殿花園,盡情發掘小黑裙以及一系列時裝配飾的故事,配飾的創造及製作場景都盡收眼簾。不論是高貴或平凡的配飾也可用來配襯小黑裙:長襪、拖鞋、鞋子、珠寶、手袋、帽子、手套等統統都可,全無限制。

展期:2014 年 5 月 3 日至 6 月 2 日
展覽場地:九龍圓方廣場


6. 《AURELE LOSTDOG》
Avenue des Arts 畫廊將展示 Aurele 一座具有紀念意義的巨大狗型雕塑,曾在 2010 年第一時間供給上海世博會作公開展示。在藤蔓著的常春藤,適合任何城市的空氣;以它作為新一代的藝術,這座綠色雕塑既是真正具審美化的作品,而且它更能同一時間美化周圍的環境。

Aurele 出生於 1963 年,現在最重要的後工業 plastician 藝術家之一。Aurele 在 80 年代闖入藝壇後,作品曾在當代每一個城市的藝術博物館展出,如巴黎,東京,紐約和上海。這頭他最出名的作品《Lost Dog》,以一個巨大的牛頭梗充分代表人類的感情。

展期:即日起至 2014 年 8 月 31 日
展出場地:Avenue des Arts 畫廊


7. 《黑‧白‧灰色 馬得升個展》
展覽呈現馬德升由 1979 年至 35 年的藝術歷程。1952 年生於北京,自 1986 年移居巴黎。年輕時馬德升作為領巾人物,與二十多位藝術家於 1979 年組成「星星畫會」,鼓吹藝術自由及個人化,開展中國當代藝術的進程。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馬德升完成了首批木版畫創作,刀法斬釘截鐵,黑白對比強烈。1982 年,他開始以抽象風景和女體為題材創作水墨畫。1992 年藝術家經歷車禍後開始使用塑膠彩創作大幅的石頭畫。這些「似石非石」的形體就像是自畫像,描繪他非同尋常的心路歷程。 觀眾可在展覽中感受飽經歷練的藝術家在 35 年創作路上的堅持與執着。

展期:2014 年 4 月 25 日至 5 月 17 日
展覽場地:季豐軒畫廊


8. 《SKYART BY THOMAS LAMADIEU》 
法國藝術家 Thomas Lamadieu 藉今年的法國五月節,融匯法國與香港文化特色,混合兩地的城市景觀進行藝術創作。

Thomas Lamadieu 就「天」取材,仰望建築間的天空縫隙,創作一系列的「天空藝術」作品。法國藝術與香港的城市景觀擦出有趣的火花,以神秘無垠的藍天作畫布,表達他的藝術創作。除了是次在 Hopewell Centre 的展覽外,Thomas Lamadieu 也會在本地學校舉行工作坊。

展期:2014 年 5 月 1 日至 5 月 31 日
展覽場也:灣仔合和中心地下露天廣場


9. 《FRENCH SHADOWS, ALL EYES ON CHINA》
從紀錄片、愛情故事,到劇情片、動作片、喜劇和迎合青少年觀眾口味的影片,透過大螢幕來探索法國與中國持久的關係!兩國之間的電影交流越來越密切,在許多中國電影製作者的眼裡,法國一直是創意的先驅,例如戴思杰或婁燁。

在 2010 年,法國與中國簽訂了電影合製條約,隸屬於本條約管轄範圍內的電影都會是雙語電影。目前已有 3 部電影因此受惠,而首部影片就是王小帥執導的《我 11》。今次電影計劃旨在於慶祝兩種文化的長久交流,同時探索已默默耕耘多年的意見交流與合作夥伴關係。出於這種考量,讓我們來深入探究中國與法國的電影以及電影製作人如何互相擦出精彩火花。

上映時間:2014 年 5 月 9 日至 31 日
院線:Broadway Cinematheque、Palace IFC


10. 《FRANCE-CHINA - HERITAGE,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Yang Bin、Franck Bohbot、Pierre-Andre Boussac、Jean Dieuzaide、Laurent Dequick、Nicolas Jaquet、Leon & Levy、Boris Lipnitzki、Luc Marciano、Peter Turnley、Damien Vassart Yellow Korner 於這次展覽中展示出 1900 年從巴黎世界博覽會最古舊的照片、1904 年稀有的彩色照片及由攝影師 Leon & Levy 拍攝的 Eifel tower 這些令人目定口呆的作品。

另外亦會將著名法國攝影師 Laurent Dequick 的極具現代感及時尚的作品一一呈現給觀眾。 引入法國攝影師及作品是 Yellow Korner 在香港成立的最主要的目的。不同攝影師有着不同的風格及味道,Nicolas Jaquet 就是其中之一,他於作品展示出格外不同的色調,拍攝出栩栩如生的環境。尤其於香港所拍攝的一系列作品,攝影師靈活利用光度,色溫及顏色的對比, 展示出香港國際大都會動人的一面,令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這展覽會的概念是讓大眾去發現多年來法國與中國的改變,及透過有力量攝影師的眼睛,去讓觀眾感受及分析其中的變化。 Peter Turnley 是師承偉大的法藉攝影師如 Henri Cartier-Bresson 和 Robert Doisneau,和中國藝術工作者 Yang Bin,他將相片的構圖得如同一個畫家創造他的畫作。這展覽的目的是去帶給觀眾一個全新藝術角度,去展示中法兩國的大不同。

展期:2014 年 5 月 21 日至 6 月 9 日
場地:香港中央圖書館

更多 2014 藝術、文化活動介紹:
艾未未 2014 首個最大型個人展覽:《證據》 @ 柏林
2014 亞洲藝術當代展 5 月開展 @ 香港
Jean Paul Gaultier《From the Sidewalk to the Catwalk》展覽 @ 倫敦
《The Glamour of Italian Fashion 1945-2014》展覽 @ 倫敦
PMQ 元創方 期間限定夜市

EXPLORE MORE
訂閱 Harper's BAZAAR 電子報了解更多生活資訊